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3

浦东故事:“最真的中国梦”在这里实现

2015-10-08
来源:搜狐读书

  今年8月21日,《浦东故事:这样的梦想更中国》在上海书展首发。亲眼目睹浦东资深媒体人谢国平先生与德高望重的赵启正先生并肩端坐,面向满场的读者介绍创作背景并回答记者提问,我禁不住为他高兴,这应该是对他潜心研究浦东问题“板凳需坐十年冷”的最好报偿。

  谢国平原是浦东一家报社领导,退居二线不久,埋头写书,一年多时间就拿出《浦东故事》,距离他上一本写浦东的专著——《财富增长的试验:浦东样本》出版不过5年时间。去年,他还将已经完稿并修订的另一部专著《押宝蒋介石——江浙财团的血色投资》交由凤凰出版社付梓发行。

  看得出来,谢国平的写作兴趣点始终在经济领域,13年前他跨过黄浦江,从浦西到浦东工作,可以说是给予他一个在最前沿观察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绝佳视角。《浦东故事》和《浦东样本》两本书累计超过50万字,虽然写作角度不同,但有内在的关联与延续。同样,两本书的撰写都受到了身在北京的赵启正先生的鼓励和帮助。

  《浦东样本》书写了浦东前20年发展历程,本人所见近年研究浦东专著中,题材把握之准、思考钻研之透、语言表达之畅,无出其右。这本书的标题句是“财富增长的试验”,仅就这个题目来讲就足够学术,难以驾驭。这要求作者对中国以及外国近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规律有全面认识,同时以浦东20年发展为研究对象,揭示制度变迁对生产力解放、社会财富增长所产生的作用。可以说,作者是以20年为周期,以浦东为样本,对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行了一次局部的实证研究。

  时隔5年,《浦东故事》以“这样的梦想更中国”为标题句出版。据说,交付书稿时,作者曾为标题句纠结过,我以为这么做可能是为贴合时势需要。当拿到新书时,忍不住要拍案叫绝,浦东是真的有“中国梦”:书中首尾两部分提到100年前小说家陆士谔写《新中国》,主人公梦见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黄浦江上来往交通有隧道、有铁桥。再看如今的浦东,这些百年梦想不但实现了,而且比梦里还精彩。

  《浦东故事》的记述截止到2013年,因此比起《浦东样本》增加了一块相当重要的内容,那就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其他关于迪士尼项目和浦东二次开发等内容也是新增的。 在写法上,这本书与《浦东样本》也有很大区别。写故事应该说是记者的强项,而作者本人也一贯欣赏的是娓娓道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表述方式。轮到自己写书,那自然是攒了满盆满钵的故事。

  太多故事,拘泥于叙事,也难免芜杂纷乱,作为一个有思想、有见地的作者,这时候就跳脱出来了。作者基本是将浦东开发开放的前23年历史,以三大里程碑加以标注,分别书写了浦东开发开放启动(1990年)、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2005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2013年)三个阶段的故事,又以史论结合的方式,对照延伸出一系列重要启示,特别是对自贸区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大书特书,这是读者最关心的,自然也是作者最用力的。

  媒体人常说,“要做专家型的记者”,谢国平先生确实做了努力。试看今天,新媒体、自媒体异军突起,大众媒体尤其是纸媒仿佛正遭遇一个前所未见的冬天,但是从他身上,我还是看到了新闻专业主义的价值。

  纸媒作为最古老的媒体样式,其从业者受到的是最专业的新闻训练,最好的功底不怕没有最后的出路。要知道,一流的记者最后都成为了知名的作家:研究凌志汽车的记者把《世界是平的》写成了畅销书,《时代》杂志的总编成为了乔布斯传记的唯一授权作者,拿枪奔走战地的海明威历练成了万人敬仰的文学大师。新闻专业训练,新闻生涯积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何况在今天、在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的中国,我们怎能辜负。

[责任编辑:淇心]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