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3

唯愿处处皆故乡

2015-12-09
来源:凤凰读书

九零后作者,写出国留学的日子,这让人想起当年在深圳打工的读到的有相似经历的作者郁秀,她写过一篇《花季,雨季》,也许这两人最佳地代表了这两个不同年代同龄人的特点,彼时的郁秀,单纯,唯美,理想化、生活气息浓,而常羲的作品,一打开就如此地老道,一幅喑熟人情世故的样子,而且受网络文化影响之深,精美成熟的文字不时闪现一些玩世不恭的网络用语如“傻X”,“屌丝”。然而叙事手法又模仿帕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用不同人物作为第一人称来写不同的章节,每一次该人物都仿佛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全知全能一样。

阅读过程中果然发现作者博览群书并阅了大量电影,比如名著《日瓦戈医生》,以及斗牛士、埃及艳后等典故中的细节都手到擒来,对于细节如此关注与熟悉,对于一位如此年轻的作者实属不易,但这也切合了我一直以来对九零后的期许,一个崭新的一代或许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某种惊喜,就象国内九零后诗人就有不少理想而出色的,他们正处于一个绚烂的时期,还没有过多地被生活的负面信息所惊扰,因为在没有心理准备之前如果过多地历经磨难,很可能会让一个人的内心万劫不复。然而也尚未被生活现实的重担收编,象八零后成为房奴以后,再也拾不起心里的理想。九零后的理想,作者将那些不寻常、卓尔不群、超然独立的朋友在岁月的流逝中将这种奇异的火光慢慢熄灭视为“短命而终”,这种境界的理想某种程度上再现了当年七零年代的理想主义,也是这个时代比较短命的一种精神现象。而从本书的叙述可以看出九零后的理想更加脚踏实地一些,与生活结合得多一些,总的来说更为真实一些,所以也更有可能生命力强一些。当然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优势,八零后这一代虽然有更多的现实问题要解决,但在文字上所表露出来的那种无奈和颓废反而带来了一种精神上的深度,一种无法追求理想、无法按内心而活,但又极其渴望一种极致的灵魂高度的那种冲突与矛盾的心态。

文字往往给人一种假象,写文字者本人总觉得从大量阅读中经历各种人生,还未长大就觉得自己历尽沧桑,好象经历过比别人同样时间经历的几倍长的人生一样,虽然在应付真实生活与世事的时候却仍然单纯而幼稚。最终发现他们写在书里的生活范围,仍然集中于校园生活与寝室江湖的那点爱恨情仇与恩恩怨怨,比如离别时对室友感谢其不杀之恩,原型也是来自于国内某些高校室友谋杀事件。吸烟扮酷以及一些中国式勾心斗角,每一个住过宿舍的学子都很熟悉的生活,当然更加上远渡重洋的诸多心酸体验,住过寄宿家庭的种种尴尬与歧视,其实是国内的学子体会不到的。也许离乡的人才真正有所谓的“乡愁”,只有距离才能让人重新回视与反思过去。去之前想成是去天堂,去了后才发现更想念人间。

只是不同的人到不同的地方最终会有不同的感受,如果饱读了外国文学,再去这些典籍所在地,也许看事物会与没有读过的人是很不同的,或许会不仅仅局限于身边的人与事,那样和在国内也没有太大区别。多少会有一些超然与超脱的感受,将外国文学里读到的东西进行实物印证,一定是件美好而有趣的事情。故而年龄太轻终究仍然是没有将全部的书里的内容读到骨子里,沉淀到生活中,读到灵魂里,并化开渗透进生命的每一部分,让人看到的一切都与从前有所不同,生命与文学与写作都一样,来不得半点浮躁,靠的是慢慢体验与静心的聆听,即使这样那些名著里的名山大川,风物人情,博物馆等人文景观也需要大半生来消磨与品味的吧,而不致于象作者描绘的,千方百计去了心仪神往的地方,却还要常常埋怨自己是“抛弃了故乡,又被故乡抛弃的人”,其实他们真正在故乡的时候,却又感觉自己完全就是个异乡人,可见故乡不过在人的心里。“我心安处是吾乡”,只要你有一种本领,能随时让自己平静下来,那就处处皆故乡了。

[责任编辑:淇心]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