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7

行業寒冬倒逼二三線空調企業扎堆智能化

2015-10-20
来源:中國經營報

  空調行業智能化競爭凸顯了行業 “冷年”里空調企業的掙扎。

  盡管二線品牌都希望智能化產品能夠給市場帶來奇效,但是這劑強心針的藥效卻尚待觀察。

  有謹慎的觀點認為,原本二三線品牌就在市場占有率等方面遠遠落后于一線。智能化產品,很多概念和技術都是大同小異。從某些角度看來,智能化僅僅是空調行業當下的一個概念。別人做智能化,我也只能跟著別人做。

  行業寒季倒逼二線企業“智跑”

  日前,志高空調發布智能王空調系列產品,同時發布“智能云+生態系統體系”。其董事局主席李興浩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說:“保證明年重返空調行業前三甲。”

  李興浩認為實施智能化高端戰略以來的變化是高端產品銷售占比得到了極大提升和改善,一些智能化產品銷售占比達到30%以上。高端戰略對企業經營更多是正面拉動作用,符合集團發展及整體股東長遠利益。

  而在同一時期,同為二線空調企業的奧克斯也與小米公司發布了新的智能空調產品。

  奧克斯市場部相關負責人拒絕了記者的采訪需求:“相關智能化產品和戰略目前不方便透露。”

  二三線企業智能化,一線空調企業和高端品牌卻主打健康概念,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空調事業部事業部長白土清向記者介紹產品戰略,即松下通過“益、健、美”,也就是舒適、健康、設計之美的商品戰略,為中國消費者提供高附加價值產品及生活提案。中國的空調市場通過20年的發展,從上世紀90年代初奢侈品的普及,消費者對空調的要求也更高,以前可能是有空調就好,現在要有健康、高品質的空調。

  而對于國內二線品牌提出的智能化戰略,廣州松下空調器總經理山口昌彥評價稱,一講到智能,可能一般消費者想到的是可以通過手機控制空調,其實智能定義不該如此,真正的智能還包括機器本來的智能功能,包括傳感技術、感應技術,通過這樣的感應技術,機器自己能夠進行本身的控制,目前松下剛剛推出的VE系列空調其實已經搭載了很多這些智能的功能。所謂通過手機控制空調智能功能,技術并不新鮮。

  空調產品智能化背后是行業面對窘境的被逼無奈。雙寡頭對市場的不斷侵占讓二線空調企業只能不斷加速智能化產品領域以期實現彎道超車。

  消費電子產業觀察家梁振鵬認為,二線空調企業推動智能化產品勢在必行,否則與一線企業的差距會越來越大。而由于二線企業無法使用價格戰與格力等企業“硬碰硬”,因此二線企業更應該發展智能化產品以尋求差異化發展途徑。

  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空調終端零售市場銷量約為2550.9萬臺,同比增幅僅僅為0.5%。銷售規模為845.5億元,同比下降了6.6%。

  智能化能否救二三線空調

  劉步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原本二三線品牌就在市場占有率等方面遠遠落后于一線。智能化產品,很多概念和技術都是大同小異。二三線品牌想通過智能化趨勢進入第一梯隊還需要有過人之處。”

  以奧克斯為例,盡管其不斷試圖以智能化產品進行超越,但是由于其家電品類單一,且綜合品牌效果推動力有限,所以業界認為其沖擊第一梯隊還需要更大的努力。

  盡管奧克斯曾在早期以“空調論斤賣”而名噪一時,但是這位營銷高手卻并未以“營銷”換得“盈利”。有觀點認為,空調是家電領域中毛利潤最高的產品,但奧克斯在盈利能力排名中卻位居中下游。

  盡管奧克斯與小米進行合作研發智能化產品,但是這種概念的包裝能否得到市場認可還無數據可依。不過顯而易見的未來智能家電的競爭將從單一產品競爭轉化為平臺競爭。這將意味著,未來哪個空調品牌擁有用戶最多,哪個品牌就可以占領智能化產品市場。而公開的市場數據顯示,奧克斯的市場占有率并不靠前。

  一些分析人士謹慎認為,智能化產品可能很難改變中國空調市場的格局。因為推動空調市場發展需求因素主要是更新換代以及二次購買。盡管智能化趨勢正逐步成為新型家電市場的符號,但當下市場需求的主要痛點依舊是制冷和制熱。

  健康、節能以及環保位居其次。智能化功能在這種謹慎的觀點中只能排名第三。“使用手機和終端APP控制空調”的片面智能化概念并不能從根本上讓空調企業提高市場占有率。

  一位匿名的空調企業負責人在私人場合對本報記者說,智能化就是一個概念。別人做智能化,我也只能跟著別人做。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