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3

评小说《青春》:集体记忆中的奋斗一代

2015-10-08
来源:搜狐读书

         文学表达离不开现实观照。著名作家王安忆说过,我们需要的是能够观照现实的好的文学作品。王宇飞的小说《青春》就立足于这样一种现实观照,它艺术而又真实地描写了改革开放后“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的集体记忆,对“我们”的精神世界进行概括与定义。

  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如同海明威在小说《太阳依旧升起》中塑造了一战后美国“迷惘的一代”,金斯伯格在诗作《嚎叫》中批判二战后美国“垮掉的一代”,文学总会带给人们汹涌如潮的反思。改革开放是20世纪影响中国的三大历史事件之一。而现时的评论界早有“垮掉的80后”“垮掉的90后”这样的批评。那么,当下的文学创作对此该做怎样的观照?

  小说《青春》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积极的回应。作者王宇飞在接受采访时解释说,《青春》的主人公叫吴明,就是取了“我们”的谐音,吴明身上发生的故事,就是我们自己的故事。本书正是通过我们都似曾相识的集体记忆,把“我们”塑造成了“奋斗的一代”。书中的许多情节,都隐藏着“挑战自我”的命题,比如从各类知识竞赛、歌唱比赛、体育比赛到竞选学生干部、攻克英语四六级,再到面试求职、拿下公务员考试,这些都是我们奋斗的方式、成长的方式。特别是对爱情历程和奋斗挫折的描写,动人心扉。

  事实上,《青春》也是近年来国内青春文学中较为有特色的一部作品。该书既不同于“堕落”派青春小说,把颓废、放纵书写到极致;也不同于“叛逆”派青春小说,把躁动、暴虐当作主色调。《青春》一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对现实的回归,对自我的解剖,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份“真”。所以王宇飞说,每一个人都会在本书中找到自己。

  更可贵的是,《青春》还为“奋斗的一代”提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到底是要摆脱现实的奴役,还是要为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王宇飞在该书序言中作出了回答:我们不怕迷茫,就怕没有迷茫感的停滞不前;我们努力地享受青春,然后勇敢地安于平淡。这个回答近乎完美。

  所以,无论你是早已走出大学校园的70后、80后,或是90后大学生,都不妨将这本《青春》放在枕底。每日的忙累之后,乘着睡前的灯光,翻一翻,看一看,重温或想象那闪亮的青春。“我们”是奋斗的一代,这无疑值得骄傲。曾经,我们爱过、哭过、笑过,迷茫过、堕落过、努力过,今后的我们依然奋斗着。

  我们,定会在时代变幻的影像中成为永恒的风景。

[责任编辑:淇心]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