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0

商務部:有效規范政府辦展 促進展覽業優化升級

2016-02-03
来源:商務部網站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后下發了《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展覽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文件,強化行業管理,明確展覽業的發展目標和改革方向,規范黨政機關辦展活動管理規定,展覽業繼續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

  一、規范政府辦展成效顯著

  (一)政府新辦展會數量得到有效控制。黨中央對黨政機關主辦展會開展清理規范以來,全國省級以上黨政機關舉辦展會將在五年之內由559個展會減至每年200個,減少率達到64.2%。同時,我部對黨政機關新申辦展會從舉辦事由、展覽主題、總體方案以及申報程序等方面從嚴審核,避免舉辦主題重復、內容空洞或既無地區特色又無產業基礎的展會活動,嚴格控制新增數量。

  (二)節儉務實成為展會新常態。展會活動落實中央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規定蔚然成風,邀請境內外政要、嘉賓的規模大幅壓縮,一般儀式性活動大幅減少,接待工作及程序大幅簡化,不再舉辦豪華開、閉幕式活動和大型文藝演出,以服務企業為目標致力于促進經貿往來和信息交流。展會活動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贏得社會各界廣泛贊譽。

  (三)市場化專業化成為展會新趨勢。政府主辦展會注重展會活動的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功能培育。一是細分展會活動板塊,逐步引入專業承辦機構,實施專業化運營。例如新疆的亞歐博覽會、四川的綿陽科博會,均有業界知名的專業展覽機構介入。二是將展會的全部活動,從策劃到實施全部市場化運作。例如沈陽制博會、上海工博會,既節省了財政資金,又為展會的長遠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鮮活力。

  二、行業發展勢頭持續向好

  (一)經濟效益再創新高。據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調查統計,我國全年舉辦5000平方米以上展覽8009場,展覽面積總計10276萬平方米,首次突破1億平方米大關,同比增長均超過9%。經濟效益持續向好,行業覆蓋面廣,涵蓋70多個細分行業。據測算,全國展覽業直接經濟產值可達4183.5億元,帶動全國就業2905萬人次,社會效益進一步顯現。

  (二)辦展主體日益多元。從展會主體看,各類企業辦展約占45%;行業協會辦展約占29%;各級黨政機關和人民團體辦展約占26%,比全國清理規范前下降15%。從展會屬性看,綜合類展會2284場,占比42%,專業性展會3080場,占比約57%;其余為公益性展覽。從展會分類看,投資類190個,占3.5%;科技類754個,占14%;文化類737個,占14%;農林漁類120個,占2%;工業類1878個,占35%;服務類1529個,占28%;其他類182個,占3%。

  (三)國際認證項目增多。據統計,截至2014年底,國際展覽業協會(UFI)中國會員共86個,較2013年增加2個。其中,北京27個,上海22個,深圳11個,廣州8個,四個城市合計占全國總會員數的79%;中國UFI認證展會75個,比2013年增加9個,其中上海24個(4個為中國企業海外自辦展),北京17個,深圳11個,廣州8個,四城市合計占全國認證總量的80%。

  三、展覽行業轉型升級加快(一)從展覽大國向展覽強國轉變。據國際展覽業協會(UFI)統計,我國國際貿易展會的展出凈面積、專業展館室內展覽面積均位居世界前列。2014年全球室內展覽面積達到20萬平方米的場館共有17個,其中4個在中國。

  (二)展會市場格局呈現新一輪調整。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項目的落成,使上海展覽面積躍居世界城市之首,在改變國內區域競爭格局的同時,對全球展覽業布局調整產生重大影響。

  (三)行業國際化水平顯著提升。展覽業對外資充分開放,英國勵展、博聞,德國漢諾威、法蘭克福等國際知名展覽機構已全部進入中國市場,其中德國漢諾威、慕尼黑、杜塞爾多夫等三家公司還參與了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的投資和運營。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