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53

料今年中国经济触底企稳

2016-01-26
来源:香港商报

   中国经济增速正式迎来「6」时代,同时年初以来的人民币贬值及资本市场动荡,加大了市场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担忧。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中国经济在2016年一季度可能触底,之後会略升企稳。因央行近期通过各种工具释放流动性,春节前降准降息的可能性下降,但全年会有2到4次降准。美元上半年走强之後,下半年趋稳,中国货币当局有意愿有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不会趋势性大幅贬值。香港商报记者 张丽娟

  专家简介

  连平,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国金融论坛创始成员、国家高端智库·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中国金融40人论坛成员和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评新浪财经2015年银行业综合评选「年度领袖经济学家」。彭博社2015年中国经济预测排名中资机构首位。

  房地产调整为关键

  香港商报:最新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去年GDP为6.9%,正式进入6时代。有分析认为2016年将更加艰难,你认为,2016年经济会触底还是继续恶化?未来几年经济走势如何判断?

  连平:2016年经济运行存在四方面不确定性: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但前景并不明朗,美联储加息和大宗商品低位震荡,去产能与工业通缩双重压力;房地产投资能否企稳。

  我认为,2016年中国经济可能会触底,关键不确定性是房地产投资能否企稳,以及出口能否改善。这两年的经济下滑,一个是结构性因素,包括产能过剩等;一个周期性因素,主要是房地产调整,2014年房地产投资回落10个百分点,2015年回落9个百分点,幅度都很大。另一个是外生性因素,出口较为疲软;如果投资和出口能够改善,那麽2016年可能第一季度触底,然後略有回升走稳。未来几年经济增长预计在6.5至7.0之间波动可能性较大。

  我们预计2016年经济增长可能达6.7%。上半年,由於前期投资资金来源增长缓慢,房地产投资增速可能继续下行,经济增速有进一步下行的压力。二季度之後前期大量稳增长政策逐渐释放效力,当期政策力度逐渐加大,经济运行趋稳转好。预计2016年四个季度经济增速分别为6.6%、6.7%、6.8%、6.7%,全年经济运行呈前低後稳特徵。

  稳增长为今年首要任务

  「十三五」开局之年可供启动的基建投资项目较多,基础设施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带动投资跌势趋稳,预计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

  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速下降至5.5%,房地产投资增速触底时点终将到来,将小幅度回升至3%,基建投资保持18%较快增长。虽然出现投资增长的一些积极因素,但目前投资增长并不牢固,2016年需要加大稳增长项目支持力度。外贸方面,2016年出口回升至正增长,增速在2%左右。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10.8%左右,所以,稳增长仍是2016年的首要任务。

  目前的宏观大背景下物价涨幅总体保持低位运行,不会出现明显的通胀压力。在不出现严重的外部冲击与经济波动的情况下,CPI也不会跌入负增长区间,整体保持低通胀状态的可能性较大。

  2016年剔除食品及能源以外的核心CPI运行稳定,全年平均涨幅在1.6%左右。工业领域结构性通缩压力至少延续至2016年中,下半年PPI同比降幅缩小,全年降幅-3.9%左右。存在工业领域的结构性通缩,但不会出现全面的通缩局面。

  香港商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是清理僵屍企业与过剩产能关系到整个经济形势,你认为在目前宏观经济形势下,去产能任务能否顺利进行?就业方面有无担忧?

  连平:去产能不会用太激进的方式来推进,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迅速出清,将有一个过程安排。这个过程可能是3至5年。现在事实上已有方案和牵头部门,也有地方配合。

  接下来的工作是在处置过程中,一方面安置好产能过剩企业的员工和债务,希望更多是通过收购、兼并、重组方式,而不是简单的关闭。部分淘汰的产能通过兼并等方式在新的企业框架下进行,可以有序地对债务和人进行安排。财政会给予适当补贴支持。目前地方财政压力较大,中央财政较好,中央会提高财政赤字,预计今年赤字率会超过3%。

  春节前「双降」概率低

  香港商报:近日央行连续实施4100亿MLF、550亿SLO等通过多种操作安排6000亿元的资金释放流动性,这一举动被业内人士认为变相「降准」,你认为央行春节前可能降准、降息吗?为什麽?

  连平:从短期解决流动性问题来看,央行6000亿提供的流动性能够达到明显效果,但这还是一个短期安排。这是对近期市场情况不十分清晰的条件下,为满足市场需要而采取的适当投放流动性的方式。长期来看,准备金率仍然较高,同时资本流出压力继续存在,在这样状况下需要安排好基础货币投放。但这并不是提高流动性而是对资本流出加以适当对冲。目前流动性总得还很充裕,一定程度的市场变化有必要适当对冲,但是否运用短期工具来解决问题,还是降准来解决,路径有所不同。目前央行既然选择了这种操作,因此短期内降准的可能性下降,但这并不是说未来不会再用准备金工具。

  预计2016年存款准备金率仍将适度下调,全年可能下调2到4次,每次50个基点。当局对基准利率下调较为谨慎,多因素制约存贷款基准利率进一步下调。目前基准利率已达历史最低,美联储加息导致中美利差进一步收窄;而PPI持续负增长的主因是结构性问题,降息的刺激效果递减,并且降息的负面效应可能开始积累。

  预计2016年当局会继续使用降准和结构性工具将广义货币M2增速维持在13%以上。信贷增速将稳定在14%附近,新增信贷将达12.7万亿。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可能达到16.5万亿元左右。

  为进一步增强灵活性和针对性,同时为货币政策框架转型、构建利率走廊机制做准备,SLF、MLF、PSL、定向降准、定向再贷款等创新型、定向型工具使用频率提高。央行还将通过宏观审慎评估体系来引导金融机构合理、适度、平稳地进行贷款投放及非信贷资产配置。

  应不断推进去杠杆

  香港商报:目前看中国似乎还在继续加杠杆,而不是相反。这会带来什麽影响?

  连平:不可否认,加杠杆是事实。为兼顾稳增长、调结构、控风险三大目标,短期内适度加杠杆也是实际需要,不能说加杠杆就一定不正确。目前状况下如果还要去杠杆必定对整个经济体都不利。但长期来看,控制杠杆、去杠杆是重要目标,只要条件允许,就应坚定不移推进。

  要把握这种平衡比较难,中国管理层这几年一直在摸索,目前稳健的总基调没有改变,并没有实施像以前一样迅速大规模的强刺激举措,比如信贷增速虽然有所增长,但没有像2009年一样达到30%,现在只有14%、15%,比较温和地提升信贷增速。为了稳增长,防止运行中的风险酿成较大的问题,适当加杠杆,增加流动性,降低利率水平等该做的还是要做。若此时不适当加以收紧,一旦泡沫挤破,市场违约普遍发生,危机就会触发。

  人币不会趋势性大幅贬值

  香港商报:新年後人币连续贬值,1月4日A股暴跌熔断,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双双暴跌。此後,中国当局先後采取一系列措施抑制人民币汇率贬值。但有观点认为,人民币应当继续贬值。比如当年预见到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和欧洲主权债危机的一位业内人士,他认为中国今年应该将人民币贬值50%以上。理由是一次性贬值可以让中国决策层在更为合适的人民币汇率水平划下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从而缓解中国外汇储备面临的压力并消除资本外流的动力。你如何看这一观点?你判断汇率会在什麽水平稳定?

  连平:中国经济体不是小型的经济体,不像俄罗斯,卢布贬值很多也没有太大影响,因为其周边贸易关系和市场占比都不是很大。但中国不一样,中美关系紧密。客观上目前中国还有巨额贸易顺差,而美国对中国又有巨大的贸易逆差,大幅贬值必将引发国际经济关系动荡。亚洲很多中小国家的产业结构都跟中国息息相关。如果人民币贬值50%可能会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各国都会无法承受,所以一次性贬值50%简直是天方夜谈。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美联储加息预期阶段性升温及资本流出等因素影响下,阶段性适度贬值在所难免。离、在岸即期汇率或将存在一定偏离度。但人民币不存在趋势性大幅贬值的基础。因为支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因素很多,比如中国经济基本面较好,支持汇率长期稳定;经常账户仍有望保持一定规模的顺差,有利於人民币汇率稳定;人民币加入SDR将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增强人民币走强预期;中国货币当局拥有较强的市场干预能力;「一带一路」、企业走出去、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相对坚挺比较有利;资本市场稳健运行也需要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等。伴随着供求关系、国际收支和经济运行基本面都有好转,人民币汇率可能阶段性走强。所以此一时彼一时,眼光要放远一点,未来应更多关注人民币相对於一揽子货币汇率,人民币兑欧元、日圆及部分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甚至或将保持强势。

  资金外流压力仍大

  究竟是升值好还是贬值好,我们认为人民币相对坚挺是有利的,除非我们不再推动企业走出去以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那麽接下来的问题是,中国货币当局是否有意愿有能力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呢?目前看来这两点都是肯定的。中国当局不存在通过人民币贬值刺激出口的意图。中国GDP上升的同时出口也在相应同步上升,至少表明中国仍具有竞争力,当然短期内让汇率反映供求关系是恰当的,但贬值预期不能太大。在能力方面,中国有3.3万亿外汇储备,还是过多,从各方面情况综合来看,中国只要不低於2万亿储备就绰绰有余。

  既然前些年在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时,通过在外汇市场上投放人民币购买外汇以避免人民币过度升值,从而形成巨额外汇储备「蓄水池」;目前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时的应对思路可以正好相反,即通过消耗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来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防止人民币过度贬值。预计2016年仍将主要通过消耗一定外汇储备以及允许人民币对美元一定程度的贬值,来应对人民币贬值压力,并保持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的基本稳定。

  而高额的存款准备金在需要时也会释放流动性,以配合控制贬值的操作。所以无论外币还是本币,中国货币当局都有能力保持供给。

  2016年中国仍将面临较大的资金流出压力,流出类型仍以非直接投资为主,预计外汇占款将减少2.7万亿元人民币,全年非直接投资净流出约为4000到5000亿美元。同时,剔除经常性转移、投资收益等项目後,预计2016年中国经常项目顺差可能为3200亿美元。

  美加息对全球影响大

  香港商报:伯南克近日在香港表示,美元已近高点,接下来可能贬值。这意味着全球货币竞相贬值的时代将要来临。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这将对中国会有什麽影响?近日俄罗斯、印度等汇率都在跌。新兴市场货币大跌对人民币有什麽影响?

  连平:我们预计2016年上半年美元走势较强,下半年会在波动中逐渐趋稳。新兴市场经济体内部将延续分化。2016年,美联储加息带来的资本外流风险和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行将左右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走势。总体来看,2016年新兴市场经济体资本外流的规模不会显着超过2015年,但上半年的压力有可能高於下半年。经济过度依赖能源出口的国家、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且社会动荡不安的国家、实行硬盯住汇率制度但外汇储备规模较低的国家、外债比较高或发生过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的国家,2016年可能持续出现本币大幅贬值,甚至有可能酿成局部的货币和金融危机。

  新兴市场尤其资源型国家外汇收入减少,经济基本面情况又不好,会加速贬值,这都是预料之中的。但不要把美元升值看成是一成不变的,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会受到供求关系、成本等影响,汇率走高持续一段时间以後,市场本身就累积了做空美元的动机。美元指数目前已达99.08,为200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元走强已整整十五个年头。接下来不排除美元升值告一个段落後出现阶段性贬值,贬值之後也可能会随着美联储又一次加息出现升值。在美元贬值过程中,大宗商品价格上升,新兴市场国家尤其资源型国家货币就会走稳。

  下一步或推境内熊猫债

  香港商报:为应对人币贬值和资本外流,央行和外管局近日出台的多项措施被指责损害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而央行金融研究所人士前几日曾表示,虽然2016年人民币国际化更加艰难,但还是要继续慢慢推,重点不是离岸市场而是打通回流机制,让香港的人民币能够回流内地。你认为,目前打通回流的措施是否应该尽快推出?

  连平:让资金回流我们一直在做,接下来可能会推进在境内发行人民币熊猫债和国际债券,现正在研究。我们预计下一步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的重点,一是打通个人跨境投资渠道,落实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QDII2)境外投资试点。

  二是完善「沪港通」,推出「深港通」,研究「沪伦通」,允许非居民在境内发行除衍生品以外的金融产品。三是进一步提高境外投资者投资我国资本市场的便利性。但综合考虑目前境内外利差、汇率波动加大、资本外流压力等因素,短期内资本项目开放的节奏将保持审慎稳健。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