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戰機事件後俄羅斯民眾抗議示威現場
據俄羅斯衛星網消息,載有戰機事件中遇難機長奧列格·佩什科夫遺體的飛機11月29日下午已抵達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在敘利亞問題依然沒有良好解決方式的國際背景下,戰機事件的後續進展以及俄土兩國關系的走向是當前國際社會重點關注的問題。
走入死局的俄土關系
在戰機事件發生前,俄土兩國作為中亞地緣上的近鄰一直維持著良好的雙邊關系,在多領域都開展了長期穩定的合作。去年12月,俄羅斯宣布建設一條從俄羅斯經黑海通往土耳其的天然氣管道“土耳其流”,兩國共同的經濟利益達到空前的程度。
然而這一切都隨著被擊落的戰機一起結束了。“這件事對兩國關系有很嚴重的影響,雙邊關系可能會不可避免地出現停滯狀態。”社科院中國邊疆研究所所長邢廣程教授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
11月26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接受法國24台訪問時表示,土耳其並不知道擊落的戰機屬於俄羅斯。但作為受害方的俄羅斯對這種裝傻的說辭顯然並不買賬,民情激憤。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日前表示,擊落蘇-24戰機的土耳其對俄羅斯形成史無前例的挑戰,俄方回應與這一威脅相稱。俄總統普京隨後簽署了特別經濟制裁措施的總統令,並責令於明年起暫停兩國互免簽制度。邢教授認為,俄羅斯的制裁對兩國關系有進一步傷害,預計雙方更深層次的交流和合作也將無法正常開展。
錯綜複雜的利益糾葛
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在中亞這塊版圖上,俄土兩國都力圖實現本國的利益最大化。在近幾年土耳其與美歐越走越近以及俄羅斯與歐洲不和的國際背景下,雙方在競爭中的矛盾不斷累積。
“土耳其這樣一個遜尼派的穆斯林國家和支持什葉派巴沙爾政權的俄羅斯之間發生這樣的事情,實際上暴露出他們在幾方面的矛盾,也體現了矛盾的激化。”外交學院高飛教授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敘利亞問題最終成為了矛盾最激烈的爆發口,因為在這一問題上俄羅斯和土耳其完全站在了對立的陣營。
敘利亞作為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唯一據點,對俄的重要戰略意義不言而喻。土敘兩國關系徹底破裂後,土庫曼人獲得大量土耳其軍事援助成為敘利亞反政府武裝的重要力量之一,也代表著土耳其在敘的利益。據土耳其《自由報》報道,一名土耳其官員曾對俄羅斯官員表示,“當土庫曼人的生命安全受到攻擊時,土耳其不會坐視不管”。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評論說“俄羅斯和土耳其幾乎從敘利亞戰爭一開始就開始了對立,他們克制地保持友好關系直到俄羅斯開始空襲”。
敘利亞問題因其牽涉的多方面利益成為了俄土兩國關系中的底線,戰機事件像是越線碰倒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讓兩國本已危機四伏的雙邊關系徹底崩塌。
重重制衡的和平之路
擊落戰機事件發生後,戰爭爆發的可能性成為國際社會普遍擔憂的問題,包括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內的多國首腦及國際組織領導人紛紛在第一時間呼籲雙方保持冷靜克制。《莫斯科共青團員報》專欄評論說,“最重要的事是俄羅斯現在如何回應埃爾多安,同時又不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不損害本國利益、不徹底破壞俄羅斯與土耳其未來的雙邊關系。”
高教授認為,為了防止局勢進一步惡化,兩國未來會有一方做出讓步,土耳其讓步的可能性更大。邢教授也持相同觀點,他認為由於戰機事件是由土耳其發起的攻擊行為,土方應當承擔責任,包括妥善處理事件後續。
作為土耳其希望獲得支援的“靠山”,北約在此次事件中保持中立的謹慎態度對於遏制事態的惡化有很大幫助。在國際社會的譴責聲浪中,土耳其總理達武特奧盧於上月27日在英國《泰晤士報》發表專欄文章,文中表達了緩和與俄關系、加強合作的期望。28日,土總統埃爾多安首次公開表達了對戰機事件的“難過”。
如此看來,雖然俄土之間的裂痕在短期之內無法修補,但在各方利益的制衡下這場危機將會以和平的方式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