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

布展“不科学” 会坏了一个好展览

2015-10-23
来源:文汇报

“疯狂达利艺术大展”正在沪上热展。但有人指出,现场展品的摆放太过密集。图为达利作品《融化的钟》。
“疯狂达利艺术大展”正在沪上热展。但有人指出,现场展品的摆放太过密集。图为达利作品《融化的钟》。
2015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上的一件装置艺术作品《阿卡迪亚的忧郁》,结合展厅空间,用固化的窗帘营造起风的效果。图片来自于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官方网站。
2015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上的一件装置艺术作品《阿卡迪亚的忧郁》,结合展厅空间,用固化的窗帘营造起风的效果。图片来自于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官方网站。
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的场地原是工厂车间,展览空间的高度和开阔度都在布展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的场地原是工厂车间,展览空间的高度和开阔度都在布展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达利雕塑作品《抽屉人》。(除标注外,图片均为本报资料)
达利雕塑作品《抽屉人》。(除标注外,图片均为本报资料)

      在艺术展览越来越讲究专业性、国际化、时尚感的今天,布展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价值。某种程度上,布展的好坏,或者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一个艺术展览的品质和影响力。

      今年9月上海艺术周期间,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上海影像艺术展、艺术都市三大博览会相继开幕,各具特色。然而,三者相比,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被称之为最高大上,广受观众青睐,朋友圈上连续刷屏了好几天。仔细分析,你会发现,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今年在布展上花费了不少脑筋,展览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无疑是其胜出一筹的有力砝码。

      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今年已经是第二届了,场地还是原来那个上海飞机制造厂冲压车间,空间与面积也没变,依然是8000平方米。除了实施高标准的筛选机制,精选实力与口碑俱佳的中外知名画廊与设计机构参展之外,在我看来,今年最大的变化是展出场地的空间布局与展示设计作了很大的调整。所有参展画廊均使用开敞式的大开间,再加上13米的挑高,因此,整体的空间布局非常流畅通透。其次,在主要参观动线之外,还增开了相互串连的辅线,故而在强调艺术博览会整体效果的前提下,又不失灵活性和便捷性,使得观展的心理舒适度获得极大提升。

      艺术博览会原本因为周期的短暂性和场地的局限性,在布展方面没有特别的重视,但从2015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我们不难看出,艺博会真正向美术馆级展览效果靠拢。而美术馆呢,布展水平的高低,越来越成为比拼专业水准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数。

      今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对北京画院美术馆推出的“大爱悲歌——周思陪卢沉《矿工图》组画研究展”印象深刻。这个展览除了视角独特,研究深入之外,我认为成功的一半还要归功于展览的总体布展设计。从主题墙的创意,到整体色彩基调的把握,再到矿石、枕木、红玫瑰等道具的设置,以及背景音乐马勒《大地之歌》的选择,非常的精心、考究、细致,表达的情感既饱满、浓烈,又富有节制,恰到好处。从中也可以看出,一个专业美术馆对于展览宏观把控的能力,以及局部细节方面的巧思和追求。

      最近几年,尽管国内艺术展览越来越频繁和多元,展览样式不断丰富和拓展,什么“双年展”、“三年展”、“某某大师特展”、“文献展”、“回顾展”、“邀请展”等等不一而足。就展览的视觉效果和观展体验而言,像上述那样让人惊喜,令人满意的展览还是为数不多。总体上,布展的专业水准还相对偏低,即便是国内一些大牌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一些规格很高的大师作品展,在布展方面也同样出现了一些低级的错误。

      比如去年的某个罗丹雕塑展,本身是一个非常重量级的展览。然而,当我赶到展览现场与罗丹作品会面的时候,马上被该展的布光水平雷倒了。雕塑是立体的,但是这次展览上所有雕塑几乎都只有一个方向的布光。更可怕的是,设置了一道很亮的背景墙,力图凸显其中一件代表作,结果适得其反,背景前放置的雕塑因为逆光,通通成了暗部,根本看不清这件雕塑是什么模样,更不要说局部和细部。来现场看展的意义,顷刻间被如此这般消解了。

      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还举行了一个名家作品的联展。想着很快就能够看到那么多大师的原作,开幕那天我的内心不免有些小激动。然而,我的眼睛很快被画面上强烈的反光刺激得眩晕不已。油画作品的布光,不能出现反光,这是基本常识,但这些基本常识却常常不被遵守,令人既遗憾又困惑。

      布展中出现比较多的问题,除了上述这些灯光的设置与使用严重不当之外,还有就是动线的设计常常不够科学与合理。上周,我和一群观众在参观某个展览时,走到底才发现是此路不通,在没有任何标识的前提下,只能原路返回。于是我们这一拨观众在折回时与后一拨观众挤在同一条道上,彼此摩肩接踵,严重影响了参观体验和人流的顺畅。观众数量要是再增加一些,极容易发生冲撞和抢道现象,故而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而追其根源,是参观动线设计的不合理,不走回头路,这可以说是参观动线科学性的基本要求。

      不久前,故宫为院庆90周年,隆重推出“石渠宝笈特展”。然而开幕不久,网络上有关此次展览最为热门的词汇一度却是“故宫跑”。原来,观众为看“石渠宝笈特展”,不仅要在故宫门外排一次长队,进入午门之后,进入武英殿观展前,还要排一次长队。而午门与武英殿之间的1000米距离,换句话说是可以抢位的,先到先进,于是看展就这样演变成一场跑步速度的比拼。后来故宫及时推出新举措,增设引导员,给观众配发“参观秩序单”,并按组别分流观众,让参观体验大大提高。

      因此,打造一个专业性学术性强的美术馆,除了请国际着名大师设计建筑,以及推出学术很强的专题展览之外,更需要在内部的展览设计中,甚至包括外围观众排队路线的设置与预案的制定上,体现出科学、专业和人性的高度来。

      布展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还有单位面积作品数量太多,导致作品之间互相干扰,互相影响。比如不久前在外滩18号揭幕的“疯狂达利艺术大展”,作为超现实主义的大师,达利的作品不仅风格非常夸张,具有很强的视觉扩张性,同时很多作品的体量也很庞大,所以此次外滩18号同时展示达利的300余件作品,就显得相当地局促和密集。另外,很遗憾,我也没有看到更多展览环境氛围的营造,去帮助观众阅读理解和消化接受这批大师的作品。

      同样是大师的特展,去年我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看到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马格利特的特展,就是一次完全不同的观展体验。进入展厅,观众像是一下子置身于一个黑暗的隧道中,再通过巧妙的半开放设计,每位观众就可以独立地不受周围环境或其他作品干扰地欣赏和感悟每一件作品。看得出,这种展览氛围的刻意打造与空间布局的独特组合,是力图要让观众在仔细阅读作品前,首先帮助他们进入一个特殊的展览情境之中,有意识地去调动他们的情感和心理,由此完成一次难忘的深度审美体验。

      眼下,布展的专业性还体现在很多以前不被重视的细节上,比如绘画类作品的配框。画框的风格,古典还是现代,华丽还是简洁;画框的材质,木质、树脂还是铝合金;画框的边缘,是宽还是窄;画框的颜色,是深还是浅,还是本色等等,非常具体,必须根据作品的艺术特点,画幅的大小,以及展示空间的条件。总之画框配好了,常常能迅速提升画作的展示效果,但画框配得不当,也会严重影响作品的完整性和艺术水准。与画框类似的还有基座等作品的辅助类物品,很多时候,它们是作品的延伸,所以必须与作品的内容与风格相匹配。

      布展中,比较不够规范的细节容易出现在作品卡上,严格规范的作品卡,必须五个要素(名称、作者、材质、尺寸、创作年代)齐全,且中英文双语,底部最好有本次展览的LOGO标志,以及作品的二维码。但实际看到的很多展览中,创作年代、尺寸、材质等不被标注的现象屡见不鲜。

      为了应对日益更新的社会情境,尤其是满足感官经验不断丰富和飞速提升的观众,现在越来越多的专业机构或学术性的展览,都会聘用专业的空间设计师进行布展设计,也有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室内设计师、舞美设计师加入到布展这个领域来。另外,这些专业布展设计人员也越来越早地被邀请介入和参与到展览的前期筹备与总体策划之中。想必,随着越来越多专业人员的加入,一定会推动布展这个行业朝着更为专业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淇心]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