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

行为艺术离观众有多远

2016-02-01
来源:凤凰文化

从艳艳夏日躺在成都马路上装作在马尔代夫晒太阳的艺术家何力平,到寒冬腊月在北京城的雾霾天下穿着口罩制成的婚纱要“嫁给蓝天”的艺术家孔宁,从享誉世界的艺术家艾未未为了难民问题的伦敦“行走”到在外滩街头卖火柴呼吁爱心捐款的普通小女孩,行为艺术进入公众视野几乎都是以公共事件的形态,从满足公众猎奇心的角度。然而2015年的行为艺术事件不止如此,从上海龙美术馆举办的15个房间展览,将世界著名的行为艺术实验以表演艺术的形式重新呈现出来。因为这不仅是近几年国内稀有的行为艺术展览,更是世界著名行为艺术作品的一次的行为艺术的一次集合,在开展之初遭遇了难得一见的热潮,高达100元的门票也无法抵挡热情。同时新一代艺术家们也在以不同的形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然而行为艺术获得大众普及仍然是一个要从长计议的话题。

博物馆“行为艺术”的矛盾

(《15个房间》作品之阿洛拉和卡尔萨迪利亚作品《旋转门》)

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 PS1馆长兼首席策展人克劳斯·比森巴赫(Klaus Biesenbach)和蛇形画廊联合总监小汉斯(Hans Ulrich Obrist)共同策划了今年最受关注的“体验式”展览《15个房间》,这个旨在普及行为艺术的展览此前已经在包括纽约、悉尼在内的多个国家上演了不同的版本。

行为艺术最大的特点便是其“偶发性”和“现场性”,即使是著名的行为艺术行为,是否也应该放入博物馆中以“现场艺术”的形式进行重现,这样重现的“价值”又是什么?

行为艺术不应该就在博物馆里,变成一种规定的模式来呈现,甚至“表演”大过“行为”,更不应该利用观众的“猎奇”心理来进行炒作,这样则与行为艺术的基本观点背道而驰。

观众买票进入后,可以亲身体验,也可以看其中的演员表演。他们会去思考为什么当年阿布拉莫维奇会“一边梳头一边碎碎念'艺术必须是美的'吗?”美“对于艺术家本身而言又意味着什么?他们会去想Allora and Calzadilla的旋转门意欲为何?张洹越写越密集而模糊的家谱意味着什么?

知名艺术评论家霍尔·福斯特将这种知名行为艺术在博物馆中的回归毫不客气地称为”“僵尸般的时间”,因为这些行为艺术作品既没有完全离开,也没有因为观众的参与而有任何的进展,就像僵尸一样尴尬存在。福斯特认为“行为艺术能如此自然地回归的原因之一是它的现时感和在场性。”,所以最好的行为艺术作品是“未完成”的作品,只有依靠观众的体验才能最终成型。可是目前的行为艺术展览多是在“炒冷饭”,观众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然而龙美术馆的王薇似乎将视野放在了行为艺术在中国的未来,观众的互动和关注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一味的旁观热闹并不是能够接触一般大众对行为艺术仅仅是“荒诞”“怪异”“暴露”“血腥”的偏见。但是这样的普及和教育的目标是否能够达到还有待商榷

知乎上对“15个房间”的讨论中,最热的话题便是“花100多块钱的门票去看几场看不懂的行为艺术表演是否值得”。在寥寥无几的答案中观众还是持怀疑态度,15个房间,从头到尾,花不了一个小时,加上为了避免拥挤只有少数项目都可以进行互动,比如“以物易物”等,这也让这个展览的“体验性”下降,也许只有以拍照发朋友圈为劝不了去的人可以得到餍足。“15个房间”展览在观众中形成了理解的断层,而在真正关心的艺术家身上又城了一种“僵尸般”的惺惺作态,这并不是策展人的初衷。

年轻艺术家的新“行为艺术”实验与误读

近几年,在国内外行为艺术领域掀起惊涛骇浪的艺术家们以年轻一代为主。当老一辈的张洹、马六明、等人都转投装置艺术和平面艺术的同时,厉槟源、双飞艺术中心、李明等人纷纷举办自己的个展,将新锐的行为艺术相似公开的领域进行展现。

这两年最受关注的行为艺术作品之一便是已经成为公众事件的《36天》,女艺术家周洁连续在一架铁丝床上生活休息长达36天,在这件行为艺术作品中,她试图用铁丝唤醒自己对日常生活的警觉,刺激观看者思考,她也在思考看似平常的材料和作品其实也会存在潜在的伤害,“创造出物品却反过来被它伤害”。 36天的艺术实践也是对自身的反思和治愈过程。然而这件事情发酵过程中却仅保留了“裸睡”这样一个关键词作为媒体炒作的话题,最后引发公众和专家对“行为艺术还是色情艺术”的抨击。这样的急转直下也是行为艺术在大众传播影响下受到阉割的体现。

同样因大众传媒蹿红的“望京裸奔哥”厉槟源也是当下青年行为艺术家的翘楚,他在2015年首次在杨画廊开办个展,他的艺术成就得到关注的同时,作品却鲜为人知。在作品《自由耕种》中,他回到了家乡湖南乡下的一块属于自己的“耕地”上,在充满泥水的土地里不断地跳起落下,浑身沾满泥水,此举持续了3个多小时,直到艺术家开始不停地呕吐终止。作品用极端的方式,年轻一代对土地的疏离感,同时密集的接触也是艺术家读家乡、对父亲、对土地的一种致敬和怀念。艺术家所说的“治愈之旅”也好,与这片土地“做个了断也罢”, 这种与土地的对话在这个社会尤为珍贵。台湾行为艺术家王墨林给了很高的评价,“不谈国家、民族、家庭,回到最原始的一个状态,土地,养什么、种什么,这也是一种美。” 

对于厉槟源本人来说,这次行为艺术也是自己对父亲愧疚心理的一种治愈,这种治愈性,如同何成瑶的《99针》,通过自己身体疼痛完成对母亲历史性的伤害一次赎罪,从而以次能够为艺术的方式完成自我救赎。

     双飞艺术中心横空出世的时候,因为他们对B级片、杀马特和模糊性别的作品而受到褒贬不一的评论,他们的名声在外是因为“雷人”的造型,也是因为他们被公众冠上了“酷儿”“粗俗”等名号,引发了评论家和同辈艺术家门的质疑。但是,另一方面,他们的作品因为大胆和夸张在吸引了大量的看客,甚至出现了“双飞粉”, 但是也因为这种形式,无形中达成了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早期的作品“白领白痴团”中,观众的表现成为了行为艺术呈现出来的一个重要元素,警察的介入和不解也正是达成了他们冲击传统思维的行为目的,而在15年的新展“双飞荒蛋奖”则需要观众以撞蛋的方式完成互动,从而一起探索作品背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思考。在“15个房间”中也收录了他们的旧作“奶之纯爱”,8位老人和8个“小鲜肉”分别在上午和下午在浴池里泡牛奶浴,呈现出“越泡越年轻”的效果,在对参观观众一遍遍问“我们年轻了吗?皮肤是不是变光滑了?”也是对当下“变老”恐惧的一种拷问。

     他们在2015的新作“双飞克莱因蓝”。这是他们为了向1960年代伊夫克莱茵的经典作品致敬。这一次,克莱茵用涂满蓝色颜料的女人身体滚过画布,成为作品,而双飞则是将每个裸男身体都沾满了这纯粹的蓝,而场地也由单一的画布扩展到整个白色的空间。 其实在群体行为艺术的背后,“双飞艺术中心”生猛的成员只是“温暖”甚至寡言的的直男们,清一色的美院毕业生,深受学院派的影响,创作时从来要严肃地长时间开会讨论。看了李明15年年底在新倾向的展览《WE/ME》,会了解到他关注多重复杂的身份和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若即若离的关系。但是当这个团队集合在一起时,他们可以抛却平日里的羁绊而进入一种“疯癫”的创作状态,这也是这个团体让人无法离开的重要原因。当很多观众拿他们在“双飞克莱因蓝”的行为艺术中的裸体做为噱头时,“双飞”成员们则通过这次即兴的行为完成了内部一次很深的情感交流,他们对“裸体与否”的无所顾及也是来自于对个体的高度自我认知。

从《15个房间》用“现场艺术”的形式来普及行为艺术,到青年艺术家的“误读”与“错判”,行为艺术如何走下“今日头条”,走出观众更对色情与血腥的猎奇心理,摆脱“僵尸展示”的固定形式,更好地发挥成启发性和治疗性的功能,是当下值得思考的。

附:一次公众体验--悉尼“阿布拉莫维奇在场”

“行为艺术”的观念从来都是超前的,完全以艺术家的思维为中心,这让理解行为艺术需要一个“研习”的过程。观众不论是观看还是体验都只能是浅尝辄止。虽然观众很多从“15个房间”出来后都表示“我们的生活太一成不变了,看到世界上还有这么一群人,有着和你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做着和你不一样的事情,这就足够了。”但是对于一个艺术项目的教育意义来讲,还远远不够。

笔者在两个月前的澳大利亚悉尼体验了一个相似的“行为艺术项目”就为“行为艺术”的落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名为“阿布拉莫维奇在场”。这不仅是一个艺术体验活动,更像是一个大师班。在悉尼海港偏僻的一角,码头艺术区中,一个空旷的厂房被开辟出来用于艺术体验。免票入场,但是所有工作人员都不停地提醒你要遵守里面的规则。一层是普通观众的体验区,而二层是来自澳洲各地的来参与“大师班”的学者和艺术家。

此次体验活动集合了阿布拉莫维奇的近十项行为艺术,从最为知名的“对视”、梳头到行走、“关系”系列, 包括了《空间关系》(Relation in Space)、《移动关系》(Relation in Movement,)、《时间关系》(Relation in Time)、《劳动关系》(Work Relation)等。整个体验活动是无声的,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会有专业的导览员将人们带到第不同的体验地点。值得注意的是,主办方并没有挑选很多阿布拉莫维奇的有争议的作品进行体验,比如1974年的《节奏0》《呼吸》或者近期的《移动骷髅》, 而是从最普通观众的角度来选择了对身体的基本而深刻的体验。没有刺激的“噱头”,整次体验更像是一次安静的修行。值得一提的是在“对视”环节,这时唯一一个意在打破陌生人之间距离,让人体验到眼神的接触甚至比身体的接触更让人紧张和不安。有艺术评论家在《悉尼先驱报》上将这次体验比作“一次并不稀奇却令人放松的至于过程”, 其中表示很多人认为行为艺术更多的是一种猎奇和极端,但是真正在体验之后却感受到了放松,行为艺术的治愈效果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普通体验者感受阿布拉莫维奇2011在MoMA的作品《对视》)

二楼是“行为艺术大师班”的活动场地,看起来也像是行为艺术的一部分,,左边是空旷的活动场所,在20天的时间里会不定时的举办艺术论坛和电影放映,右边30位参与者的“房间”。隔间一字排开,里面有一张床,衣橱和床头柜,连写字台也被摆放在外面。平时就是像观众开放的,除非有私人的事情要办,只能把帘子拉上。让人惊奇的是,7月初的悉尼市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厂房空旷潮湿,晚上参加电影放映是,即时穿着大衣,裹着分发的毯子也不时觉得冷。难以想象这些“有头有脸”的学者和艺术家们怎样忍受这样的条件。书桌上都放着一本比砖头还要厚的资料集--阿布拉莫维奇行为艺术作品分析。其中详细解读了艺术家知名行为艺术的创作过程和表演过程,配有详尽的文字和图片。后来在北京的一次艺术博览会的艺术家手稿专区中也看到类似的手稿,旅法艺术家张渲的手稿详尽解读了《十二平方米》的创作过程,还有马六明的《芬·马六明》系列。

在大师班期间,成员们有机会通过网络接受大师的亲自授课,更重要的是每天都有大型或者小型的论坛来讨论阿布拉莫维奇的作品和行为艺术的历史。其他当地的艺术家、策展人等也会加入。

虽然大师本人并未亲临现场,但是却在悉尼掀起了“行为艺术体验”的话题和热潮。整此活动的策划是对艺术家思想的一次“虔诚而深入”的解读,不论是在没有时空概念的体验场里进行了心灵互动的观众还是在楼上认真进行学习和交流的学者们。

[责任编辑:淇心]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