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二生肖源于天文历术,最迟在战国时期产生,南北朝以后广泛流行,如今。十二生肖和农历纪年方式越来越得到世界范围的认知,西方时尚大牌们纷纷迎合中国传统早早推出带有生肖猴元素的纪念款;在中国,一只名为“康康”的3D吉祥物颠覆了猴子的形象。当我们对于这些融入现代设计的“猴”大跌眼镜之时,不妨回望历史,看看古代匠人们如何将传统审美和文化融入“猴子”这一元素中。
南宋佚名“三元得禄”团扇(局部) 正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举行的小型展“猴事:猴年特展”(Monkey Business:Celebrating the Year of the Monkey),选取了中国不同时期、不同材质的猴子这一动物的不同寓意的描绘。 在自然界,猴子是唯一与人类同属灵长目的动物。“灵长”意为“万物之灵众生之长”。猴子的智慧从造字中也可见一斑: 古文中原没有“猴”字,以“候”用做观望之意。然而,人类食物诱捕猴子时,猴总知有诈在树上观望许久,待人离开才下来取食。因此称作“候”以后才加个犬旁来区别。 清水晶雕双猴纹鼻烟壶,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9.5×7×5.1 cm “猴”在中国悠久的文化中具有多元的面相和丰富意涵,尽管有关生肖的最早已知记录可以追溯到一世纪的东汉,但关于“猴”的记录在春秋时期的《吕氏春秋》《淮南子》《吴越春秋》等古书中便有记可查。到唐代,印度文化带来了“神猴”,为“猴”增添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唐褐釉猴柄杯,8世纪 明代,历经许多文人和艺人的加工创造,猴子愈加神通广大。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吴承恩的《西游记》,在这部小说中,吴承恩让孙悟空幻化七十二变驰骋于山海之间,至此“孙猴”被演化为纵横古今、名扬中外的“神猴”。到了清代常以“猴”谐音“侯”象征爵位。由此,猴子成为了风俗画上的常客:画猴子骑在马上或是猴子在马上捅蜂窝以“蜂”谐音“封”比喻马上封侯;猴子爬枫树,并去够树上的卦印,即意“封官授印高官显爵”。 清青花“爵禄封侯”瓷盘,17世纪晚期-18世纪早期 “视觉双关语”是中国传统设计语言之一,在中国文化中,猴子不单是一种生肖动物,也和灵敏、仁爱、瑞祥、如意联系在一起。 古代有公、侯、伯、子、男的封爵制,拜相封侯(猴)是传统儒家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猴”便成为人们心目中吉瑞美好事物的象征。在这个瓷盘中,猴、蜂、喜鹊、鹿的组合,谐音“爵禄封侯”。 清中期玉雕双猴戏桃,18世纪,8.7cm×10.2 cm×5.5 cm
清乾隆青玉雕十二生肖,18世纪,5.7×4.4 cm 在中国,十二生肖是流行的装饰图案,并被演化运用到生活中,在不同媒介上得以呈现。 这一套由浅绿色翡翠制成的十二生肖可谓完美无瑕,在清代已是十分珍贵。现存另外两套同一时期制作的、形制相同的玉雕十二生肖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可见这是当时帝王的把玩。清代时期是玉雕创作的顶峰时期,宫廷用玉直接受清内廷院画艺术的支配和影响,工艺精湛,碾琢细致。此组玉雕虽精巧无暇,但就艺术和考古价值而言,更推崇唐代墓葬生肖雕塑。 唐陶塑十二生肖俑,8世纪,30.5×10.2 cm 此组陶俑兽首人身,着长领宽袖长袍,双手拱于胸前,与洛阳北郊唐颍州陈氏墓出土的生肖俑相似,大约为盛唐晚期至中唐时期的作品,对于这些出土的随葬陶俑。考古人员发现在初唐时期,十二生肖与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共同出现,包含方位、有祈福的含义,但随后其地位逐渐发生变化,成为了官吏的形象。这种形象的变化也许和唐代宗教盛行有关。 而从艺术价值看,唐俑延续了汉代以来古朴简约的雕塑特点,观者亦可从中体会出不同于西方的“团块”,东方以“线”为媒的造型表达方式。 南宋佚名“三元得禄”图,团扇,12世纪晚期,24.1×22.9 cm 从画面上看,这幅“宋人小品”似乎描绘的是自然界戏剧性的一幕:三只长臂猿突袭了一窝小白鹭,白鹭母亲在从远处飞来拯救自己的孩子。 而事实上,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绘画,意为“三元得禄”(三猿得鹭)。 在封建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分别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这是科举制度下古代读书人渴望得到的最高荣誉。 中国农历和其相关的意象不仅蔓延到韩国,日本,以及整个东南亚地区,也启发了全球各地的许多文化的装饰艺术。“猴”在中国悠久的文化中具有多元的面相和丰富意涵。从辟邪物到神明,古代猴在许多地区受到崇拜。 作为2016新春的吉祥物,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特展,旨在向西方人普及十二生肖,也似乎在提醒今天的设计者,古人的智慧值得再三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