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8

彭博:人民幣貶值幫不到中國

2016-01-22
来源:新浪美股

  由于大家都擔心中國可能會進一步貶值自己的貨幣,投身貨幣戰爭,中國和全球股市已經是一片哀鴻遍野。不過,中國領導人在思考自己的匯率政策時,這還不是關鍵,關鍵在于,貶值很可能并沒有什么用。

  彭博視點刊文指出,一般觀點都認為,貨幣貶值會幫助出口。經濟學家們很容易就會說,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貶值會使得中國商品的需求增加,讓增速降到多年來低點的中國經濟獲得額外的支撐。可是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人民幣貶值很可能并不能刺激中國經濟的增長,反而會造成未來更多更大的麻煩。

  首先,出口對于中國經濟的意義已經不及以前了——2014年,出口只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2.6%,而2015年應該還會進一步縮水。哪怕是出口大增,對于整體經濟的影響其實也是有限的,根據彭博的估算,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6.58降低到7.7,也只能讓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多增長0.7個百分點而已。更何況,貶值還會使得進口商品價格上漲,如果中國真的想要轉型為一個消費驅動型的經濟體,這可不是什么好信號。

  再者,中國已經深深整合進了當代全球供應鏈,他們的很大一部分貿易都是進口元件,或者說加工貿易。貶值人民幣會使得許多進口,包括那些用于組裝iPhone的部件價格變昂貴,使得預期中的出口好處變得更沒有價值。

  更不必說,在加工貿易當中,中國留下的價值是很菲薄的,貶值也不會幫助推動這種模式的增長。有研究發現,一部iPhone只有3%的價值留在中國,這顯然是不會隨著匯率波動而變化的。國際貨幣基金也有研究發現,“全球價值鏈”已經使得貨幣驅動貿易的能力整體削弱了22%,在一些國家削弱的程度還更厲害。

  最終,考慮到其他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對美元都已經大幅度貶值,中國要真的指望通過匯率政策來刺激貿易和增長,人民幣必須貶值非常大的幅度才有可能。中國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做生意昂貴的地方,低成本工廠的地位已經轉移到了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頭上,小小的貶值顯然不足以喚回那些最近離開的客戶。要想在這一領域重新獲得競爭力,非進行讓人很難接受的大幅度貶值不可。

  所有這些討論還沒有涉及到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即,中國真的還想要回歸曾經的那種依靠廉價貨幣的增長模式嗎?誠然,對于北京而言,與關閉僵尸企業和停止不良債務展期相比,還是貶值更容易接受,以鄰為壑總比在國內大動干戈輕松。可是,中國的那種增長模式已經達到了極限,要真正獲得競爭力和增長動力就必須進行困難的改革,而不是避開。

  事實上,真正導致人民幣下行的壓力是來自資本外流,因為很多中國投資者都在想辦法讓自己的錢走出國門,投入美國之類更安全的地方。據估計,2014年年中以來,已經有1萬億美元離開了中國。人們很難指責這樣的做法。雖然政府做出了承諾,但經濟增長依然疲軟,過剩產能依然阻礙著新項目的開展。除開國有企業之外,所有企業都極難獲得資本。考慮到中國糟糕的知識產權記錄,國內企業都不愿意投資去開發新產品。

  中國投資者不相信他們的監管架構能夠保護自己,也害怕暴露自己的財富,引起反貪腐調查人員的注意。與此同時,外國投資者因為經常是前后矛盾的調查和欠透明的法規,總覺得自己受到了針對,不會來填補中國投資者走后留下的空間。

  貶值人民幣不但不會給增長帶來多大好處,還會造成加劇資本外流的風險,因為投資者肯定會想辦法躲避未來的進一步貶值。關鍵在于,這根本就無助于建設一個更健康的,更有創新精神的經濟。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