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1

國考超46萬考生棄考 考生稱公務員並非就業首選

2015-11-30
来源:香港商報網綜合

  最嚴「國考」登場 競爭率5年最低

  【香港商報網訊】2016年度中國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公務員錄用考試公共科目筆試昨日開始,近140萬人爭取約2.7萬個名額,招考人數創歷史新高,這次「國考」報名有139.46萬人通過資格審查,平均競爭比降到50:1,是5年來最低。

  今年考試一大特色是作弊屬於刑事犯罪,組織作弊最高可判刑7年。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周光權表示,組織考試作弊罪的處罰範圍很廣,不僅指組織考生作弊,組織家長、監考人員或者相關輔導教師參與作弊,也是組織作弊。刑法還同時處罰考生和槍手,定罪和法定刑都相同。

  本次國考招錄,一共提供15659個職位,計劃招錄27817人。職位數和計劃招錄人數,分別比去年增加了16%和25%,均創歷史新高。

  首次僅招體制外人員

  與往年相比,本次國考招錄,在職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工作人員不能報考。這也是國家公務員考試首次僅面向體制外人員。

  最熱崗位2847人競爭

  單就最熱崗位的競爭來看,本次國考報名「最熱崗位」是人社部下屬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的「技能競賽處(全國技能人才評選表彰辦公室)」,該處一職僅招1人,最終引來2847人競爭。國考最熱崗位的競爭已經整體下降。其中,2013年度國考報名的最熱崗位接近「萬里挑一」,2014年度報名最熱崗位接近「七千選一」,2015年度報名最熱崗位的競爭比為2625:1。

  另外,按照往年慣例,國考報名人數多存「虛高」現象,近年來國考筆試中,報名考生弃考現象呈逐年增加趨勢。2015年度國考,共有近141萬人通過招錄機關資格審查,但只有近90萬人實際參加考試,弃考人數高達50餘萬人。因此,考慮到可能的弃考人群,本次考試的競爭比或將更低。

  華圖教育公考輔導專家分析,近年來,國考在報名和資格審查階段設定了較嚴格的准入門檻,已經壓縮了國考報名中的虛高水份,從這個角度上說,單就報名數據看,并不能簡單判斷實際的考題難度和競爭程度在下降。

 


 

  11月29日,在山西太原一處國家公務員考試考點,考生們陸續進入考場。當日,有“國考”之稱的中國國家公務員招錄公共科目筆試開考。

  國考超46萬考生“棄考” 監考巡考等人員近10萬

  中新網北京11月30日電(張尼)29日下午17時,2016年國考公共科目筆試正式落幕。據統計,本次考試共有139.5萬人通過招錄機關資格審查,近93萬人實際參加考試,超46萬人“棄考”。考試當天全國共有近10萬名監考、巡考和考務工作人員為考生提供考試服務。

  超46萬人“棄考” 競爭比降至33:1

  29日,2016年國考公共科目筆試在全國31個省(區市)47個城市的900多個考點同時舉行,共有120多個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計劃招錄2.7萬餘人。

  相比往年,今年國考的熱度已經出現降溫。據統計,本次考試共有139.5萬人通過招錄機關資格審查,較去年的140.9萬人減少了約1.4萬。有106.9萬人網上繳費確認參加筆試,而考試當天,只有近93萬人實際參加考試,參考率約為86.9%。與報名人數相比,超46萬人“棄考”。

  這已經不是國考第一次出現大規模“棄考”現象。根據華圖教育統計,2012年度國考,133萬人報名,最終37萬人“棄考”;2013年度國考“棄考”人數逾38萬人;2014年度國考“棄考”人數逾40萬人;而去年國考“棄考”人數高達50餘萬人。此次超46萬人“棄考”也令今年國考競爭比降至33:1。

  中新網記者采訪時發現,今年參加考試的考生中,不少人是抱著“試試看”心態輕松應考。

  “公務員並非我就業方向的首選。” 在北京市中關村中學雙榆樹校區參加考試的大四學生小張告訴中新網記者,他對考試並未准備太久,只花了幾天熟悉題型,學材料專業的他報考公務員只是希望多一個就業選擇,自己最想去的還是企業,同班同學今年報考的比例也不是很高。


  在考場入口處,除有監考人員負責檢查考生准考證等證件外,公安部門還專門部署了警力進行巡視、監控。中新網張尼攝

  史上“最嚴國考” 監考巡考等人員近10萬

  於本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中明確,包括公務員錄用考試在內的法定國家考試中,組織實施考試作弊的行為被列入刑事犯罪。

  此次修正案在新增條款中明確,“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因而今年的國考也被稱為“史上最嚴”。

  中新網記者注意到,在中關村中學雙榆樹校區考場入口處,除有監考人員負責檢查考生准考證等證件外,公安部門還專門部署了警力進行巡視、監控。

  國家公務員局有關負責人透露,考試當天,全國有近10萬名監考、巡考和考務工作人員為考生提供考試服務,各地公務員主管部門加強與公安、無線電管理等部門的溝通合作,采取多種措施防范和打擊考試作弊行為,創造了良好的考試環境。

  早前,北京市豐台區人事考試中心主任崔元海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說,金屬探測儀、身份證識別儀、“作弊克”、執法記錄儀等防作弊利器今年都被運用在了監考中。

  

 

  11月29日上午8時,距離2016年國考公共科目筆試開始還有1小時時間,北京市中關村中學雙榆樹校區的考點外已經聚集了大批等候進場的考生。中新網張尼攝

  考題關注時政民生話題更“接地氣”

  “這次行測考試難度和往年持平。”上午的行測考試結束後,大部分走出考場的考生這樣評價。但和以往一樣,多數考生仍因題量過大,沒來得及看完所有試題。

  從考察內容來看,今年的行測題中涉及法律、時政熱點不少。有考生對中新網記者反映,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等相關內容在題目中有所考察,“新食品安全法”、“行政法”也納入了考題中。此外,今年的行測試題還涉及到“霧霾”、“減排”等熱門民生話題。

  “今年題目涉及時政話題眾多,最大特點就是比較接地氣。” 華圖教育公考輔導專家賈文博對中新網記者分析稱,時政知識儲備是對公務員基本能力的考察,但同時考題設計不是針對單一知識點的考察,而是整體知識積累,以時政為主,同時涉及曆史、文化、科技等等。題型靈活,知識面廣,這是大的發展趨勢。另外他強調,行測中的數學題未來也會越來越輕計算,重實用。

  在下午進行的申論考試中,“政府施政效果”成為主題。長期從事申論考試研究的華圖教育公考輔導專家趙軍洋認為,這考察的是考生如何理解政府政策落地與惠及民生之間的聯系,這也是中國本屆領導人在施政過程中的核心目標。縱觀以往幾年的考題,無論圍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這五位一體如何變化,其核心還是以百姓的切身利益為出發點,只不過切入口不同,而民生話題是國考中的一個永恒話題。

  據悉,公共科目筆試成績及最低合格分數線可於2016年1月10日左右在考錄專題網站查詢。7個非通用語職位的外語水平考試成績和銀監會、證監會特殊專業職位考試成績也同時在考錄專題網站上查詢。(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