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郊野公園試推行5地點撤40垃圾桶
自己帶走垃圾計劃見成效
漁農自然護理署上月起展開為期一年的「自己垃圾自己帶走」試驗計劃,撤走5個行山地點所有共40個垃圾桶,計劃實施一個月以來,漁護署指效果算理想,在沒有垃圾桶的一些聚腳點、分叉路位置已回歸乾凈。有環保團體指,減少甚至撤走所有垃圾桶是愛護郊野的表現,大勢所趨,期望當局持之以恒,但對於一些仍有丟垃圾習慣的市民,一方面須在郊野公園的交通出入口配置垃圾桶或回收箱,另一方面須加強宣傳和教育。
香港商報記者王卓軒
出入口掛上大型宣傳橫額
郊野公園護理主任(特別項目)陳靜嫻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漁護署早於2010年開始逐步減少全港各區郊野公園的垃圾桶及垃圾槽,由2870個減少至2014年的2385個,發現效果理想。雖然垃圾量去年仍維持3800噸的高峰(自2003年以來最多),但在郊野公園或特別地區內因棄置任何廢物、紙張或廢料而遭定額罰款者,由2012年的238人減至去年的142人。
為進一步鼓勵市民培養減廢及習慣帶走自己產生的垃圾,今年9月起,漁護署選取5條在不同地區、不同難易程度的熱門郊游徑,包括大埔滘郊野公園、大欖涌郊野徑、馬鞍山郊野徑、鳳凰山第3段及龍脊作為試點,移走共40個垃圾桶、垃圾槽及垃圾分類回收箱,并加添提示牌,及在出入口掛上大型宣傳橫額,呼吁登山者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同時搜集資料,探索不同行山群體的丟垃圾習慣。
計劃釋出從源頭減廢信息
計劃實行1個月以來,漁護署指效果算理想。義工及行山團體均反映,公眾假期過后,過往5個試點內的一些聚腳點、分叉路上的垃圾桶通常會溢滿;現在沒有垃圾桶,逼使登山者自己帶走垃圾,反而讓垃圾桶所處位置回歸乾凈。陳靜嫻認為,行山徑上設置垃圾桶,就好像是「引誘」、「提醒」市民,將放在背包里面的垃圾丟出來。她更希望,計劃可釋出信息讓市民從源頭減廢,在來郊野公園之前想清楚,有什麼不用帶來,習慣自備水樽、食物盒、毛巾等,并盡量少用即棄物品。
其實在漁護署推行撤走垃圾桶計劃前,早有民間團體組織聯合行動,在暑假期間,在大嶼山東山及水口、城門水塘及獅子山郊野公園進行垃圾清理及統計工作,呼吁市民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其中一個團體為會社民工工作室,其發起人朱漢強表示,行動主要是整理不同垃圾情況,看有何相應措施解決,期間發現最普遍的垃圾是紙巾、膠樽、煙頭及零食包裝,相關統計分析已向當局反映。他指市民可有替代品解決問題,如帶水樽就不用帶膠樽,以手帕代替紙巾。
信香港市民具備公民質素
朱漢強指郊外地方及遠足徑,減少甚至沒有垃圾桶是大勢所趨,因為愛護郊野的話,不應放置垃圾桶,將之糟蹋,此外這些地方一般是交通不便,須要前線員工走很多路去清理垃圾,如八山嶺長達10公里,員工背負愈來愈重的垃圾,很辛苦。他相信,能在沒有垃圾桶的郊野公園暢游而不留下任何垃圾,但他不諱言仍有部分市民保留市區丟垃圾文化,因此有必要在郊野公園的交通出入口設置垃圾桶或回收箱,長遠要以教育及宣傳解決。
記者日前便跟隨漁護署職員巡視獅子山郊野公園的麥理浩徑第5段,體驗職員執垃圾的辛勞及了解垃圾的分布情況。該路徑并非試點地段,沿途可見果皮、食物包裝袋等多種垃圾。漁護署技工黃偉倫對記者表示,清理行山徑上的垃圾并非易事,有時垃圾被丟棄在斜坡或懸崖處,用鐵鉗甚至擔挑才勉強拾到,「一不留神就會跌落去」。
職員登山清理垃圾路途苦
黃偉倫說,長假過后,不少登山者將玻璃樽飲料留在山上,翌日上山清理時可能已經跌碎為多塊玻璃碎,要小心用掃把掃走。更有甚者,會在山上「煲蠟」、吐香口膠在路邊,甚至在石級上涂鴉,倒霉的就是前線職員,需動用鐵鏟、鋼線球去清洗路面及郊野設施。而一些垃圾更會被吹到山坡、河谷、水塘、海岸等地方,難於清理。一些野生動物習慣在垃圾桶「摷」出食物,牠們進食高糖高鹽的食物會對身體帶來影響,甚至連帶包裝袋也吞進去。
漁護署設有19個郊野公園管理站,負責全港24個郊野公園的管理工作,每個管理站約有30名員工,包括工人、技工和農林助理員。郊野公園主任(港島)陸俊彥向記者介紹,前線職員每周至少上山1次收集垃圾,部分熱門路線及在熱門登山季節,會增加至每周2至3次,甚至每天數次。而每個職員會帶上鐵鉗、擔挑及垃圾袋上山,每次最多背負6大袋垃圾行走,以每個垃圾袋最多裝6公斤垃圾計算,一個職員最多要背負36公斤的垃圾行山。部分行山徑位置偏遠,沒有車路直達,工人清理垃圾非常辛苦,行山路程動輒花費數小時,更要背負數十公斤垃圾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