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2

細筆柔情 當代工筆女畫家邀請展在深開幕

2016-02-29
来源:香港商報
  近年來,中國工筆畫有了長足發展和進步,涌現出許多富有才華、頗具探索精神的青年藝術家。這其中,當代女畫家尤其突出,在繼承前人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她們的藝術思想、創作手段和表現形式呈現出許多新的特點。2月24日,「細筆柔情猁猁2016當代工筆女畫家邀請展」在深圳美術館開展,展覽邀請了30多位中國優秀工筆女畫家,展出當代工筆畫作品近百幅。作品面貌新穎、風格多樣,呈現出當代工筆女畫家在藝術道路上傳承、探索與創新的重要成就。展覽將持續至3月8日。香港商報記者陳柳燕
 
 
  細微畫筆的呢喃淺唱
 
  本次由深圳美術館主辦,樓上藝術空間承辦的「細筆柔情猁猁2016當代工筆女畫家邀請展」,展出近百幅風格多樣的當代工筆女畫家的精美畫作,旨在對活躍於當代的工筆女畫家做一個相對完整的梳理與展示。同時,讓大眾了解她們在研究傳統繪畫的基礎上,借鑒西方繪畫語言,結合當下視覺元素和圖像範式,為當代工筆繪畫發展所作出的貢獻。
 
  中國工筆畫歷史悠久,從戰國到兩宋時期,工筆畫的創作從幼稚走向成熟。工筆畫使用「盡其精微」的手段,通過「取神得形,以線立形,以形達意」獲取神態與形體的完美統一。當代中國工筆畫的發展,在繼承創新上以「盡其精微」的態度繼續探索,面對不同時期的文化語境,力求與時俱進。此次受邀的30多位優秀青年女工筆畫家,其中有國家一級美術師潘纓,中國工筆畫學會理事陳子、董婷竹,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傅春梅等。她們站在當代工筆畫的前沿學術陣地,將工筆畫所蘊含的文化精神提練出來,通過對時代與生活的感悟與理解,用細筆描繪出精緻的美,於作品中體現出筆意的精妙及超凡脫塵的意境,帶給觀眾以美的體驗,讓觀者得到視覺與心靈的雙重審美愉悅和寧靜。策展人表示,希望觀眾可以通過對作品的品讀,感受到作為獨立個體的女藝術家們觀看這個時代和世界的方式,聆聽她們用細微畫筆發出的呢喃淺唱。
 
  以新時代藝術感受建構新形態
 
  在中國工筆畫中,種類多樣。而中國古典工筆人物畫,以其永恆的藝術魅力穿越歷史的時空。據介紹,人物最早的造型是在新石器石代的彩陶紋樣中出現的,雖然是剪影形式,但在造型觀念和線條表現上,為其后的工筆人物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工筆人物畫發展到戰國時代,在用筆、用色、章法、結構上都達到了相當的水平。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源自印度的美術傳統在此時為中國工筆人物畫帶來新鮮的觀念與技法,特別是在色彩表現上,使原來的中國工筆畫發生了一次深刻變革。此后,工筆畫人物以濃麗的色彩、工細的勾染和準確的造型為特徵,逐漸完善著一種新的語言形態。
 
  唐五代以后,閻立本、張萱、周昉等的經典之作設色豔麗高雅、造型雍容華貴、描繪細膩準確,再現了盛唐時期上層的生活情景與內心世界,由此,中國工筆人物畫的創作達到了歷史上的高峰。而明清時期則是工筆人物畫最為成熟的時期,大多作品人物造型嚴謹、精神面貌刻畫入微,在細緻刻畫人物面部的同時,更注重體現「寫貌傳神」的創作原則。中國傳統的工筆人物畫之「法」,包含著對客觀自然的哲學理念,沉澱著中華民族的集體審美智慧。
 
  據介紹,當下中國工筆畫人物正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在創作觀念和語言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發展。此次展出的作品中,工筆人物畫占有著重要的分量。如劉瑤的《願緣》、《千重變》;付洛紅的《貴妃醉酒》;陳飛的《花姑娘》;陳靜的《茶顏觀色》等等,女工筆畫家雖用筆用色各有一格,但筆下的人物均甚為精緻唯美,細膩的筆法勾勒出不同人像各式各樣的氣韻神態,或端莊典雅,或獨特個性,或憂鬱脫俗……可以說,置身於工筆畫人物探索的人越來越多,中國當代工筆畫藝術家,正以新時代的藝術感受建構著這一古老繪畫形式的新形態,使中國工筆人物畫以全新的語言樣式綻放異彩。
 
  古新融合傳達生命感悟
 
  本次展覽近百幅工筆精作的亮相,涵蓋了人物、山水、花鳥、禪意各科,有富麗堂皇的濃墨重彩,又有清新雅逸的輕渲淡染,以及沒骨、白描等不同的表現形式,作品豐富多元,琳瑯滿目。可以說,畫家們以不同的生活體驗和視角來觀察、品味、感悟審美對象內部深層的情趣意蘊、生命精神,用不同的表現技巧和風格樣式闡釋他們對藝術本體的思考及對生活的理解。女畫家們在展現藝術高度的同時,也顯露了她們在傳承、探索、創新與發展之路上所做的努力。策展人表示,「細筆柔情當代工筆女畫家邀請展」作為展示當代工筆繪畫藝術發展的一個片段,體現了近期工筆畫發展的趨勢和特點,也為當下青年畫家的創作提供了有益的學術指導和理論批評。
 
  觀者可以看到,有如畫家王倩的《歸系列之一初音》,其畫作給人以靜謐祥和之感,仿佛置身於世外桃源,呈現出清幽如夢、雅致超脫的安逸之美,如此感覺正取決於畫家在畫面構圖上對於傳統構圖形式的大膽突破與創新,統一的淺色基調,大量的留白畫面,為觀眾制造出心靈思考的諾大空間。又如姚蓉蓉的《蝶》,融合了對傳統的持守與對新形式的探索,小小的蝴蝶不再是花鳥畫中的「點綴」,而是其作品的主題,同時蝴蝶的身姿與漢簡、敦煌書等其他元素的融合,亦多了一份對於生命的思考與闡釋,作者以異於傳統工筆畫的手法,通過工筆與意筆的融合、色彩與水墨的融合,用心用情讓作品呈現出新的意境與格調。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