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大宗商品市場不景氣的影響,全球第二大礦業巨頭力拓去年全年的當期收益慘遭“腰斬”,整個集團更是轉盈為虧。
春節期間,力拓公布的2015年財年業績顯示,當期收益為45億美元,這較2014年的93億美元驟降51%,同時,力拓還透露整個集團虧損17.19億美元(而2014年的稅后利潤為64.99億美元)。
然而,盡管賬面上的收益暫時不太好看,包括力拓在內的幾大全球礦山巨頭,并沒有放棄擴產的步伐,相比之下,整個2015年已經有1.3億噸高成本鐵礦石被迫退出市場,這其中就包括國內的礦山企業。
全球礦企遭重創
力拓的主要產品包括鋁、銅、鉆石、動力煤和煤、鈾、黃金、工業礦物(硼砂、二氧化鈦、工業鹽)以及鐵礦石。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遍布全球,主要資產分布在澳大利亞和北美洲,同時在亞洲、歐洲、非洲和南美洲也有大量業務。
對于2015年的業績,力拓首席執行官山姆·威爾士表示,2015年主要大宗商品價格普遍走低,導致了當期收益與2014年相比減少了76.95億美元。其中,62%的PB粉礦普氏價格與2014年平均價格相比,下降了43%,而硬煉焦煤和動力煤的基準價格分別下降了19%和16%。銅和金的平均價格分別下降了20%和8%,倫敦金屬交易所鋁價格平均下降了11%。
根據力拓公布的財報,公司在2015年的總銷售收入348億美元,比2014年低128億美元,也反映出因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降而減少的131億美元。
而當期收益和凈收益才是管理層內部績效評估的重要關鍵績效指標,事關力拓股東的回報。力拓的2015年財報顯示,由于33億美元的非現金匯兌和衍生品損失,以及18億美元的資產減計,去年力拓股東的凈收益虧損8.66億美元(2014年為盈利65.27億美元)。而整個集團則是虧損17.19億美元(2014年利潤為64.99億美元),其中8.53億美元的虧損(2014年虧損為2800萬美元)是由于非控股權益。
業績的下滑,與中國經濟和大宗商品市場的調整不無關系。力拓中國總裁任濱彥博士就曾對記者透露,中國已經成為力拓最重要的一個客戶,“2014年力拓在中國的銷售,已經占到了力拓全球收入將近40%的份額。”
而在2015年,中國對大宗商品的需求下滑,也使大多數大宗商品市場進一步周期性下探。比如鐵礦石價格就在年底跌至每干噸低于40美元(CFR),較2011年市場峰值下降了80%。
隨著大宗商品價格的不斷下滑,全球礦業企業的業績表現均遭受重創,此前,淡水河谷、必和必拓等礦業巨頭,也都表示為應對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帶來的窘境,已經縮減或者放棄分紅計劃。其中,淡水河谷更是在2015年第三季度出現凈虧損21.17億美元,這是近十年來該公司首次遭遇類似損失。
今年仍不樂觀
事實上,受國內鋼廠補庫存影響,鐵礦石價格在去年12月中旬曾出現一波反彈,然而隨著鋼廠補庫存的結束,1月份的鐵礦石價格再次呈波動下行走勢。
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監測,1月末,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CIOPI)為156.51點,環比下降3.96點,降幅為2.47%。其中:國產鐵礦石價格指數為167.80點,環比下降2.47點,降幅為1.45%;進口鐵礦石價格指數為153.35點,環比下降4.37點,降幅為2.77%。
中鋼協預計,1月份,鋼鐵生產和國內市場需求不旺,鋼材價格波動下行。后期隨著春節假期來臨,鐵礦石市場需求延續疲軟態勢,進口鐵礦石庫存高企,受供大于求矛盾制約,鐵礦石價格將繼續呈小幅波動走勢。
值得注意的是,春節前夕,國務院正式發布《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意見提出十三五時期鋼鐵工業化解產能目標:在近年來淘汰落后鋼鐵產能的基礎上,從2016年開始,用5年時間再壓減粗鋼產能1億~1.5億噸,行業兼并重組取得實質性進展。
“2月鐵礦石面臨短中長期三大利空,短期來看,節前備儲已然結束,而春節假期將會制造需求斷檔期;中期來看,大宗商品仍處下行大周期,鐵礦石難獨善其身;長期來看,中國鋼鐵去產能無疑使國際鐵礦石供應商面臨‘斷炊’的尷尬,相信鐵礦石的去產能難度會甚于鋼鐵制造業的去產能,鐵礦石的供應過剩局面會越來越惡化。”生意社首席分析師劉心田對記者指出。
邊擴產邊降成本
據記者了解,目前的鐵礦石價格,已經令國內眾多礦山無利可圖,而幾大國際礦業巨頭,擴產的腳步卻沒有停歇。
今年年初,力拓公布的銷量報告顯示,2015年四季度產量環比增長1.3%至8716萬噸,同比增幅10.2%;公司2015年全年的全球鐵礦石產銷量同比增長11%左右。
必和必拓隨后公布的運營公報也顯示,去年下半年鐵礦石產量達118萬噸,同比增長4%。公司表示,隨著金布巴鐵礦于2015財年的成功擴產及滿負荷生產,西澳鐵礦產量在2016上半財年將創歷史新高。
而作為全球最大的礦山企業淡水河谷,也在就鐵礦石行業史上最大的項目進行投資。位于巴西北部帕拉州的S11D鐵礦項目最初預計投資195億美元,目前已經完工近70%。
“相比于國內礦山企業,國際礦業巨頭在開采成本及礦石品位上有絕對的優勢,”一名行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指出,比如力拓在西澳的皮爾巴拉礦山,生產每噸鐵礦的現金成本就只有15.2美元,因此,低迷的市場,反而是其擠出競爭對手、搶占市場份額的好機會。
力拓全球業務總裁思高德也曾對記者表示,“現在大宗商品是在往下走,但是我們對于投資的決策是在多年以前就定下來的,做決定基于很多因素上的考慮,其中包括了對于我們成本結構上的考慮,在我們所處的大宗商品行業中,我們把我們的成本在行業中的排名位置視作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思高德進一步指出,“很多人認為當你把生產量降下來了,那么整個供應減少了,價格就會上去,但是事實上情況并不是這樣,在這個行業中,你把你的量減下來了,但是你的競爭對手就會相應地增加他們的量,那么你的競爭優勢就沒有了。”
因此,力拓選擇繼續降低成本,以取得行業中更大的競爭優勢。山姆·威爾士就透露,公司正在采取新一輪的積極措施來削減運營成本,“計劃在2016年進一步削減10億美元,并在此基礎上于2017年再削減10億美元,同時我們也擬將2016年的資本支出降低到40億美元,2017年降低到50億美元,與之前計劃相比,削減總額達到30億美元。”
2015年,通過改善現金成本、提高銷售量、降低能源成本、貨幣升值和其他舉措,力拓獲得總計29億美元的收益,部分抵消了因價格走低造成的77億美元(稅后)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