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繁华都市的千年古刹静安寺。
问:最近,上海市闸北区、静安区两区合并,新区仍以“静安区”为名,许多人认为,之所以保留“静安区”区名,是因为以寺得名的静安区,因千年古刹而显得更具历史底蕴。可是,最近我一位历史系的同学却说,“静安区”其实得名于1950年。而民间长期传说始建于三国时期(公元247年)的静安寺,据考证,其实始建于北宋(公元1008年),比传说晚了近800年。那么,千年古刹静安寺到底建于哪一年? 大学生 王同学
民间说法
导游李先生:静安寺及其周边商圈,一直是本市著名旅游景点之一。我曾带领过许许多多团队来这里观光、购物。在我们的游览解说词里,对静安寺介绍的第一句话,便是“静安寺相传始建于三国吴大帝孙权赤乌十年,即公元247年”。现在,静安寺中还建有“赤乌碑”,那就是见证。
收藏爱好者彭先生:在我收藏的一些老报纸中,静安区在新中国建立之前和建国初期,被称为“静安寺区”,连现在的南京西路,也曾叫作静安寺路。大约从1950年至1951年左右,“静安区”的称呼开始出现,并一直延续至今。
权威解答
多以公元247年为起始
据《上海宗教志》佛教篇章中的记载,静安寺又称静安古寺,位于南京西路1686号。相传该寺创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公元238~251年)。当时寺址在吴淞江滨,初名沪渎重元(玄)寺,唐代一度改为永泰禅院,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始改称静安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迁至法华镇芦浦沸井浜一侧,依泉建寺,即今寺址。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助理研究馆员孟刚介绍,历史学虽为人文科学,但治史的过程,却与理工学科的试验求证一样严苛。特别是对历史事件发生年代的推演,复杂而严谨。
可别小看了“相传”二字,这是几乎所有对静安寺建寺年代考源规范出版物和书籍统一使用的表述。因为目前学界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并未取得准确的结果。而相关民间传说也未能彻底否定,因此采用比较科学、客观的说法,即“相传”。
《静安区志》 副主编杨渤海对这一问题曾作过进一步探索。目前,学界用于考证静安寺建寺时间的重要史料,是一部名为《云间志》的史文。这本书据考写作于约公元1190年至1194年之间,其中有一段200字左右的内容,提到了静安寺。《云》书称,静安寺始建于赤乌十年(公元247年),初名重玄寺,后为避讳改为重元寺,建于沪渎这个地方。查史,“沪渎”是历史上青浦地区的一个地名。再查与沪渎有关的所有史料旁证,却没有关于重玄寺或重元寺的记载,因此存疑。
关于寺中“赤乌碑”,杨渤海发现,《云》书对赤乌碑的记载,来源于当时的“寺记”。不过,这篇“寺记”也是公元1190年左右或不久前的作品,内容是两则神话故事,可信度打折。此外,《云》书中关于静安寺的区区200余字记载,还被发现多处与其他文献相抵触甚至张冠李戴的情况。因此,杨渤海的结论是,“三国始建”说存疑,且很有可能这一“讹传”早在近1000年前就已形成。而静安寺作为一座历经迁址、改建、重建的古老建筑,现在的一些布局或设施,究竟是参照了《云》书还是最初的情况,已很难考证。
杨渤海的观点也有公开记载,如《中国名胜词典》“静安寺”条云:“上海南京西路。相传三国吴赤乌年间(238~251)创建,初名沪渎重元寺,传唐代改名永泰禅院,但无可靠的史料作证。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始名静安寺。”
因此,根据目前所有可信史料和史学成果,静安寺前身为唐代永泰禅院,并于公元1008年起定名为“静安寺”,是现今被广泛认可的定论。
这一点,静安寺原住持真禅法师(1995年圆寂)1990年在《重建静安古寺碑记》中,表现出了佛家高僧的智慧与超脱。他写道:寺有赤乌碑、陈朝桧等八景,世事沧桑,而今俱为陈迹;又云:文献无证,故弘化事迹今亦不可稽矣。不过,尽管静安寺确切建寺时间目前无考,但为统一认识,在建寺周年计算和一些庆典活动中,仍以公元247年为起始年份。
从“静安寺区”
到“静安区”
据《静安区志》静安古寺篇章记载,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静安寺从吴淞江畔迁入芦浦沸井浜边(今南京西路1686号),早于上海建城。
众所周知,静安区以寺得名,但“静安区”区名究竟何时启动,期间是否出现过“静安寺区”和“静安区”混用甚至混淆的情况。这个问题不仅曾在民间引起广泛议论,甚至还一度令治史者困扰。
后来,得益于20世纪90年代本市进一步修编地方志,研究人员终于找到了答案。
时任静安区地方志办公室调研员的章天麟,上世纪末在权威期刊《上海修志向导》(后更名为《上海地方志》)上刊文介绍,在那次修志过程中,人们对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出现过静安寺区这一称谓,一时搞不清楚。有人说,上海解放前区名为静安寺区,他们还引证道:当时的警察局就称静安寺分局; 还有人说,上海解放后,也有静安寺区之称,根据是档案中有记载。针对上述疑问,研究人员查阅了历史档案和有关资料,并请教顾问和老领导,终于弄清了“静安寺区”和“静安区”的来龙去脉。
据考证,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英租界当局在今愚园路172号设立了静安寺巡捕房,这是以静安寺寺名为地区命名的最早记录。此后,1943年8月,汪伪政府在“收回租界”后,将静安寺巡捕房更名为静安寺警察分局。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按原警区建立了32个区公所,最初以“第一”、“第二”等序号命名,后不久又加入了地区名称。当时的“第十”警区,即为“静安寺”警区。不过,在向外公布这些名称时,“寺”字被省略了,成为“静安区公所”。这也是“静安区”三字称呼首次出现的记录。相关信息记录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上海市年鉴》。
研究人员还发现,从1947年开始,“上海市静安区区公所钤记”的印鉴开始出现于相关史料中。
不过,1949年5月,上海解放。5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在接管区公所时,又将“静安区”改名为“静安寺区”,并开始使用“上海市静安寺区接管委员会”的图章。据考证,这是历史上唯一出现过“静安寺区”的时期,但为时不长。
1950年6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建立各区人民政府,同时撤销接管委员会。在公布决定时,再次略去了静安寺的“寺”字,恢复了“静安区”的称呼。自此,“静安寺区”成为历史上短暂的一瞬。
而关于静安寺路,据《静安区志》和上海《名镇名街》等记载,清同治元年(1862年),英租界越界修筑自泥城浜(今西藏中路)至静安寺的跑马道,因其终点接近“静安八景”之一的涌泉,遂 取 名 为“Bubbling Well Road”,即涌泉路。华人多因此路直达静安寺,称之为静安寺路。抗日战争结束后,静安寺路更名为南京西路。不过这个路名一直被人们延用于口语中,甚至一些报刊也时常使用。直至1952年,“静安寺路”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