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4

無人機“交通法規”出台 合規駕駛員無需拿證

2016-01-20
来源:南方都市報
無人機“交通法規”出台 合規駕駛員無需拿證

  據央視報道,中國民航局近日發布《輕小型無人機運行適行規定》,無人機首次擁有了自己的“交通法規”。南都記者在民航局官網暫未看到最終規定文件,但據其去年11月底發布的“征求意見稿”,最明顯的變化來自於“電子圍欄”及“無人機雲”的監控,並且單列了“植保機”的行業應用規定。

  在此之前,無人機行業執行的政策標准主要是2013年發布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管理暫行規定》,其規定“7公斤以下、高度120米以下、500米范圍內可視飛行”等標准下的無人機駕駛員無需拿證,但對於駕駛行為沒有過多涉及,正因為此,無人機廠商將這個限制內的駕駛行為均理解為“無需報備”,但卻一直備受“黑飛”爭議。“交通法規”配合“駕駛員規定”,無人機的政策規定將更加全面。

  1.5公斤成為新的分水嶺

  按照征求意見稿,7公斤以上的幾種無人機,需要明確接入“電子圍欄”以及“無人機雲”。前者主要是劃定“禁飛區”,而後者則類似於無人機的“黑匣子”,在人口密集地區要求每秒一次地報告飛行高度、距離等實時信息,且飛行數據需要保留3個月以上。

  與兩年前發布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管理暫行規定》類似,7公斤以下的無人機駕駛員無需拿證,而7公斤以上的駕駛員則需要許多嚴格的執照限制。這次的政策同樣對7公斤以下級相對寬松,不需要接入無人機雲系統,只需要在無人機機身標注型號、編號、所有者及聯系方式即可;也不需要裝上電子圍欄,只需要提前了解禁飛區即可。

  也因此,這個政策對於目前主流的消費級航拍無人機影響並不明顯,比如大疆的精靈3、相對專業級的悟、億航的ghost等,重量均在1.2公斤-3公斤之間,新興起的家庭娛樂型無人機更是基本在700克左右,距離7公斤的嚴管線尚且遙遠;而億航C E S上發布的載人無人機184,其空重則達到200公斤,遠超這次輕小型無人機116公斤的上限,不在這次政策規定范圍內。

  但駕駛行為規定與駕駛員規定不同的是,在人口密集區與人口空曠區的管理標准上存在差異。這次征求意見稿,在7公斤以下級,還分為0- 1 .5公斤以及1.5公斤-7公斤兩個級別。而在重點地區和機場淨空區以下的1.5-7公斤級同樣需要電子圍欄與無人機雲的監管,只不過這個級別的報告頻率是每分鍾一次。

  與此同時,0- 1 .5公斤的無人機在政策發布後有兩年的執行緩沖期,但1 .5公斤- 7公斤級別的無人機,在北上廣深四個主要城市的執行緩沖期僅有一年。

  無人機監管帶來的新機會

  安全,無疑是無人機最大的痛點。無人機墜機、割手、失火等聳人聽聞的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另外,日本、美國等官方機構都發生無人機墜毀事件,使其安全范疇從人身安全延伸到隱私安全、國家安全等更大的話題。

  去年大放異彩的lily無人機在今年C E S“跳票”,主要原因就是其安全問題。lily主打的概念是“手拋”與“自動降落”,但如果軟件稍微出現偏差,手拋就變成“手刨”了。而從今年C E S看,“護翼”、“避障”、“自動墜毀”等主要新變化,也都是圍繞安全所進行的。

  也正因為此,無人機監管也是大勢所趨。

  但不同國家均通過不同方式摸索無人機的監管理念,比如歐洲主要針對產品進行監管,而美國則更接近於航空標准,要求實時彙報空中位置,同時必須登記無人機所有者的信息資料;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家則是設立禁飛區,日本與新加坡在城市中心地區都是禁飛區。

  政策應該嚴厲還是寬松更適合於無人機的發展呢?Y uneec副總裁顏安認為,這取決於無人機技術發展速度。“如果不了解它的原理進行操作,可能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在我們的技術還沒成熟到讓每個人都去用的情況下,它的准入門檻肯定會高一點。”顏安認為,這就好比汽車的駕駛門檻,總會逐步降低。

  當然,對於絕大多數無人機廠商,大家都歡迎政策的監管。“政策標准明確了,有利於發展大部分無人機廠商一直覬覦的一個大蛋糕———培訓。”顏安如是表示。

  采寫:南都記者 蔡輝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