首页 > > 51

致遠艦附近現北洋海軍將士遺骸 已不完整

2015-10-03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水下測繪。(圖據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水下測繪。(圖據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致遠瓷盤複原圖樣。

 致遠瓷盤複原圖樣。  

  隨著遼寧丹東港沉船被確認為致遠艦,有更多的出水文物被發現。由於北方天氣轉涼,海況複雜,今年對致遠艦的考古調查也將於10月中旬結束。

  華西都市報記者獲悉,在今年的考古調查中,在海底發現了致遠艦將士的遺骸。“這些遺骸都已不完整了,但這些甲午將士值得我們所有人敬佩和銘記。”參與此次考古工作的甲午史專家陳悅說,除了遺骸,考古隊員還在水下發現了一枚銅質鈕扣。

  對於這些遺骸,甲午海戰中廣乙艦管帶、濟遠艦繼任管帶林國祥的四世孫林其浩表示,希望可以建立一座“甲午海戰致遠艦無名將士墓”以及紀念碑供後人憑吊。史料記載,甲午黃海海戰中,致遠艦上252名官兵,除7人幸存外,其他全部殉難。

  軍官艙附近發現將士遺骸

  陳悅說,本次發現的重要文物,幾乎都位於致遠艦的後部。

  “帶有致遠艦艦徽的盤子、格林炮,以及多種私人用品的出現,都意味著目前正在調查的區域屬於致遠艦的後部。”陳悅說,瓷盤一般為船上軍官使用,考古隊員也在確認目前正在調查的區域為致遠艦的軍官艙。

  “除了發現遺物外,考古隊員還在軍官艙附近發現了一些骸骨。”陳悅說,“這些骸骨就是致遠艦上北洋將士的遺骨。”

  陳悅說,這些遺骨被發現時已不完整,考古隊員們也格外小心和細心地進行挖掘。

  “由於在海水中沉睡了120年,目前還沒有發現將士們的衣物,但在不久前考古隊員發現了一枚鈕扣。”陳悅說,“這枚鈕扣是銅質的,是否屬於北洋海軍以及屬於何種官階還需要看到實物後在具體研究。”

  史料記載,1894年9月17日,在甲午黃海海戰中,由鄧世昌指揮的致遠艦在戰鬥中試圖撞擊敵艦,最終戰沉,艦上252名官兵,除7人幸存外,其他全部殉難。

  “當時絕大多數官兵是隨船沉入海底的,他們的遺骸也應該還在船內。”陳悅說,這些甲午將士值得我們所有人敬佩和銘記。

  據陳悅介紹,目前在考古隊已經和相關方面取得聯系,希望能夠妥善處理將士的遺骸。

  甲午海戰中廣乙艦管帶、後擔任濟遠艦管帶的林國祥四代孫林其浩表示,希望可以建立一座“甲午海戰致遠艦無名將士墓”以及紀念碑供後人憑吊。

  林其浩這一建議得到諸多北洋海軍後裔的贊同。

  統一標識:“中華帝國海軍”

  “除了在瓷盤上,在致遠艦的餐具上也發現了艦徽。”陳悅說,“由於制作工藝以及使用地方的不同,這些艦徽在具體呈現上略有不同,但不管為何種樣式,目前發現的文物上面都有一句英文標識:THE IMPERIAL CHINESE NAVY。”

  對於這句話,陳悅認為應該翻譯為“中華帝國海軍”,知名曆史學者薩蘇則認為應該翻譯為“中國皇家海軍”。

  陳悅說,在確認致遠身份的瓷盤上,艦徽的中間為篆書致遠,上面是致遠的拼音CHIH YüAN。據陳悅介紹,該拼音為威妥瑪拼音,是一個叫威妥瑪的英國人創立的一套學漢語的注音方式。這種拼音在中國已停用,但在西方還有人在使用這套拼音學習漢語。陳悅說,在艦徽的下方是 一 句 英 文“THE IMPERIAL CHINESE NAVY”,從這句話也可以看出北洋海軍當時的地位。

  陳悅說,致遠的艦徽目前在一些餐具等文物也有發現,但略有不同。

  “由於雕刻難度,有的地方致遠二字不是篆書,而是類似瘦金體樣式。有的餐具上由於空間有限,只有致遠的拼音和英文表示,沒有致遠的漢字標識。”陳悅說,結合在軍事博物館裏展出的靖遠艦瓷盤上的艦徽,可以發現整個北洋海軍有一整套的VI設計,從這些細節上可以看出北洋海軍是與國際接軌的,“與南洋水師、廣東水師不同,北洋被稱為海軍,是帶代表當時中國的國家海軍”。

  鏈接/

  北洋海軍13將士遺骸葬在大鹿島

  如今在遼寧丹東的大鹿島上還有一座“甲午海戰無名將士墓”。

  甲午海戰中廣乙艦管帶、後擔任濟遠艦管帶的林國祥四代孫林其浩,希望可以為致遠艦上發現的將士遺骸建立一座“甲午海戰致遠艦無名將士墓”以及紀念碑供後人憑吊。

  對於具體的位置,林其浩說,可以選在大鹿島。

  1894年9月17日,這一天甲午海戰爆發丹東東港大鹿島海域。東港舊稱為“東溝”,中日甲午黃海海戰,也被史書稱為“大東溝海戰”。

  當年,中日雙方20多艘戰艦交戰,6艘日艦遭到重創,而北洋水師中的致遠、經遠、超勇、揚威四艦沉沒。除經遠已確定沉沒在距離大鹿島20多海裏的黑島海域外,其餘三艦均沉沒在大鹿島海域。

  大鹿島距離陸地大約有40分鍾的船程,記者登島時天氣晴朗,目視極遠。

  站在大鹿島海邊的鄧世昌塑像前,65歲的於開臣老先生指著前方海面對記者說:“你看,那裏就是甲午戰場。”於開臣曾在大鹿島村委會工作過,算是島上的文化人,非常注意搜集島上老人有關那場海戰的描述。

  “開戰當天,整個大鹿島都彌漫在硝煙之中,炮聲震得大鹿島都在抖。”於開臣說,當時消息閉塞大家並不知道是和日本打起來了,炮聲一響大家都躲到屋裏去了。

  島上的人在炮聲中度過了一天。第二天一早,島上准備出海的人被眼前的景象嚇著了。

  “當時港口裏有漂來不少穿著北洋水師軍裝的官兵遺體,村裏人商議後,將這些遺骸一 一收斂葬在大鹿島。於開臣說,最終經過點驗,一共13具遺體。這就是如今島上的“甲午海戰無名將士墓”。 華西都市報記者王國平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