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4

華大基因前CEO新公司估值50億

2016-02-29
来源:中國經營網
華大基因前CEO新公司估值50億

  出走的CEO王俊又掉轉頭成了競爭對手。

  2015年10月,原華大基因CEO王俊宣布創業,在深圳注冊了一家碳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碳雲智能”)。2016年1月,中源協和宣布對碳雲智能進行一億元增資,碳雲智能估值達到50億元。

  短短數月,這個新公司估值已經躥升到華大基因的約四分之一,速度之快令業內人士驚詫。

  一方面,碳雲智能與中源協和目前在打造的全民健康平台,主要是針對個體化健康管理及精准醫療,而建成新型健康管理服務平台也是華大基因的發展目標,兩者未來產生競爭的關系不言自明。

  另一方面,王俊雖另立山頭,但實際上,他仍然是華大基因的股東和董事,王俊的雙重角色意味著,他可以“兩頭通吃”,華大基因一旦上市,他也能獲得巨額財富。

  但這種錯綜複雜的關系,讓業內人士覺得詫異,尤其覺得會給華大基因帶來一定的影響,最起碼,這種博弈的局面不是華大基因的團隊想看到的。

  援手變對手

  基因測序作為醫療行業的重點方向,在全球范圍內受到高度關注。美國已經發布了精准醫療計劃,而我國的精准醫療計劃尚在醞釀之中。

  1997年成立的華大基因,是一家位於深圳的民營基因測序企業,在科研和產業兩個領域走在了國內的前列。

  華大基因的主營業務是通過基因檢測等手段,為醫療機構、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等提供基因組學類的診斷和研究服務。他們以華大基因研究院為起點,成立了相關產業公司,發展成為產學研一體化的實體機構。

  2015年7月份以來,華大基因遭遇了一場關鍵性的人事變動,在華大任職16年的原CEO王俊辭職離去,因此外界關於華大基因高管內鬥的傳聞一時甚囂塵上。

  據媒體報道,與王俊一道離職的還有另外3位高管,主要是由於跟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的分歧有關。作為華大基因的元老級人物,王俊曾和汪建一起帶領公司走向今天的輝煌。這次人員變動被認為是華大核心團隊的一次失血。

  在碳雲智能的官網上,記者看到原華大基因首席運營官吳淳、首席科學家李英睿及首席信息官黎浩,目前均已是碳雲智能的創始合夥人。

  當時華大基因發布的公告稱,華大基因董事會決議支持由原華大基因CEO王俊主導組建以人工智能為核心,關注前瞻性業務發展的新業務機構。此外,將繼續留任華大基因董事會,出任董事合夥人。

  在碳雲智能的官網上,記者看到其對主營業務的敘述與之前發布的公告內容較為一致:將基於全球專業度最高、指數增長的全息全程健康醫療大數據,通過頂尖的數據挖掘和機器分析技術,提供私人專享的健康指數分析和預測。

  華大基因步步攀升的估值卻與陰晴不定的業績形成反差,高估值低利潤的矛盾凸顯出來。根據招股書,華大基因2012年~2014年營收為7.95億元、10.47億元、11.31億元,2015年上半年營收是5.65億元,但是其淨利潤2012年~2014年分別為1692萬、6313萬和2457萬元,2015年上半年營收是6792萬元。

  外界開始評論認為,華大基因在沒有上市之前,被多種光環籠罩,而實際情況並沒大家想象得那么美好,看起來基因行業的利潤空間也不如預想中那么大。此外,國內知名的基因檢測服務商也環伺在華大基因周邊,競爭激烈。

  王俊新創立的碳雲智能與中源協和的聯手,也似乎站到了華大基因的對立面。除了業務的重疊,王俊在這兩家公司中間扮演的角色也讓這層競爭關系變得更為錯綜複雜。

  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王俊辭去華大基因CEO一職之後,能與其對手公司進行合作,應該是沒有受到競業協議方面的約束。他認為,董事是參與運營和決策的席位,華大基因團隊不大會讓已經有新身份的王俊一直擔任下去。

  高估價懸疑

  中源協和公告宣布,公司為實施“細胞+基因”雙核驅動的戰略目標,決定以自有資金投資1億元對深圳碳雲智能科技進行增資。碳雲智能主營業務涉及生命大數據、人工智能、互聯網領域。增資前,目標公司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增資後,碳雲智能注冊資本將根據接受A輪融資的具體情況確定。

  公告還顯示,碳雲智能淨資產為人民幣867萬元,2015年度營收為零元,虧損122萬元。結合50億元的估值,中源協和此次投資標的的溢價率達577倍。

  “這家公司什么都還沒做,就估值50個億了,這有依據嗎?這難道不是炒概念?”一位醫藥行業的資深從業者對記者表示,華大基因作為國內基因行業的龍頭企業,營收和利潤都在那兒擺著了,碳雲智能的高估值無法令人信服。

  國內一家基因公司的從業者也對記者直言,雖然他也做基因相關的產品,但他卻看不懂這種高估值,雖然大家都在追捧這個行業,但存在泡沫的風險。比如數據未必能找到下遊的買家。“數據可能對某些藥廠有價值,但就整個大健康行業來說,價值或被高估了。”

  上述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從商業模式來說,今後的三五年內,都看不到成功的可能。另外,這個行業還需要持續不斷地高投入,現在的高估值是對未來數年後發展前景的一種期望,眼下缺少理性的依據做支撐。

  根據記者的調查,僅從工商注冊信息以及華大基因的招股書來看,碳雲智能與華大基因並無直接關系。

  根據中源協和官方網站介紹,中源協和細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最早投資生物資源儲存項目的企業,是目前國內滬深兩市中唯一一家以細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為主營業務,雙核驅動發展的上市公司。

  除了投資碳雲智能,中源協和還投了一家天津的初創公司百樂思生物,截至2015年底,無任何業務相關的數據,營收和淨利潤為零。

  從中源協和較為頻繁的收購來看,其發展“細胞+基因”雙核發展的核心戰略的路線堅定,主營業務也多種多樣,勢必與華大基因存在競爭關系。但業內人士認為其投資的都是剛起步的創業公司,發展並不成熟,存在一定的風險。

  與此同時,碳雲智能已經把腳步跨到了國外。不久之前,碳雲智能宣布在歐洲成立了碳雲(馬耳他)有限公司,拓展其全球智能健康管理平台的第一個國際基地,希望在基因、蛋白、代謝等多層次生命數據基礎上進行智能健康管理等。

  王俊作為國內基因龍頭企業出身的科學家和業界領袖,自然受到矚目,對於其新創立公司短短數月估值達50億元,有聲音認為,這是華大基因的“基因”太過強大,或是碳雲智能所打出的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等均是熱門的高科技概念,給其帶來光環效應。但更多人認為,高溢價在整個行業的利潤率面前,是缺少說服力的。

  本報記者也向碳雲智能發去了采訪函,想就王俊的雙重身份問題、碳雲智能的高估值以及和華大基因之間的關系做了解,但截至發稿時,沒有收到對方回應。

  對此,《中國經營報》記者分別向華大基因發去采訪函,想就這兩家公司之間的關系,以及王俊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對兩家公司產生的影響等做深入了解。

  華大基因公共傳播部對本報記者確認了王俊目前仍然是公司股東和董事的身份,並強調他仍“為公司的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另外還稱,歡迎更多的企業參與到基因事業中,共同推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