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時政 > 時政要聞

魯煒回應互聯網管制:要自由有序

2015-12-10
來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於16日至18日在浙江烏鎮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大會,並在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面對中國媒體和國際媒體的一些關於「網絡自由和封網刪帖」的提問,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下圖)昨日在吹風會上總結稱,沒有哪個國家完全管住了互聯網,越要自由就越要有秩序。他否認中國對網絡內容審查,稱是「管理」,正探索一條中國特色的治網之道。

  治網之道在於依法

  有記者提問,直言網絡監控和刪帖等行為,並引用外媒的報道稱「中國政府已牢牢地管住了互聯網」。魯煒回應稱,有西方媒體報道,中國要管住互聯網,無異於將果凍釘到牆上。互聯網的未知遠遠大於已知。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敢說完全管住了互聯網。中國的治網之道其最根本的就是堅持依法治網,換一句話來說,就是正確地處理好自由與秩序的關系。

  魯煒還稱,帖子被刪,他也遇到過,這有幾種情況。要麽是網民舉報的,互聯網舉報中心每天接受網民舉報,多則幾十萬、上百萬,之後把群眾的舉報都交給各個網站去處理。還有就是網站和網民、網站和用戶都簽署了協議,根據協議應該刪除違反中國法律、傷害未成年人成長的有關有害信息。當然,也有政府管理部門要求查刪,這個查刪的標准就是不能違反中國法律法規,不能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特別是不能危害未成年人的成長。

  內容審查用詞不當

  除了內地媒體,外媒也關注內地網絡審查制度,CNN記者稱中國的網絡審查制度日趨嚴格,在這樣的一個信息爆炸的全球化時代,會不會造成使中國的互聯網越來越成為一種區域網絡的感覺?這種日趨嚴格的互聯網內容審查制度,是不是和中國領導人提出的深化改革開放和在全球展示中國日趨自信開放的國際形象也是相悖的?

  魯煒表示,中國有400萬家網站,有將近7億的網民,有12億手機用戶,有6億的微信和微博用戶,每天產生的信息是300億條。任何一個國家和組織,都不可能對這300億條的信息進行審查。

  因此,魯煒認為「內容審查」用詞不當,但又稱沒有內容審查不等於沒有管理,「對於網絡的管理,中國政府恰恰是從西方發達國家學來的,而且學得還不夠」。

浙江烏鎮

  開放大門不會關閉

  魯煒最後回答,所謂「封鎖」、「翻牆」,是不是體現中國政府對言論越來越嚴格的控制。官方越來越多的是依照法律來加強網絡空間的治理,也依照法律來對外開放。中國的開放大門是永遠不會關閉的,中國對全世界的互聯網企業是開放的,只要不傷害中國的國家利益、不傷害中國的消費者利益,都歡迎到中國發展。有的西方互聯網企業50%的利潤來自中國市場,可見中國是開放的、中國是公平的,全世界互聯網企業對中國是有信心的。

  報告稱內地政府網站安全性差

  《2015年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總報告》昨日發布,報告顯示目前中國政府網站安全形勢非常嚴峻,評估范圍內的900余家網站中,逾九成存在安全漏洞。

  安全漏洞數量多

  評估數據顯示,2015年評估范圍內的網站中,超過90%存在各種危險等級的安全漏洞;31%的網站被划入極度危險序列,17%的網站被划入高度危險序列;近30%的網站安全漏洞數量超過30個,有60余家網站的安全漏洞數量超過100個。另據中國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監測,2014年,共有1763家政府網站被篡改攻擊,1529家政府網站被植入「後門」。

[責任編輯:郭美紅]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