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6

對中國經濟有理由保持信心

2015-10-08
来源:香港商報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表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再次下調2015年全球增長預測,由3.3%降至3.1%,並警告下行風險比之前嚴重,原因包括意料外的中國增長驟降、金融市場動蕩加劇等。根據IMF測算,中國經濟增速下降1個百分點,其他亞洲國家增速將隨之降0.3個百分點。報告內容似乎驗證了外界對中國經濟下行的擔憂。必須承認,當前中國經濟的確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經濟增速出現減緩,但增速下降不等於失速,中國經濟具備良好基礎,韌性強,潛力巨,回旋空間大,備用政策工具也多,經濟增速下滑也是某種主動的健康調整。當前中國系列定向調控舉措正不斷顯現成效,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努力轉型升級,質量和效益有所提升,仍是全球經濟穩定器。

  今年以來,海內外對中國經濟前景莫衷一是,唱衰論和悲觀論甚囂塵上,而中國經濟確實也面臨著下行壓力。除受外圍疲弱影響外,就國內而言,股災、人民幣貶值、投資增長乏力、PPI連續下降、生產要素成本上升、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產能過剩問題突出等等不利因素,令悲觀和唱衰更達到新高度。

  但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就此改變?答案是「否」。事實上,即便中國經濟存在下行壓力,總體上仍處高增長軌道,7%左右的增速仍是世界表現最好地區之一。同時這也是中國政府全力進行進一步改革,主動調整經濟結構,提升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推進經濟轉型、創新發展,而這個過程最終顯現成效需要時間和耐心。而且現在中國經濟總體規模越來越大,連年保持過去的增長高速,是不可能的,但現在的GDP增長一個百分點,其總量是過去無法比擬的。

  習近平主席近日表示,要分析中國經濟,要看這艘大船方向是否正確,動力是否強勁,潛力是否充沛,指出了保持對中國經濟信心的理由來自哪里。中央始終根據宏觀經濟運行的變動態勢,不斷進行靈活精準的調控,完全有能力保持國民經濟平穩增長,避免大起大落;充裕的財政資金,龐大的外匯儲備,提供了經濟發展的直接動力;更應看到,中國有近14億人口,無論是投資需求還是消費需求都有巨大潛力,擁有廣闊市場、巨大潛力和回旋餘地的中國經濟完全有能力克服眼前困難。而「互聯網+」行動向更廣領域拓展、「一帶一路」與自貿區的建設推進等,都將為中國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

  誠如李克強總理強調,中國經濟雖然增速放緩,但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增長走在世界前列,不僅為世界經濟穩定復蘇增添動力,也將為各國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並沒減少,對中國經濟前景有理由保持足夠的信心,完全沒必要悲觀。至於各類唱衰論調,則是只看到暗淡一點,無視光明全局。

  香港商報評論員 周武輝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