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54

“漂一代”或成返鄉創業新榜樣

2016-02-15
来源:四川日報

  年豐糧油是中江首批返鄉創業企業之一。圖為其新引進的一條生產線,可解決60余名返鄉農民工就業。

  從“輸出一人致富一家”到“一人創業致富一方”——

  2月4日,立春日,陽光明媚。德陽市中江縣縣城里,大街小巷都是人頭攢動——又到了當地人調侃“上街看‘車展’、看‘模特’”的時節。

  這個143萬人的人口大縣,有近50萬人外出務工。因此,一到春節返鄉時,全國各地車牌云集、潮流服飾登場,成為每年的慣有節奏。

  就在這天,中江縣縣委書記周新設了一個座談會,與在外創業的中江籍企業家茶敘。而縣城10公里外,富興鎮漢卿村的農民企業家劉海林,設了40桌流水席,邀請在外務工的“鄉友”敘舊。

  看似無關的兩個活動,強烈地傳遞了同一個邀請:“返鄉創業”。

  據記者觀察,上世紀90年代外出打拼的“漂一代”在上述活動中反饋積極,無法割舍的故土情結,讓他們更樂于返鄉,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他們對感情回報的預期超過了投資回報。

  隨著交通等基礎設施改善,四川縣域經濟快速發展,“漂一代”的成功者們,也開始被家鄉人寄予不一樣的期望:過去盼他們做地方招商引資的紐帶,如今更期望他們成為返鄉創業的新榜樣。

  A 進出潮頭正“轉向”市長:要做“追趕太陽的人”

  劉文是上海德陽商會會長,一家在滬紡織企業負責人,但他從不忌諱談自己的出身:中江縣馮店鎮平梁村一名石匠之子。

  承襲祖業,初中畢業后,他自己也敲過三年石頭。但在1991年,19歲的他奔赴廣東打工,成為中江縣外出打工潮的“先驅”。彼時,要“趕一趟成都”都要乘七八個小時的車。

  1992年春天,“南巡”講話發布,中國打工潮全面興起。越來越多的中江人背起行囊,踏上外出之路。

  劉文遠赴廣東不久,劉海林也丟掉殺豬匠的“舊業”,帶著妻子歐陽清華,背上蛇皮口袋包裹的被褥,心懷忐忑地走向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與劉文同鎮不同村的王開東,則踏上了相反的方向:他到山西大同做了一名礦工。

  自那時起,中江的青壯年勞動力傾巢而出,南下或北上。而同一時期出現的公務員辭職“下海潮”,也被裹挾其中。東莞市秀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肖登伍,就在那時告別縣上的機關單位,到廣東的鞋廠謀到一份管理差事。

  時代造就了因緣際會,部分“漂一代”憑借勤勞和才智走向了成功。龍臺鎮人賀志玖擁有三家企業,生意做到了澳大利亞;低調的劉海林夫婦,承包了廣東江門17個不銹鋼餐具工廠的拋光業務,是這一領域的“隱形冠軍”。

  “輸出一人,致富一家。”中江在嘗到“勞務經濟”好處的同時,也不得不吞咽外出務工人員長期離鄉背井、拋家別子帶來的“苦果”。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夫妻離異……此類社會問題在當地尤為明顯。

  反思現狀,近年來,中江的發展思路轉向了“一人創業,致富一方”。該縣投資促進局局長艾永權就將一項工作提上日程:邀請成功的“漂一代”們返鄉再創業。而沿海地區的產業轉移和結構調整,也使地方訴求獲得了經濟層面的支撐。

  去年8月,四川出臺支持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返鄉創業的實施意見,劉永好等知名川商發出“歸來”邀請,出鄉潮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呈現“調頭”之勢。就在這一年9月25日,中江縣啟用了全市第一個“返鄉民工創業園”。

  啟用儀式也是“德陽創客·凱城匯”的啟動儀式。德陽市長趙輝出席,登臺朗誦了詩歌《追趕太陽的人》:“當另一些腳步,在大地每個角落發出同樣的回響,那躁動于內心深處的太陽正噴薄升起。”

  一市之長為創客代言——這在“漂一代”的朋友圈中激起了漣漪。

  B “鄉愁”與“激情”共振地方:招商引資的春天來了

  劉海林已經49歲了。連被他帶去江門打工的“80”后外甥李建,都已經在當地購置了房產、安定下來,他卻仍選擇租房。

  “不是錢的問題。”劉海林透露,僅去年一年他在江門賺的錢就超過了300萬元,“我堅信自己一定會落葉歸根。”現在“歸根”的時候到了:他制定了一份“跨行業養牛”的返鄉計劃。

  這遭到了許多親友的反對:“投資大、風險高、收益低,前景不看好。”但劉海林很清楚,自己的出發點,首先不在于投資回報——拋妻別子外出多年,直到孩子讀初中,他才有能力把他們接到身邊。這種離別之痛,時刻在他心里激起一種責任感:不能再讓投奔他而來的三四百名老鄉,重蹈這個覆轍。

  2月4日,流水席結束后,劉海林邀請外出務工者、包括在他手下的打工者,參觀“劉氏農場”,800余頭肉牛正茁壯成長。“你們修好圈舍,加入合作社,我提供飼料和技術,大家一起致富。”他在人群中高聲推介。

  有鄉親私下議論,認為他在廣東的生意失敗了。事實上,劉海林說,經濟下行壓力目前并沒有對他的拋光業務造成多少實質影響。每到月底,他按時飛回廣東收貨款、發工資,再帶著賺到的錢回來投入到農場。

  “如果能賺到跟出去打工一樣多、甚至更多的錢,為什么還要出去?”劉海林認為,他有義務為那些跟隨他的鄉親找到“新路”,為此,他甚至把26歲的兒子“拴”在了農場。

  在這方面,王開東與劉海林產生了強烈共鳴。

  挖過煤,進過工地,待過車間,漂泊18年的王開東回到故鄉時,帶著150萬元積蓄以及所掌握的瓜蔞種植和烘烤技術。他在幾個村流轉了數百畝耕地和林地,做回農民。后來,他的瓜蔞合作社帶動農民190戶,種植面積上萬畝,每畝年純收入達到2000—3000元。

  劉文也做好了回來投資的打算。盡管過去十幾年,他的家族已經先后有50多個人去了上海,“故鄉”的指向已經不再明確,但是“漂一代”植根故土的濃郁情結,讓他與家鄉藕斷絲連。

  艾永權與劉文已經非常熟識,以前中江赴上海招商,常依靠劉文幫忙張羅聯系企業。但當時招商成果仍然不佳,他坦陳,“光講感情畢竟不行。”

  但如今,中江通了高速路,成德同城化加速,縣域區位發生重大改變,“在外創業者這兩年才更樂意回來看看。”多種因素疊加,他認為:中江招商引資的春天來了。

  C 留住“鄉友”靠政務服務走得長遠還是靠創新

  官方統計顯示,中江農民工創業園已吸引32家企業入駐,所有企業法人代表均為外出務工人員,可吸納540余人就業。“各位在外打拼多年,最看重什么?到底是不是幾減幾免的優惠政策?”中江縣委書記周新與企業家座談時,拋出一個問題。這背后,隱含著另一個命題:如何才能讓這些創業企業家回得來、留得住、能賺錢,避免農民工創業園“曇花一現”?

  商人們喜歡講故事。北京德陽商會副會長謝強舉了個例子:北京市要把石材產業整體搬遷,唐山市聞訊后,專門設立了招商辦公室,向企業承諾所有的執照、證件都由政府代辦。“我們企業拿到了兩套辦公室,進去一看,里面連拖鞋都準備好了!”

  劉文也對這種“保姆式”服務深有體會。“我們公司建廠時,真沒跑過什么規劃局、建設局、政務中心,開發區設有園區處,代辦一切手續,不收一分錢,甚至不吃你一頓飯。”

  企業家唐大文進一步補充,“內地辦個身份證需要幾個工作日,沿海時間更短,甚至會送上門來。”

  “政務服務環境好了,政府辦事效率高了,這才是最重要的。”周新總結。

  四川海涯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成,已經投身返鄉創業。這位趟著石頭過河的創業者認為,返鄉創業也是創業,政府和企業都必須正視失敗的風險,“尤其是,不能把沿海淘汰的產業和技術轉移過來。創業要想走得長遠,把奉獻家鄉的理想變成現實,就需要依靠創新,無論是管理創新還是技術創新。”

  劉海林養牛,就吃過被動創新的苦頭。“最初采購別人的飼料,價格開始還正兒八經的,后來忽高忽低,品質忽好忽壞,成本自然不可控。”

  他被迫成立配料室,從五糧液等酒廠拉來酒糟,親自鉆研制作復合飼料。“我們的獨家配方飼料,統一向合作社成員提供,保證了肉牛喂養的安全。”這樣摸索著,劉海林還總結出了圈舍飼養密度、早晚量體溫等養殖技巧,將死亡率控制在1%以內,實現年總產值2000萬元。

  賀志玖同樣對農業情有獨鐘。他見識了澳大利亞發達的農業,“那里華人圈最富有的一個人,不是從事礦業,而是種棉花。”結合他在國外學到的農業自動化經驗,他決定在中江做一個標準化、機械化養殖牲畜的嘗試,實現自動送水、送飼料、沖洗圈舍。

  看著越來越多的“鄉友”,正在進軍農業領域,劉海林欣慰中帶著一絲不安。他擔心自己的后代不會延續這份土地上的事業。為此,他每個月都要召開家庭會,對兒孫們講:“憑良心做事,不能好吃懶做,要善始善終。”

  記者 張守帥 朱雪黎文/圖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