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7

庫存破4000萬 2016年空調業迎來大考

2016-02-25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錢瑋玨

  往年春節過後,各大空調企業就開始進入為旺季備貨的生產期,但今年空調企業的日子恐怕沒那么好過。據蘇寧聯合中怡康發布的《2016年中國空調行業白皮書》預計,市場需求不足和庫存高居不下的矛盾越來越大,在整體經濟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逆境中的空調行業今年將迎來真正大考。

  空調行業庫存高企

  去年,受宏觀經濟發展放緩、房地產市場波動及客觀天氣等因素影響,中國空調市場整體表現低迷。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去年中國空調市場整體零售額為1374億元,同比下降4.8%,其中線下市場規模同比下滑了8.2%,約為1235億元,整體零售銷量為4170萬台,同比下滑1.1%。受市場規模影響,各大空調廠商也遭遇了業績壓力。格力2015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個季度總共實現營業收入815.23億元,同比下降17.16%。美的市場業績也低於預期。

  產能嚴重過剩、高庫存壓力仍然是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統計顯示,截至去年底,行業庫存總量已突破4000萬台,相當於國內空調一年銷售總和。過去的一年裏,為了緩解庫存壓力,行業龍頭格力率先挑起的價格攻勢,將整個行業拖入了價格戰的漩渦之中。中怡康數據顯示,去年,空調整體市場均價同比下降4.5%。以定速1.5匹掛機為例,2015年銷售均價較2014年同比下滑超過10%。

  商家大打價格和技術戰

  常態化的價格戰已經成為空調市場的顯著特征之一。價格戰繼續深化,原材料成本走低,各品牌陷入價格普降潮,價格下行趨勢貫穿了整年,但盡管各大空調品牌大打價格戰,但效果甚微,市場需求不足和庫存高居不下的矛盾越來越大。《白皮書》認為,空調市場或將陷入“由治到亂”的尷尬局面。

  事實上,當前空調市場的規模萎縮以及市場競爭程度加大已經誘發了廠商之間的諸多矛盾,這點從今年初龍頭大佬格力和美的針對所謂“學術造假”開撕就可見一斑。上個月中,格力和美的的員工先後公開實名舉報信,互指對方獲得2014年和2011年國家科技進步獎的項目存在造假的行為,而背後瞄准的目標,則是雙方目前在市場主推的技術概念,包括格力的“1赫茲變頻”和美的的“1晚1度電”。春節前“互掐”還進一步升級,格力和美的先後對外確認針對被實名舉報學術造假一事,已起訴對方公司員工侵犯名譽權。目前,珠海市香洲區人民法院以及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法院已分別受理上述兩起訴訟。

  市場分化嚴重

  除了市場需求不振和高企的庫存壓力外,擺在廠商面前的空調市場還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包括格力、美的、海爾三大品牌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占比超過70%,外資品牌被進一步邊緣化;線下渠道出貨受阻,以美的、海爾、志高、奧克斯為代表的主流品牌發力線上,線上渠道也確實保持了明顯的增長,但隨著傳統電商紅利期的過去,低端產品占主流的線上渠道難以再現爆發式增長;一二線市場趨於飽和,三四級市場正在成為各大品牌競爭的焦點,不僅渠道進一步下沉,而且中高端產品也開始向三四級市場延伸;但空調產品創新乏力的問題仍然明顯。

  企業調整產品結構

  按照《白皮書》的預判,基於釋放高庫存壓力的影響,今年空調行業價格仍將持續低位運行,各空調企業將通過主動調整產品結構升級來提升產品均價。而隨著消費者對空調產品、體驗、服務等要求不斷提升,空調市場變革是大勢所趨。

  目前行業內的部分企業已經開始在供應鏈、渠道、產品以及服務層面推動變革,包括從傳統“工廠-渠道-用戶”的供應鏈模式向“用戶-需求-體驗-產品”的新型C2B定制模式轉型,渠道方面結合空調“三分產品七分安裝”的特性更多開展O2O的運營模式,產品結構逐漸向高端化方向傾斜,朝著智能普及化、變頻節能化、功能集成化等趨勢發展,而且廠商不再僅僅提供空調產品,而是提供包括溫度、濕度調節、智能淨化等在內的整體空氣解決方案。

  業界預計2016年空調市場整體零售量將保持持平,零售額預計為1340億元,同比微下滑2.5%。其中,線下市場規模預計為1173億元,同比下滑約5.1%;線上市場規模為167億元,同比增長約20%,占比達到12.5%,增速高於線下,但增幅進一步收窄。

  市場的緊迫狀況也讓行業今年提早開始啟動了銷售攻勢。記者從蘇寧方面了解到,蘇寧聯合美的、海爾、海信、科龍、奧克斯、志高等主力品牌將於2月底在線上線下啟動“春季攻勢”,3月蘇寧還將推出空調售後全免計劃。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