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

到家美食會魏剛:外賣是很好的生意 不能只做入口

2016-01-20
来源:鳳凰科技

   2016年注定是外賣行業的多事之秋。口碑宣布60億元重啟,美團點評合並後持續融資超33億美元,餓了么啟動新一輪融資得到阿裏12.5億美元的慷慨解囊,百度外賣隨即漏出B輪擬募資3到5億美元的消息……

  在這個巨頭為外賣瘋狂的時刻,眼光跳出BAT就會發現,仍然有一些外賣O2O在獨立發展、等待時機。到家美食會就是其中的翹楚。

  資料顯示,到家美食會於2010年7月獲晨興創投、清科創投的200萬美元A輪融資,2011年7月獲鼎暉投資和晨興創投B輪融資,2013年8月完成京東、晨興創投1500萬美元C輪融資,2014年9月完成京東、麥格理D輪5000萬美元融資。在得到京東連續投資兩輪後,京東到家的外賣頻道已經完全成為了到家美食會的入口。

  

 

 

  到家美食會高級副總裁魏剛

  做高質量的外賣

  到家美食會由CEO孫浩於2010年創立,其初衷就是為了滿足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於“吃得好”的需求。截止到目前為止,到家美食會的服務擴展到了全國十個城市,客單價始終保持在90~100之間。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到家美食會並不在低客單價領域的慘烈廝殺的范圍內。

  和日單百萬的一些大平台相比,到家的體量或許太小,但高級副總裁魏剛表示,目前到家不急於擴張,而是要在細節范圍提升用戶體驗,比如引入大飯名廚私房菜為高淨值用戶提供更多的選擇、在配送過程中兼顧不同菜品的溫度要求等。

  現在,到家美食會在全國范圍合作的餐廳大約有兩萬家,基本上全都是本地知名品牌或全國連鎖品牌,而且這些餐廳在服務不達標時還要面臨被平台清退的風險。

  高客單價帶來的好處就是盈利能力更好。現在到家美食會每單物流成本大概有7、8塊錢,從商戶手中拿到的傭金比例大概是15-20%,和其它外賣平台相比更沒有補貼的壓力,目前來說,在北上等核心城市,收支接近平衡。

  眾包物流與自建物流,到底區別在哪裏?

  服務更好、餐飲品質更高,這是從創業之初就決定的調性。而要提供一個好的服務,就必須要有可控的自建物流,這決定了到家從一開始就選擇了自己來招募、培訓和管理配送人員。

  不可否認的是,雖然這種團隊更加便於管理,但卻會增加配送成本。但是魏剛認為,這種對於配送人員控制能力足以抵消一些由於團隊建設確實所帶來的隱性成本。比如在惡劣天氣中,眾包平台可能會面臨服務真空,為了提升配送人員的積極性和效率,平台要掏出更多的錢來保證基礎運營。處理各種物流問題所需要的隱性成本,最終都會折合為配送費攤到每一單外賣中。

  魏剛告訴鳳凰科技,除了管理,自建物流的另外一個原因則是服務餐廳的需要。和小飯館騰出三五個機動人手隨時進行外出配送不同,到家平台上所入駐的餐廳大多是商務區的品牌店鋪、連鎖餐廳等。這些餐廳管理嚴格、分工明確,人力條件無法滿足外賣需求,到家的做法正好填補了這個缺陷。

  “(競爭對手)不斷地提升自建物流的能力,就說明我們這條路是正確的,投資方京東的判斷也是准確的。”魏剛如是表示。

  未來會怎么樣?

  過去的一年O2O行業經曆了瘋狂的燒錢、融資、合並、崛起和沒落,身在局中的到家美食會仍然達到了200%的年增長率。談到以後的發展,魏剛傾向於在目前可控的地面配送能力的基礎上,圍繞核心客群做些附加的增值服務,比如水果的配送等。

  “外賣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生意。如果你不把它當成生意,就只想把它做成一個入口,那可能是本末倒置了。我們會在用戶信任的基礎上,不斷增加附加服務。”魏剛說。

  魏剛告訴鳳凰科技,跳出最後一公裏的思維,到家美食會已經開始著手全程物流的解決方案。在現有的小區分布式物流的基礎上,到家將會繼續建設城市主幹物流和枝幹物流,滿足單點到多點進行運送的可能,“未來業務發展將有更大的延展性”。

  在魏剛看來,現在市場上大量的外賣訂單是沒有經濟價值的泡沫訂單。外賣市場的邊際成本無法趨近於零,獲取客單全靠砸錢,這種市場完全是一個不理性的市場。和對手相比,到家美食會盈利模式清晰、不盲目擴張、保證服務質量、打造平台品牌的商業模式,或許在長遠競爭中更有耐力優勢。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