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

敦煌:生灵的歌即将开幕

2015-11-09
来源: 网易艺术

两件敦煌文物今日在沪开箱  “敦煌:生灵的歌”11月29日即将开幕

从左至右: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顾问、前任馆长、宝龙美术馆馆长王纯杰、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罗庆华、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理事会主席、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李龙雨

11月8日下午,“敦煌:生灵的歌”展览新闻发布会,暨部分敦煌文物开箱仪式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正式举行。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罗华庆、“敦煌:生灵的歌”策展人之一王纯杰、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李龙雨,以及美术馆理事会主席、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携手揭开来自敦煌千年的历史与文化。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理事会主席、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理事会主席、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李龙雨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李龙雨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罗庆华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罗庆华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顾问、前任馆长、宝龙美术馆馆长王纯杰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顾问、前任馆长、宝龙美术馆馆长王纯杰

开箱仪式现场,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罗华庆亲自开箱检验的国宝级的文物北魏《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敦煌研究院收藏敦煌文献第0228号)以及一件敦煌莫高窟北魏菩萨胸像。据罗华庆介绍,《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乌丝栏纤细规整,墨色浓黑而有光泽。其书法保持了较多的隶书气息,细说为隶书向楷书过度,字体结构也如隶书扁平状;由于书写的速度快,横画起笔显露尖锋,收笔停顿,撇画收笔往往上翘,显得意态开张,灵动潇洒。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罗庆华讲述此件敦煌莫高窟北魏菩萨胸像的历史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罗庆华讲述此件敦煌莫高窟北魏菩萨胸像的历史

而敦煌莫高窟北魏菩萨胸像则被李龙雨评价为“她的微笑甚于蒙娜丽莎”。这件敦煌莫高窟北魏菩萨彩塑,在形式和造型上承袭了来自西域的造像仪轨和技法。菩萨的面部表情、身体姿态、衣饰处理等展现的是经过改造的具有汉晋传统儒学思想“温柔敦厚”为旨趣的造像和古朴、浑厚、庄重的艺术风格。

“敦煌:生灵的歌”展览部分展出作品被放置在箱中
“敦煌:生灵的歌”展览部分展出作品被放置在箱中

据介绍,上述两件作品均将展示于“敦煌:生灵的歌”展览中,本次展览将于11月29日正式开幕。据介绍,展览将展出125组件源自敦煌的艺术瑰宝,包括现场还原8个最具艺术价值敦煌石窟、12件彩塑临摹、60件壁画临摹品、25组藏经洞绢纸画复制品以及20件文物。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还原的8个石窟中,除莫高窟晚唐第17窟(藏经洞)之外,其它洞窟因保护的原因不对外开放,因而公众将首次于现场目睹另外7个石窟;而在20件珍品文物中,其中9件为国家一级文物,这些源自藏经洞的绘画、古代写本、刻本的作品。

另外,伴随敦煌瑰宝的展出,本次展览还将呈现部分当代艺术作品,包括白南准的《蓝佛》(Blue Buddha)、邱志杰的《总会有人信》、李磊的《佛不语》、丁乙的《十示系列》等,展览试图通过绘画、影像、装置、雕塑、行为、摄影、声音等多元的作品,呈现当代艺术家与敦煌瑰宝密不可分的灵感来源。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理事会主席、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表示:“此次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携手敦煌研究院将展览定名为‘敦煌:生灵的歌’便希望向近3000万上海人民展示那段历史留存至今的杰作。”

据悉,展览将从11月29日持续至明年3月20日。

两件敦煌瑰宝详解

菩萨胸像 第259窟 北魏 高54厘米 孙纪元临摹
菩萨胸像 第259窟 北魏 高54厘米 孙纪元临摹

敦煌莫高窟北魏菩萨彩塑,在形式和造型上承袭了一些来自西域的造像仪轨和技法。菩萨的面部表情、身体姿态、衣饰处理等虽加表现了“混合”的艺术风格,但她展现了信仰者的是经过改造的具有汉晋传统儒学思想“温柔敦厚”为旨趣的造像和古朴、浑厚、庄重的艺术风格,体现北方民族的气质特征。该胁侍菩萨位于主尊右侧,原像高1.26米。头戴三珠宝冠,高髻长发,细密流畅的阴刻发线与简洁的面庞形成对比,突出了细目长眉和修鼻丹唇,显得端庄而含蓄,体现了北魏造像的风格特征。

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 北魏 高27.6厘米 宽332厘米
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 北魏 高27.6厘米 宽332厘米

敦煌研究院收藏敦煌文献第0228号

佛经写本。首尾俱残,白麻纸,8纸,每纸27行,行17字,共198行。此卷乌丝栏纤细规整,墨色浓黑而有光泽,书法保持了较多的隶书气息,为隶书向楷书过度,字体结构也如隶书扁平状,书写工整,由于书写的速度快,横画起笔显露尖锋,收笔停顿,撇画收笔往往上翘,显得意态开张,灵动潇洒,每字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当出于写经高手之笔,是北朝时期敦煌写经中的精品。

[责任编辑:淇心]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