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內地房地產風險不容小覷

2015-12-08
来源:香港商报

   譚紅軍

 
  中國社科院12月3日發布《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15-2016》,預測房價在2016年第二季度后,有出現一波斷崖式下跌的可能。該報告引發了媒體關注。3日夜間,社科院「緊急」辟謠,用「斷章取義」來形容媒體以偏概全,沒想到此舉反倒引起了人們對其報告嚴謹性的關注。
 
  這個消息引起如此強烈的反彈,正是因為它出現在美元加息、銀行不良貸連續15個季度惡化、近來先后有8位高層官員公開發表了維穩房地產的言論,房地產剛有了一絲復蘇跡象的時間節點上。
 
  房價漲慣了,人們的思維定勢也容不下房價暴跌,甚至不相信房價會暴跌。房價會不會暴跌不好預測,但是今日房地產行業中的巨大風險卻無法視而不見。
 
  金融風險
 
  第一是金融風險。李克強總理反覆講一句話,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人們應該能從中感受到這句話的分量。最新的銀監會對我們國家銀行體系人民幣貸款流向的統計,全部銀行體系的貸款餘額90萬億中的四分之一,大約23萬億流入了房地產行業。房地產及其相關的產業對中國GDP的貢獻度,最高的時候達到21%。可是同時,這個行業又拿走了全部社會融資的41%。標準普爾金融機構評級資深董事廖強表示,未來房地產相關貸款將成為新的風險敞口,需要引起銀行的警惕,「潛在的風險一旦爆發,將對銀行業造成致命打擊。」
 
  在廖強看來,本輪信貸資產質量下行第一表現為出口和批發零售業部門。第二是產能過剩制造業帶來的信貸損失。第三表現為主要以房地產行業為標誌的信貸風險。由於房地產當中的金融體量,一旦爆發,其結果不言而喻。國家推出的存款保險其中一項重要功能就是應對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對銀行的沖擊風險,以局部風險釋放為代價,守住全局性、系統性底線。這樣的金融風險,如果今天不以壯士斷腕的決心來開始緩解,將會徹底地拖垮中國的銀行體系、金融體系,拖垮整個中國的經濟。
 
  公平和道義風險
 
  第二是公平和道義的風險。過去十多年,資產價格的泡沫特別是房地產的泡沫,極大加劇了中國財富分配的兩極分化。房地產扭曲了中國企業家和企業的經營思想,引導大家瘋狂地進入房地產去博取利益。所以這十年來,中國幾乎沒有誕生一家優秀的公司,中國幾乎所有優秀的公司都誕生在十幾年前。
 
  中國夢和兩個一百年的目標能不能實現,最大的攔路虎就是貧富分化。中央最高層面一直非常憂慮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經成為影響國家安定、和諧的重要因素,也影響了改革開放的國家形象。國內國際的經濟現狀,已經告訴我們經受一場泡沫破滅似乎很難避免。房地產泡沫越大,想要瓜分這一財富的力量也更大。如果這時利用民眾恐慌情緒,讓這些不了解經濟規律的人全部逆反進場,將會帶來極大的公平和道義風險,不但會加大社會矛盾,深受百姓詬病,還會給習近平主席的「中國夢」設置巨大的阻力。
 
  干擾中央工作部署
 
  第三是干擾中央工作部署的風險。本屆中央政府對房地產市場走勢有清醒的判斷和把握,就是高度警惕「住房過剩」的風險。中央領導人數次表示要加快樓市去庫存。李克強總理幾乎天天講去槓桿、促轉型、下決心要實現信貸結構的調整。本屆中央政府就是要基礎設施、房地產和出口三隻靴子落地,保證高投資觸底,這是經濟轉型的首要前提條件。
 
  國家統計局10月份公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6.65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6.4%,按內地人均住房面積30平方米計算,單是這些以待售形式存在的「空置房」,就可供2.2億人口居住,更不要提那些可能是天量的二手房。國家發展改革委課題組的調研顯示:現在中國90%以上的地級市都在規劃大建新城,新城規劃人口已能容納34億人。這兩組數字已經說明了去庫存、去槓桿的艱巨性。當前,要嚴防地方政府重拾「土地財政」,減輕庫存壓力。切勿使「去庫存」變成了「增庫存」,在開發商與政府、銀行的博弈中增大開發商的籌碼。否則,這些空置的房子,會把中國經濟拖入萬劫不復的泥潭。
 
  房價斷崖式下跌,對穩定經濟增長會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種種跡象顯示,高位運行的中國樓市有出現重大拐點的危險。中國經濟結構要調整,房地產投資下降是必然趨勢。漠視樓市過剩的風險是危險的,因為這種風險假如得不到及時化解,其破壞性遲早都會迸發出來。不敢想像,如果房價真的出現斷崖式下跌并傳遞給銀行和經濟,將會給中國帶來怎樣的沖擊和影響。
 
  全球經濟危機并未得到緩解,美元加息似乎已經鐵定,明年的經濟形勢并不樂觀。中國經濟仍將長期處於過熱后的低迷時期。今天的房價并沒有出現任何實質性的下跌,只是成交量有了大幅度的萎縮。一些在這場房地產饕餮盛宴中的獲益者基於自身的利益開始推波助瀾,又在試圖推動房價瘋狂上漲。他們試圖裹挾中央再來一次房地產保衛戰,為了私利,哪怕犧牲中國的商業銀行和中國的經濟體系也在所不惜。其人可恨,其心可誅。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