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0

糧食產量"十二連增" 總產量超1.2萬億斤

2015-12-09
来源:人民日报

  民以食為天。沒有穩定的糧食生產能力,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糧食安全。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糧食產量喜獲“十二連增”,2015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12428.7億斤,比上年增長2.4%。糧食產量再次突破1.1萬億斤,標志著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連續多年穩定在1.1萬億斤水平,為我國糧食安全夯實了基礎。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進一步穩定了向好的經濟基本面。

  政策好,人努力,是糧食產量獲得穩定增長的前提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糧食生產。今年,中央財政繼續加大強農惠農支持力度,及時下撥2015年糧食直補、良種補貼等各種補貼資金,穩定了農民的種糧收入預期。

  政策好連著人努力。黨的重農抓糧政策有力地保護了農民種糧積極性,今年糧食播種面積繼續穩定增長。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0010.7萬畝,比上年增加926.9萬畝,增長0.5%。國家統計局農村司高級統計師侯銳表示,糧食播種面積的擴大,為糧食豐收創造了基礎性條件。

  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為糧食增產創造了改革性供給。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表示,由于種植棉花、油菜籽等費工費時,比較效益較低,一些地區調減棉花和夏收油菜籽種植面積,擴大了冬小麥、玉米等糧食種植面積。數據顯示,江淮部分地區棉花播種面積減幅接近30%。全國因播種面積擴大而增產糧食約67億斤,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為23.1%。

  現代農業的持續發展,為糧食增產創造了裝備性供給。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全國糧食作物平均單產每畝達到365.5公斤,每畝比上年增長6.5公斤,提高1.8%。“十二五”以來,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占比超過52%,這表明全國一半以上的農田可以實現旱澇保收。全國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61%,標志著我國農業生產方式已由千百年來以人畜力為主轉入到以機械作業為主的新階段。

  天幫忙,科技支撐,成就糧食生產史上難得“十二連增”

  侯銳表示,今年糧食產量再創新高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天氣幫忙。

  今年以來,農業氣象條件良好,災害較輕。特別是去冬今春以來,糧食主產省大于10℃積溫、降雨量、累計日照時數普遍高于上年。全國農業氣象災害總體較輕。

  天幫忙加上科技支撐,成就了糧食產量“十二連增”。今年高產作物種植面積增加。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玉米播種面積比上年增加1489.8萬畝,增長2.7%,拉動全國糧食單產提高1.3個百分點。農業科技支撐有力。今年,各地繼續加強農業科技投入,不斷加大良種繁育和測土配方推廣應用,免費為1.9億農戶提供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服務。

  農業科技對糧食增產的貢獻持續發力。數據顯示,今年因單產提高增產糧食約221億斤,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為76.9%。李國祥表示,“十二五”以來,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達到56%,標志著我國農業發展已從過去主要依靠增加資源要素投入進入主要依靠科技進步的新時期。目前,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已穩定在96%以上,標志著我國農業生產用種已全部實現了更新換代。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