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劉佳玲、張映萱報道:曾俊華昨於「2015央視財經論壇.香港」表示,「一帶一路」沿線的新興市場將為香港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而香港人民幣業務已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和豐富的產品,加上優秀的金融人才、專業的服務配套和健全的司法監管制度,相信香港具備發展成為亞洲主要財資中心的潛力。
深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
曾俊華表示,作為最重要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香港銀行今年首三季處理人民幣貿易交易額超5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升16%。人民幣即時交付系統每日平均交易量,最近更突破10000億元。他指,要深化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機制,逐步推出更多以人民幣計價的投資工具,讓人民幣逐步成為國際投資和儲備的首選貨幣。
中銀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嶽毅則表示,香港未來將在中國資本市場開放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香港可發揮平台優勢,擔任「超級聯繫人」,複製滬港通模式,推出深港通、債券通、商品通等。同時,首批兩地基金互認產品亦有望年底推出。
本港助內地資本開放
隨內地多個金融中心和自貿區日益成熟,有市場人士擔憂香港金融地位將弱化。曾俊華表示,香港是為內地連接世界市場的重要橋樑。截至今年9月,港股市場有超過900家內地企業,總市值佔港股總市值的六成,成交額佔七成,累計集資接近50000億港元。
嶽毅則認為,香港在地理上位於「一帶一路」中樞位置,對沿線新興經濟體的投資環境、法律制度、營商和投資理財的模式較為熟悉,若相關金融運作放在香港,既可通過貸款、發債、上市等方式為企業融資,又可在一定程度分散中國獨自面對地區敏感性風險和衝突的可能性。相信在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的進程中,香港的作用將愈加重要。
為內地改革提供經驗
此外,曾俊華表示,中國經濟正面臨深化改革,這亦為香港提供了機遇。他舉例,現時內地不斷發展自貿區,而自貿區改革擴大了對外開放程度,引入更多競爭者,讓市場更具活力,這恰好顯示了中國對創新產業的重視。而香港憑藉完善的法律制度,以及得天獨厚的貨物、資金、人才流通量,可向內地分享自己作為自由流通區的經驗,幫助內地深化改革,發揮市場潛力。
環球經濟添新動力
最近,曾俊華對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多有關注。他日前表示,在環球經濟新常態下,「一帶一路」建設可成為環球經濟的重要新動力。
本月2日,本港舉行的一個研討會上,曾俊華致辭時表示,展望環球經濟前景仍充滿變數:美國加息時間和步伐未明、歐洲和日本經濟持續疲弱、新興市場經濟增長放緩,而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亦為經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在環球經濟新常態下,國家提倡的「一帶一路」戰略可以成為環球經濟的重要新動力。
曾俊華指,「一帶一路」的目標是建立貫通亞洲、歐洲和非洲的經貿合作走廊,透過深化沿線60多個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和基建方面的聯繫,為各地帶來前所未有的巨大商機。他表示,隨「一帶一路」策略逐步落實,沿線地區的經貿往來會不斷增加,大型基建工程,包括鐵路、公路和港口等亦會陸續推行。
陳家強:一帶一路未來30年令港受惠
日前,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發文指,為配合國家「十三五」規劃、「一帶一路」建設和亞投行的設立,香港憑藉作為國際金融、貿易、物流中心的優勢,及擁有協助內地企業、金融機構「走出去」的經驗,將努力拓展金融基建配套、創造有利的軟硬件,充分把握不容錯失的機遇。
陳家強指,過去30多年,香港的經濟發展一直受惠於國家經濟的改革開放。在下一個30年,相信香港將受惠於整個「一帶一路」地區經濟的合作及開放。通過了解「一帶一路」地區的運作、特點及機遇,可結合香港的優勢,創造新動力,發揮香港作為「一帶一路」樞紐城市的角色功能。香港的資本市場及資產管理的專業人才,以至多種類的金融產品,都可為亞投行在項目融資、發債、投資、財務管理及外匯管理等方面的運作提供支援。
他強調,香港的融資實力不容置疑,未來為基建項目融資,將推動亞洲及香港的債券市場發展,同時吸引國際長線投資者,金融機構亦可成立專注基礎建設的投資基金,發揮融資及投資功能。作為亞洲最大的資產管理中心,香港有充分條件吸納「一帶一路」帶來的財富及風險管理服務需求。此外,「一帶一路」涵蓋不少伊斯蘭國家,預期伊斯蘭金融在融資方面將擔當更重要角色。去年及今年香港分別發行了兩批伊斯蘭債券,投資者反應熱烈,說明透過香港平台發行伊斯蘭債券是可行的集資方案。
人幣樞紐助推沿線經貿聯繫
陳家強稱,除了融資方面的優勢,人民幣離岸市場的重要性亦將增加,隨內地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經貿聯繫,人民幣的使用會越來越普及。而香港作為最重要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擁有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將在推動「一帶一路」與沿線國家的項目發展中大派用場,亦能強化香港作為內地與區內之間人民幣資金往來的平台。
他表示,在「一帶一路」帶動下,內地企業將積極「走出去」,擴充海外業務。特區政府一向希望香港能成為國家企業、金融機構及非金融機構「走出去」的平台,相信在「一帶一路」的發展下,此平台會更加廣闊。內地企業「走出去」需要一個平台去管理在海外的風險、財資及營運,香港有能力擔當此角色。
中企積極投資 港流量居首
昨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介紹稱,今年1至9月份,中國企業共對「一帶一路」沿線的48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直接投資,合計120.3億美元,同比增長66.2%。其中,投資流量10億美元以上的國家和地區共計10個,香港居首位。
沈丹陽指,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主要流向新加坡、哈薩克斯坦、老撾、印尼、俄羅斯、泰國等國家。其中,投資流量10億美元以上的國家和地區有10個,分別為中國香港、開曼群島、美國、新加坡、英屬維爾京群島、荷蘭、哈薩克斯坦、澳洲、老撾和巴西。
沈丹陽介紹,對外承包工程方面,中國企業1至9月份在「一帶一路」沿線的57個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3059份,新簽合同額591億美元,佔同期中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42.9%,同比增長24.9%;完成營業額440.2億美元,佔同期總額的43.7%,同比增長5.0%。吸收外資方面,「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投資設立企業1604家,同比增長19%;實際投入外資金額61.2億美元,同比增長18.4%。
承接服務外包佔比超20%
對外貿易方面,據海關統計,中國與沿線國家雙邊貿易總額7428億美元,同比下降約10%,佔同期中國進出口總額的25.6%。其中,對沿線國家出口4550億美元,同比降1.48%,低於同期對全球出口降幅0.43個百分點,佔同期中國出口總額的27.34%;自沿線國家進口2878億美元,同比降21%,佔同期中國進口總額的23.2%。
服務外包方面,沈丹陽介紹稱,中國首9月承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服務外包合同金額113.8億美元,執行金額73.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1%和13.3%。目前,中國承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服務外包合同金額佔比已超過20%。
沿線經貿合作區達48個
沈丹陽指,當前,中國企業正在建設的具有境外經貿合作區性質的項目共有69個,分布在33個國家;其中包括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的合作區共48個,分布在18個國家,當中10個合作區已通過商務部、財政部的確認考核。
他表示,截至今年9月底,這48個合作區建區企業累計完成投資51億美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23.7億美元,實際平整土地128平方公裏。
何志平:「一帶一路」旨在建包容社會
日前,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何志平在西班牙馬德裏出席「絲路國際論壇2015年」時表示,目前一些國家在解讀習近平主席去年發起倡議的「一帶一路」偉大戰略構思中,存在諸多誤解。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將一如既往,通過民間平台,利用民間交流,加大「一帶一路」解讀的「中國聲音」。
構建新型國際合作模式
何志平在演講中指出,「一帶一路」倡議旨在凝聚各國力量,為沿線國家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國家發展戰略對接,搭建高端交流平台;其本質基於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秉承共商、共建、共用的原則,為政府、人民及國家之間構建一個新型的國際合作模式,從而打造一個可以讓世界和平、天下大同的繁榮穩定的多元性包容社會。
何志平認為,現今一些國家對習近平主席2013年發起倡議的「一帶一路」偉大戰略構思,解讀中存在諸多誤解。中國不是要做老大哥,成立某個聯合性的國際組織或機構,大包大攬地援建支持「一帶一路」沿線的公路大橋、高鐵電網、光纖、油氣管道等,而是希望大家秉持古絲綢之路「和平與合作、開放與包容、互學與互惠」的精神,兼顧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共同參與、整體安排。這個過程絕非一日之功,也不會一天而成,與中國修建萬裏長城有異同之處。
開放包容 打造命運共同體
他續指,眾所周知,長城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一帶一路」則貫穿了亞非歐三大板塊,是一個又一個國家不同政治、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不同人民之間的交流融合。不同之處在於:長城為了抵禦外敵,封閉關門;「一帶一路」則為了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開放包容,人人可以參與,甚至歡迎美國等國家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