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98艺术区佩斯北京画廊,名为“剩余价值”的展览静悄悄进行。展览的入口处堆积着五颜六色的旧窗框,大多被岁月剥离得褪色、斑驳,像冬日的杂树。“树枝”的掩映中,有几行不起眼的小字:
我妈说:“你认为没用的东西,将来都能用上,你现在还没看到它的价值,要物尽其用。”
我爸说:“如果你能把天天吃的大白菜做得花样翻新、美味可口、出神入化,那是你的价值。”
“剩余价值”是人们在已有价值之外再认识的价值,是人们忽略的价值。不涉及剥削,而关乎发现和创造。是“无用之用”。
——除了“我爸”、“我妈”和“我”的三段语录,整个展览再无任何文字说明,没有“策展人的话”,甚至没有作品介绍。
“我”是艺术家宋冬。2015年,宋冬在世界各地有一系列重要的展览:在荷兰格罗宁根博物馆和德国杜塞尔多夫美术馆举办个人回顾展,在威尼斯双年展和布鲁日三年展参加中国艺术家群展,在香港举办个展……年底的“剩余价值”是宋冬2015年的收官。
宋冬用旧窗框、旧门框拼接了一个挑高五六米的小室。白色或绿色的不规则窗棂上镶嵌着明晃晃的黄玻璃,像一座充满异国情调的巴别塔,又像一位浑身缀满亮片、染着黄发的视觉系少年。绕室一周,发现一扇木门,拉开门,小室的内部别有洞天。每一扇窗都是一面镜子,天花板和地板也是。天花板上吊满被淘汰的吊灯,五颜六色的光圈和灯伞。玻璃的反射制造出更加繁复的视觉效果,室内灯光辉映如雪洞一般。观众可以在多个镜子里发现不同角度的自己。这是一个自拍的好地方,也可以是一个躬身反省的小教堂,虽然过于华丽,而造就华丽的每一个构件都是废弃之物。
包豪斯风格的展厅异常宁静,光从巨大的天窗流泻而下,虽然早已不是车间,但工业化的粗砺犹在。空旷的空间里,散落的展品犹如被潮汐遗忘的贝壳。
1970年代的立式木衣架上放置大小不一的空塑料瓶,仔细看塑料瓶的朝向,不难猜出它们在模拟城市中无处不在的摄像头。
若干旧窗框(只含合页的那条边)错落并置,造型让人联想起管风琴,在静谧的空间里,好像有乐曲自其传来。如果你忍不住去拉动那些旧窗框,发锈的合页和老木头会发出“吱扭吱扭”的响声。
一些不规则的瓷砖拼接成造型古怪的多面体,仔细看,有些面上还镶嵌着洗碗槽的下水口。
更多的展品用梯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窗棂拼接而成,有些是二维造型,像七巧板;有些是立体的,像一座小巧的木屋或童话人物的家。推开“门”,“屋”里供奉几块蜂窝煤或一棵冬储大白菜。
画廊展讯这样介绍“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取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但与这种冰冷而绝对的理论相反,宋冬自己的价值坐标中始终贯穿着一条情感线索:通过艺术的手段去处理他与物品、与家人、与生活的关系。”
在此前的展览“物尽其用”中,宋冬用母亲一生舍不得扔掉的一万多件旧物做成一个有温度的展览。2002年,宋冬的父亲骤然去世,母亲极度痛苦,每天一言不发,从早晨醒来就开始一件件整理自己多年积攒的老物件:旧鞋、旧衣服、老肥皂,一件件摊开来放在地板、沙发、空床上,摆着摆着就忽然泪如雨下。这让宋冬重新审视人与物的关系。
“物尽其用”之后,宋冬又做了“穷人有智慧”,以诙谐的艺术造型,再现了胡同子民如何在逼仄的生存空间里扩展自己的领地。这两个展览和“剩余价值”组成三部曲,它们表现人对物的敬惜,和窘迫中爆发出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