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4

【深度】 油價弱勢短期難改

2015-12-04
来源:香港商報

  今年下半年以來,國際油價始終運行在每桶40、50美元附近,與去年相比處於「腰斬」水平。對於此輪油價暴跌的原因,業內已形成普遍認識,主要還是在於目前原油供需失衡所導致,一方面歐佩克(OPEC)維持不減產政策,美國原油庫存持續攀升,使世界各地石油庫存有增無減,另一方面受全球經濟疲弱和美元走強的影響,石油需求缺乏利好支撐,加上最大石油進口國中國經濟放緩引外界憂慮。目前來看,原油生產國維持產量的策略仍將繼續,這必定會加劇原油的供應過剩局面,因此未來一段時間,原油價格依舊維持低位弱勢。香港商報記者 張幸
 
  原油庫存面臨滿負載
 
  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最新報告,因歐佩克和其他產油國強勁的原油產出,庫存以超過100萬桶/天的速度增長,至今年9月份,發達國家的原油庫存增加了1380萬桶,原油庫存升至創紀錄的30億桶,相當於超過一個月的全球原油消費供給。以更直觀的描述來說,如果30億桶的過量供應石油放進油輪內,油輪將排出530公里那麼長,可見原油過剩的嚴重程度。
 
  OPEC顯然是全球原油過剩的最大始作俑者,原油產量為3179萬桶/天,該產量接近3年高位,超出其正式產出3000萬桶/天的上限,其中伊拉克、沙特兩國每天各超額生產約50萬桶,增產接近歷史最高水平。
 
  同時,為了爭奪在歐洲和亞洲的客戶,俄羅斯的產油量也升至后蘇聯時代新高,今年10月,俄羅斯原油產量觸及新高1080萬桶/天,較去年同期上升14萬桶/天。
 
  美國庫存量更是不容樂觀。美國能源信息局(EIA)2日公布最新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27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意外增加,增幅大於預期。具體數據顯示,美國原油庫存增加117.7萬桶,目前庫存量達到4.894億桶,已經幾乎觸及4月錄得的紀錄高位4.9億桶。
 
  由於儲存量的爆倉,造成全球油滿成災。有媒體此前報道,由於陸上儲油設施已接近滿載,只能將石油暫存於油輪,從中國港口到墨西哥灣沿岸,到處可見滿載石油的超級油輪靜置不動,其數量之多還導致海上郵輪「大塞車」。
 
  美國現貨市場石油交易員指出,這是受到墨西哥灣沿岸儲油罐容量受限,以及進口石油缺少買家等一系列問題的影響,中國、新加坡和波斯灣的海岸都曾出現過排隊船隻。
 
  根據市場預測,目前全球市場至少有1億桶原油儲存在離岸油庫中以等待油價的反彈。德克薩斯州加爾維斯頓港外39艘油輪裝載著2800萬桶原油正在等待卸貨,此外,一旦制裁被解除,伊朗也有3000萬桶的離岸石油等待出售。
 
  「市場中到處都是石油,商業石油庫存已經創了新的記錄,我們面臨的數字讓人絕望。」石油交易商PVM集團總裁David Hufton說,目前的原油儲量可以持續供給全球至少兩年,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就庫存能力而言,庫存完全滿負載的風險很大。
 
 
  經濟弱新能源影響油價
 
  除了供應端嚴重過剩,原油需求方面的情況同樣堪憂。今年以來,全球經濟脆弱復蘇、增長緩慢,導致石油需求疲軟,美國和歐洲高企的原油庫存反映出整體消耗遠遠達不到強勁的地步。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夏義善對本報表示,目前很多國家包括新興經濟體因經濟形勢不好,對能源的需求都在減少,特別近來受國際恐怖組織襲擊的消極影響,歐洲各國的經濟復蘇阻力更大,原油需求會進一步削弱。
 
  匯豐控股資深經濟顧問StephenKing認為,中國經濟的放緩才是引起需求下滑的關鍵因素。在全球石油過剩的背景下,中國成為了各大石油產出國的必爭之地,今年4月,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凈進口國,然而,中國經濟由於處於「三期疊加」階段,第三季度GDP六年來首破7%,對石油生產國形成了較大的沖擊。
 
  IEA表示,由於市場供應過剩,全球經濟展望偏弱,中國經濟增長碰壁,2016年全球日均原油需求預計將下降到1200萬桶。
 
  與此同時,能源轉型正在進行中,2014年全球新增電力裝機容量中,可再生能源占到將近一半,且已經成為僅次於煤炭的第二大電力來源。有資料顯示,從目前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將逐步成為新能源供應的主要來源。
 
  有分析人士指出,很多國家都在積極尋找新能源替代石油,在太陽能、風能、核電等產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非常規油氣資源釋放了大量新增產能,擠占了石油的市場份額,給油價造成了更大壓力。
 
  在供需失衡的背景下,油價自去年早期的110美元高位一路走低。11月18日,8月WTI油價跌至37.75美元/桶,創6年新低,首次跌破40美元這一重要心理關口,北海布倫特1月原油期貨價格下跌0.4%至43.34美元/桶,接近今年8月的低點。
 
  「本次油價探底可以算是2015年內的第6次探底,而2015年之前,一年兩次探底都是非常罕見的事情。如此疲弱的表現背后,其實是基本面的不濟,也就是供強需弱的格局仍在延續。」隆眾石化網分析師李彥說。
 
  高盛集團則在近期一份報告中表示,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今年冬季氣溫高於平均水平,可能打壓取暖燃料的需求,足以使得油價跌至20美元/桶。
 
  價格戰加劇 限產機制失靈
 
  油價滑入深淵,各大石油生產國并沒有像過去應對油價危機時那樣限產保價,并統一采取了「不減產」策略,與其說各方都不願率先充當拯救者,不如說都在堅持成為最后的贏家。歐佩克主要成員國、俄羅斯和美國頁巖油生產商這三大產油集團正在為拼搶更大的市場份額而戰,彭博社稱,沙特和科威特針對油價下滑已啟動價格戰,目的就是保護市場份額,迫使美國和其他國家的生產商降低產量。
 
  OPEC秘書長巴德里表示,OPEC不會接受低於40%的世界原油市場份額,現在OPEC僅占全球原油市場33%份額,遠遠未達到其目標,OPEC或考慮將官方產量目標從3000萬桶/天調整為3100萬桶/天。
 
  對於OPEC的強硬攻勢,美國石油公司自信對低油價的承受力超過其他OPEC成員,并以保持、甚至增加產油量還擊價格戰。俄羅斯也沒有顯現出要減產的意願,據一位俄羅斯政府消息人士稱,俄羅斯政府正準備石油價格打折,以保護俄羅斯在歐洲的市場份額。
 
  對此,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石油市場研究所副所長陳蕊認為,這是OPEC和非OPEC產油國之間競爭不斷加劇的一個表現。在低油價情況下,OPEC國家如果減產,國家財政收入會大幅下降,為了保持短期收入不會受到更大影響,就要維持產量甚至增產。
 
  「OPEC國家中很多是以依靠售賣石油為生的,不可能脫離石油產業,所以盡管石油下跌,它還是要繼續生存銷售,不然就會動搖國計民生。」夏義善說,從更具戰略的角度看,OPEC可以利用油價下跌戰略,繼續保持世界市場對其常規石油能源的依賴性,在可承受的低油價範圍內,阻止美國頁巖油市場份額的進一步擴大,以保住自身市場份額。
 
  中石油政策研究室發展戰略處處長唐延川表示,如果國際油價長期處於每桶70美元至80美元以下,非常規油氣將無利可圖。另有專家測算,一般頁巖氣的成本能夠承受的油價是在每桶60美元到70美元之間,而現在已經跌到50美元以下,一部分開采勢必會受到影響。
 
  目前來看,OPEC的這一策略已經使得美國工作鑽井的數量開始下滑,在最近幾個月,美國頁巖油產量出現了大幅下滑,全世界範圍內投資達2000意美元的長期項目已經被取消,特別是北極深海地區和加拿大焦油砂項目。
 
  全球影響利弊互現
 
  據世界銀行統計,全世界有超過42個國家的經濟是嚴重依賴大宗商品,它們主要分布於中東、南美、非洲和東南亞地區的發展中國家,油價大跌使其財政、外貿和經濟形勢惡化。如俄羅斯、委內瑞拉等國經濟對石油依賴嚴重,財政收支平衡要求油價在100美元以上,如今油價跌至40美元左右,財政赤字加重,貨幣大幅貶值,經濟陷入困境。
 
  對於石油公司來說,油價持續低迷更是一場災難,公司盈利能力大幅下降,繼而引發大規模裁員。美國石油生產商戴文能源公司和馬拉松石油公司在過去兩個月裁員400名,美國石油服務供應商Superior Energy Services公司宣布計劃裁員4780名,加拿大石油生產商赫斯基能源公司裁員1400名,丹麥船運巨頭馬士基石油公司全球裁員12%,約為1250名。
 
  休斯頓能源諮詢公司Graves&Co表示,油氣行業盈利已位於近來年的低點,全球範圍內受油價低迷而導致的失業人數已突破25萬,而且還在持續增加中。
 
  夏義善認為,石油危機固然給一些石油生產國和企業造成巨大影響,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油價下跌對石油進口國構成利好,可以減少購買原油的支出以及企業生產的成本,使得整體的發展成本降低,產品在價格上也會有更大的優勢,利於擴大出口。
 
  英國《獨立報》稱,許多發展中國家正從油價下跌中獲益,印度政府已趁油價暴跌削減了政府燃油補貼。印尼佐科政府上周也采取同樣措施,取消零售汽油和柴油補貼。以GDP的2.5%進口石油的中國則是另一個主要受惠國,油價降低有助於中國企業利潤增加。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周鳳起表示,油價下跌對中國顯然是大好事,除了滿足剛性進口需求,節省巨額外匯支出,中國作為大買家還可以提高在政治斡旋中的發言權,甚至可以在西方制裁俄羅斯中起到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低油價刺激石油消費,必然不利於中國的新能源戰略發展,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投資以萬億計,而低油價有可能徹底摧毀這一龐大的投資。」夏義善說,所以油價最好還是要位於一個合理的角度,不要太低,但這也不是能夠人為決定的。
 
  油價跌勢恐至2017年
 
  IEA稱,按目前油價計算,歐佩克的年收入將從過去年的平均超過1萬億美元銳減至5500億美元,即便該集團最大成員國沙特今年也面臨預算赤字。IEA預計油價下跌還需要持續數年,才能迫使沙特考慮調整現有策略。
 
  然而,11月23日沙特突然表態,稱準備與OPEC和非OPEC國家合作,以穩定油價。消息公布后,WTI和布倫特應聲上漲,WTI盤中一度大漲2%,但此后又大幅回落抹去日內全部漲幅。
 
  巴克萊大宗商品分析師Miswin Mahesh稱,沙特的聲明并不能證明其想要轉變原油市場策略,此前沙特曾做出過類似承諾,但最終依然與其他石油輸出國組織產油國一起繼續維持高產策略,導致油價在過去一年內下跌過半。
 
  據悉,OPEC將在12月初再次召開部長級會議,討論未來6個月的產量配額。伊朗石油部長贊內加認為,OPEC不會在12月的會議上做出減產決定,并堅持伊朗將在制裁結束后增加產量以求搶回失去的市場。
 
  市場據此作出的預期十分悲觀,這將對國際原油市場產生長時間的負面效應,國際油價面臨的下跌壓力仍然十分巨大。
 
  Citi Futures Perspective駐紐約能源分析師TimE-vans稱:「我們依然面臨油價進一步下跌的風險,供應過量可能持續整個2016年,延續到2017年上半年。」
 
  夏義善表示,供大於求的趨勢在短期內看不到緩解的趨向,油價也看不到回升的跡象,徘徊在低水平的位置,預計將會長期位於40美元到50美元/桶,甚至有可能還會下跌,但目前來看跌到20美元/桶的可能性不高。
 
  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員姜英梅則認為,受到供給過剩同時世界經濟增長放緩需求尚未復蘇的影響,國際原油陷入了整體低價周期,在這個周期中,油價將維持在低位徘徊,并不會因為OPEC或某一個國家的減產而出現顛覆性改變。
 
  此外,市場預期美聯儲即將在12月采取加息措施,即便加息確定之后,美元仍將在一定時間內維持強勢,目前美元指數維持在99附近,并於11月23日一度突破100整數關口,所以,以美元計價的原油市場仍將在一段時期內收到壓制,并難以展開大幅反彈。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