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4

商品走勢分化 外匯市場動蕩

2016-01-08
来源:期貨日報

  2016年四個交易日,國內股市兩天觸發熔斷,其壯烈程度堪比去年股災時期。而元旦前表現火爆的債市在節后也連續回落。商品市場則受到各自基本面驅動,國際原油價格大跌,逼近33美元/桶大關;黃金價格與美元息息相關,在美聯儲宣布加息之前,市場開始了結做多美元的獲利頭寸,引發美元階段性回調,隨后美元指數企穩在97—99之間,但黃金走出短期階段整理平臺,在過去幾天取得了4%以上的漲幅。

  在受到消息沖擊最頻繁的有色金屬板塊,雖然行業協會一直在不遺余力地申請國家收儲,產業自救意愿強烈,近期也有新的報道稱國儲將在1月份收儲銅約15萬噸,但之前市場傳言的是計劃收儲30萬噸,低于市場預期的收儲量恐令市場失望;而在現貨市場,因為春節假期臨近,供需兩淡的局面一直沒有得到改善,價量依然雙雙較為低迷。筆者認為,銅的走勢綜合反映了其自身基本面和宏觀面情況。

  除了供需層面的壓力以外,元旦后離岸人民幣連續幾日貶值,對大宗商品的影響不可小覷,在盤面上給人的感覺便是滬銅相對抗跌。倫敦市場,LME銅連日來跌幅達到了5.5%,價格奔向前期低點,而滬銅僅跌了1.6%左右,內外盤走勢分化更多體現了匯率因素。此外,由于國際鋅市場基本面更加低迷,吸引更多資金加壓,內外鋅價的跌幅更加顯著,但依然是外盤跌幅更大一些。

  展望2016年全年,市場將在流動性、油價、違約風險、利潤惡化這四者之間尋找交易線索。多數國家經濟增長動力較弱,需求未見強勁增長,依靠貨幣貶值提高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已被證明非長久之計。實體企業在2016年將面臨更大經營風險,特別是對國際資金成本依賴度更高的企業將會更加困難,例如,那些需要在境外市場上發債的企業。正如眾多主流研究機構認為的,石油價格,高收益市場,歐洲政治,房地產市場可能都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如果政策發力趕不上市場變化,特別是國內和國際眾多能源商品企業,現金流將面臨較大的壓力。

  展望1月份市場,外匯市場大幅波動,這會對其他市場產生復雜而深遠的影響。人民幣兌美元走勢,以及官方對人民幣市場的看法和操作,也會影響境內和境外金融市場走勢。而原油價格大幅下挫,無疑預示著商品市場近期還將處于弱勢中。對有色金屬板塊來說,正值傳統需求淡季,品種基本面不會太強,需要關注收儲或者行業協會的進一步政策對市場的影響。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