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時政 > 熱點焦點

環保部一司級官被雙開 曾與他人“通奸”

2015-12-11
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資料圖:熊躍輝

  據駐環境保護部紀檢組消息:日前,經中央紀委批准,中央紀委駐環境保護部紀檢組對環境保護部科技標准司司長熊躍輝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

  經查,熊躍輝嚴重違反政治紀律,與他人串供,訂立攻守同盟,對抗組織審查。嚴重違反組織紀律,瞞報個人有關事項。嚴重違反廉潔紀律,利用職務便利在企業經營等方面為他人謀利,收受他人財物,違規收受禮金。嚴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多次出入私人會所,接受企業老板邀請打高爾夫球。嚴重違反生活紀律,與他人發生不正當性關系。其中,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財物問題涉嫌犯罪。

  熊躍輝身為党員領導干部,理想信念喪失,嚴重違反党的紀律,且党的十八大以後仍不收斂、不收手,性質惡劣、情節嚴重。依據《中國共產党紀律處分條例》有關規定,經環境保護部党組研究並報中央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批准,決定給予熊躍輝開除党籍處分;依據《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有關規定,環境保護部決定給予其開除公職處分;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線索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駐環保部紀檢組監察局)相關新聞:

  記者出身,被傳早年曾引發“原配砍小三”

  公開信息顯示,熊躍輝最近一次公開露面,是2015年8月14日,環保部科技標准司在湖南長沙市組織召開“國家環境保護重金屬污染監測重點實驗室”驗收會,熊躍輝出席會議。

  一位接近熊躍輝的人士告訴澎湃新聞,熊躍輝是湖南益陽人。環保部官網信息顯示,2008年8月22日,熊躍輝任環保部華北督查中心主任,2013年10月21日,任科技標准司司長。據媒體公開報道,在環保部華北督查中心主任前,熊躍輝還曾擔任原國家環保總局環境監察局副局長。

  一位環保部前官員對澎湃新聞表示,熊躍輝長期擔任原地質礦產部部長、原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正部長級)宋瑞祥的秘書。“在環保部沒有負面消息流傳過,他的落馬令人驚訝,也讓人覺得遺憾,他是一個比較敢言的官員,經常在媒體中露面,比較能提一些意見,也經常能提到點子上。”

  前述環保部官員介紹,熊躍輝是記者出身,擔任過中國地質礦產報駐湖南記者站記者,地質礦產部1998年機構改革時,身為宋瑞祥秘書的他調往原國家環保總局。該官員還表示,熊思維比較活躍,辦事比較雷厲風行。

  湖南省原地礦系統一位知情人士告訴澎湃新聞,熊躍輝擔任中國地質礦產報駐湖南記者站記者時,“喜歡寫東西”,後調到湖南地質局,一直擔任宋瑞祥的秘書。該人士評價說,熊躍輝“很敬業,很努力,學歷不高,中專畢業生,上世紀80年代在湖南地質學校學地質,文字比較好,所以當記者。給地質局寫材料寫報道都很用心,當時是個小年輕,口碑也不錯,很努力,很上進”。

  上述人士還透露,熊躍輝在湖南地礦系統工作時,曾聽說他當時作風有問題,“當時在湖南地質局長沙的地質隊跟一個女青年有婚外情,後來他自己的愛人拿刀子砍了那個女的。地質局的老人都知道。”

  大膽敢言,屢就環保問題公開發聲

  公開信息顯示,記者出身的熊躍輝大膽敢言,常與媒體互動,就諸多公眾關心的環保熱點問題公開發表看法。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熊躍輝在2013年10月24日舉行的第九屆環境與發展論壇上透露,環保部當年年初對華北地區298家鋼鐵企業進行了“家家必到”的全面排查,發現70%以上的鋼鐵企業未按標准排放污染物,存在超標排污的問題。

  2013年,熊躍輝接受新華社《了望東方周刊》專訪時指出,河北200多家鋼鐵企業只有幾家達標,治污最大的問題是管理交叉。

  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熊躍輝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京津冀大氣治污“聯防聯控”的前提條件應是“聯發聯控”,首先要聯合發展,才能聯合控制,並表示“如果不從源頭治理,不解決污染物的排放,什麼措施都不管用,根本問題還是要減少污染物排放,大風扇等都是無稽之談”。

  2015年1月31日,熊躍輝在“治霾在行動”年度論壇暨2014中國治霾典型案例發布會上表示,治霾必須要轉變發展方式,必須要科學化的政績考核體系,“但是說實在的,霾的治理任重道遠”。

  他曾批評借超低排放大上燃煤電廠不理智、不科學,從長遠來看有害。

  在2014年2月28日舉行的“2014(第十二屆)水業戰略論壇”上,熊躍輝批評“有的地方不但沒有環保地方標准,甚至連國家環保標准都不想執行,或者選擇性執行”。

  落馬是否與張力軍有關?

  熊躍輝落馬後,坊間有傳言猜測是否與前不久剛落馬的環保系統“首虎”、環保部原副部長張力軍有關。但前述接近熊躍輝的人士認為,熊躍輝在科技標准司任職時間不長,“(目前)沒有證據證明跟張力軍有關”。

  據環保部官網介紹,科技標准司的主要職責為:負責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發展、技術進步。組織擬定環境保護科技政策、規划、計划。組織環境保護重大科技攻關,組織環境保護重大技術工程示范。組織開展環境保護重大科技問題研究和新型環境問題風險評估。協調和組織實施“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工作。管理環境保護科技成果。指導直屬單位的科技工作。負責環境保護科技體制改革。組織建立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組織擬定並發布各類國家環境基准、環境保護標准、技術規范和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負責地方環境保護標准備案工作。推動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設。管理環境標志認證工作。建立環境保護設施運營單位資質認可制度。指導和推動循環經濟、清潔生產與環保產業發展、綠色消費和政府綠色采購等相關工作。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組織協調工作。組織管理環境與人體健康有關工作。負責國家環境諮詢委員會、部科學技術委員會日常工作。

  澎湃新聞此前報道,7月30日,環保部原副部長張力軍落馬後,一份流傳于網絡的實名舉報信稱,張力軍等人“瀆職、玩忽職守、濫用職權為他人牟取益利”,劍指其簽發的多份污染控制相關標准及文件或違法,並造成全國霧霾污染嚴重。不過,該份舉報信反映的問題尚未得到核實。 

[責任編輯:陳明漢]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