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關民生大計。長期以來看病擁堵的問題飽受公眾詬病——在城市大醫院,通宵排隊掛號、床位一號難求的場景屢見不鮮。公眾扎堆大醫院既增加醫療成本也加重醫院負擔,而我國醫療資源配置失衡則是造成看病難現象的根源之一。近日,一份全國百強醫院排名榜單顯示,約半數優質醫院集中在北上廣。實際上,為了解決看病擁堵現象,各地正采取分級診療、分流病患等措施,希望借此扭轉當前醫療資源配置失衡的局面,但實施效果如何呢?來看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調查。
時間已近晚10點,寒風中街頭人流漸稀,坐落在東單的北京協和醫院掛號大廳卻依然燈火通明,等待掛號的人群以及替人排隊的小板凳讓大廳顯得格外擁擠。
本周,在一份由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發布的《中國最佳醫院排行榜》上,這家已有94年歷史的醫院連續第六年榮登榜首。這份榜單雖然為患者提供就診參考,但令發布者意外的是,榜單透露的我國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衡卻引來公眾吐嘈。
記者梳理發現,在醫院綜合實力百佳榜中,北京、上海和廣東就占去51席,尤其京滬兩城就聚集著44個百佳醫院,其他優質醫療資源也多集中在省會城市。
“醫療資源不可能均勻分布,經濟越發達的地區醫療資源肯定越豐富。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自然導致醫療資源的不平衡。”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吳明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但如果優質資源過度集中在幾個城市甚至少數醫院,會對公眾就醫造成不便,加劇”看病難“。大量的醫患涌入也會使這些醫院負載過重,使醫療質量下降。”
百佳醫院京滬粵占51席
協和醫院從10點就開始放第二天的就診號。中年人王軍 (化名)告訴記者,他下午就來到這里排隊,運氣好的話,半夜前可能排上號,排隊靠后的人就難說了。
嘈雜的人聲中也混雜著號販子叫賣的聲音。王軍說:“自己掛號的話,是14元,從號販子那里買一般就要300元。”
“看病難、看病貴”一直是公眾“不能承受之重”。北京大學中國衛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國恩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看病難”是服務提供能力和需求之間的矛盾。現在居民支付能力提高,相應地需要更優質的醫療服務,而我國優質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居民看病都想扎堆到名優醫院,加劇了這個難題。
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從前述榜單可見一斑。在最佳醫院排行榜前10名中,京滬占去6席。西部有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和位于西安的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上榜,中部僅一席,而東北則無一上榜。在全國醫院百強榜上,京滬粵三地就占到51席。
數據顯示,目前全國80%的醫療資源集中在大城市。大城市三甲醫院云集,而中小城市和鄉鎮醫療資源卻嚴重不足。在吳明看來,優質資源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屬于正常現象,但我國人口多、幅員遼闊,優質資源集中在少數大城市、大醫院,這無疑會加大公眾“看病難”的矛盾。
加劇一線城市“超載”
隨著公眾生活水平提升,對優質醫療資源的需求也在增加。舍近求遠跨區域尋找好醫院、看病必掛專家號的例子并不鮮見,這使本就超載的一線城市再添負重。
據悉,北京日均有70萬外地患者看病,讓北京成為“全國看病中心”。互聯網行業從業人員小李在北京剛做完氣胸手術,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大醫院看病“用戶體驗很不好”。“在協和醫院排隊兩個小時,被確診為氣胸,大夫建議馬上手術。”小李回憶說,不過醫生明確表示沒有床位,手術很好做,但隨后恐怕有一周的住院觀察期要住在樓道的加床上。
氣胸手術后需要靜養,在樓道里肯定難以保證恢復效果,但思索再三,小李并未回老家動手術,而是決定在北京另找一家有床位的三甲醫院。在這座人口超過2000萬的城市,類似小李這樣的情況太多。統計公報顯示,2014年我國醫院醫師日均擔負診療7.5人次。但是一家知名醫院的專家曾透露,他每天需要接待的病患多則100人,少則80人,這令他沒有時間與患者做更多的交流,也影響就診質量。
專家指出,跨區域就診不但加大病人開支,而且不合理的流向使基層醫療機構技術水平下降,也使大醫院的優勢得不到合理利用,無形中浪費了醫療資源。在此狀況下,北京開始向周邊疏解醫療資源。北京市衛計委主任方來英曾表示,北京將落實醫療資源非首都功能疏解方案,預計未來將降低三環路以內醫療機構床位數和診療人次,緩解核心區就醫和交通壓力。
劉國恩告訴記者,現在解決看病擁堵的問題,方向就是分級就診,明確各類型醫院的功能定位。例如,上海市醫改的方案已經明確要結束大醫院舉辦門診的局面,住院、急診在醫院,常見門診上診所。
但解決優質醫療資源的分配失衡絕非一朝一夕之功。“不管怎樣,還是在北京看病放心啊。”小李無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