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2

東南亞恐怖威脅 尚不足憂

2015-11-21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由於有大量的穆斯林人口,東南亞面臨來自「伊斯蘭國」(IS)的風險與日俱增。不過,戰略家們認為該地區仍然不會成為滋生恐怖主義的溫床。悉尼大學資深講師克斯廷斯指出,第一,東南亞與中東地區缺乏交通上的便利,軍事關系也不多,遠不及歐洲與中東的關系。與世界其他地區一樣,該地區的恐怖組織大多數是基地組織的支持者,或是IS的同情者。最令人擔憂的恐怖網絡位於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尼(全球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

  恐怖組織觸角範圍有限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古納拉特納說,上述三國中有三十多個恐怖組織宣稱效忠IS領導人巴格達迪。不過這些當地恐怖組織還沒有制造破壞活動,至今他們的觸角範圍還是相當有限。古納拉特納說:「通常而言,除去接近他們活動的區域,這些當地恐怖組織的威脅水平還處於早期。」還有第三類恐怖分子,包含泰國南部種族民族主義分子,菲律賓的新人民軍等,但這些都不是廣為認可的主要威脅。克斯廷斯說:「我們已看見報道,稱印尼和馬來西亞有500人前往敘利亞和伊拉克參戰。這個數字比歐洲低很多,從那個角度看,本地區還處於低等級威脅階段。」他還補充道,隨着印尼極端組織伊斯蘭祈禱團的覆滅,近幾年本地區的恐怖氛圍已相當程度弱化了。

  政府須綢繆應對可能襲擊

  如果世界其他地方的極端組織同情者開始聯絡本地區恐怖組織,那麼這將是一個令人擔憂的信號,意味着中東恐怖勢力要在東南亞培植勢力。而因為東南亞地區恐怖事件還是處於較低水平,因此該區域的重要經濟支柱之一旅游業尚未受到影響。克斯廷斯指出:「若要傷及旅游業,則必須在大型人員聚集區發動大規模襲擊。如2002年的印尼峇里島炸彈爆炸事件致使印尼當年GDP損失2%。」該炸彈被預先安放在當地著名的酒吧和夜總會,爆炸導致202人死亡。

  上周IS在巴黎發動系列襲擊事件。不過東南亞并未面臨類似迫在眉睫的威脅。巴黎恐怖襲擊鼓舞了當地的恐怖組織,但他們是否能在當地發動類似襲擊則是另外的問題。未來他們或許有可能,但現在他們還處在萌芽狀態。古納拉特納認同此觀點,但他對此更為謹慎。巴黎事件使得IS成員以及網絡更為壯大,變得更為囂張,因為通過襲擊他們可以強制對外輸出原教旨主義價值觀和意識形態。巴黎事件之后,東南亞把目光轉向了華盛頓,寄望其領導打擊IS,情報分享和反恐策略合作得到加強。古納拉特納說:「本地區政府必須做好準備,應對可能發生的里應外合的襲擊。」他稱,社交媒體必須被特別關注,在那上面聚集着大量IS支持者,促請本地區宗教領導人和官員在打擊網絡恐怖主義方面有更多作為。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