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

85后女孩任上海團市委兼職副書記 曾留學英國

2016-03-01
来源:中國青年報

  史逸嬋

  原標題:上海共青團深化改革新啟航

  當海歸女孩史逸嬋和創業青年于杰身著正裝、莊重地鞠躬90度時,主席臺下掌聲雷動。這是他們第一次亮相。他們的出現,標志著上海共青團深化改革工作進入新階段。

  2月29日召開的團上海市委第十四屆七次全會是一個注定被載入史冊的共青團工作會議。這一天,共青團首次迎來省市一級層面的掛職、兼職副書記,他們有的是媒體記者,有的是創業青年,有的是企業一線研發人員,還有的來自非政府組織。

  最年輕的是史逸嬋。這個出生于1987年的女孩,畢業于復旦大學,并在英國紐卡斯爾大學國際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深造,2014年回滬正式接手上海靜安區白領驛家的理事長工作。出乎所有人意料,這個年輕的女孩因為機緣巧合成為此輪上海共青團改革浪潮中一朵美麗的浪花——憑借白領驛家團隊每年120余場次公益活動、3萬人次服務量、5萬多名會員、21支青年社團的“雄厚”家底,史逸嬋和滬江網聯合創始人、螞蟻雄兵基金合伙人于杰、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二十三研究所第二研發部主任王坤一起,成為團上海市委的三位首任兼職副書記。同時,解放日報經濟部主編丁波成為團市委掛職副書記,任期兩年,在團市委辦公。

  上海共青團深化改革開始新的航程。

  掛職、兼職團市委副書記從基層來

  人員的變動,是深化改革中最受關注的話題。從2015年11月20日上海市共青團改革方案正式公布至今,約3個月時間,在這份改革季度答卷中,人員和機構減少、重配的問題,已大致有了雛形。

  2月25日,丁波、于杰、王坤、史逸嬋4名掛、兼職團市委副書記已經收到任命、上崗報到。他們的辦公室,也已經備好——掛職副書記丁波單獨辦公,另外3名兼職副書記共同辦公。掛職、兼職團市委副書記不對應行政級別。

  “我可能更了解現在90后年輕人的所思所想,未來或許能在微觀的社會組織操作層面給予團組織一些經驗和參考。”史逸嬋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兼職團市委副書記不只是“開開會、表個決”,而是每個人都有具體協管的工作,“有很強的使命感。”

  一切都在按照原定的改革方案穩步進行。根據團上海市委此前公布的改革方案,未來團組織將以“精干高效、不拘一格、五湖四海”為導向選拔、管理團干部。一個重要的舉措是,實行專、掛、兼相結合的辦法選好配強團的領導班子。

  “注重面向基層一線”被重點提及。方案稱,將不唯年齡、不唯學歷、不唯職級,從具有團學專兼職干部經驗、基層群眾工作經歷的人選(如青年村官、青年志愿者、青年社會工作者、青年社會組織等帶頭人)中選拔培養團的領導干部。

  其中,團市委、團區縣委書記班子中專職成員不超過50%,掛職成員只轉組織關系、不轉行政關系;兼職成員由具有一定參政議政能力的優秀青年典型、基層青年代表、青年社會組織負責人擔任。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掛、兼職團市委書記來自基層外,團市委常委中基層一線的比例也在大幅提高。最新數據顯示,團上海市委此次增選團市委委員和常委后,團市委委員中基層一線比例從51.7%增至58.5%,團市委常委基層一線比例從15.4%增至42.1%。全球最快橋吊司機張彥和上海地鐵人民廣場站副站長熊熊此次都被增補進團市委常委名單中。

  團市委機關27個編制下沉至基層

  機關里的團干部,也發生了較大的人事變動。2月中下旬,團上海市委機關內的部分團干部,陸續到新崗位報到。

  按照改革實施方案,本輪共青團改革試點過程中,團上海市委機關編制將精簡30%,按照“減上補下”“補缺口、強一線”的原則,團市委機關此次精簡了27個編制,下沉到青年工作任務較重的大口團工委、團的工作力量相對薄弱的區縣團組織和青年集聚的園區,充實基層工作力量。

  截至記者發稿時,團上海市委27個編制已基本完成下沉,大部分同志已到新崗位報到。

  上海市金山區、楊浦區等區縣,根據本輪群團改革的方案,已經于2月初開始招募志愿者充實機關工作崗位。

  值得注意的是,改革方案中提到的“從基層群團組織、企事業單位、青年社會組織中遴選團市委、區縣委機關專職干部”的工作,團上海市委此次也給出了具體的時間表,這一工作將在今年“五四”前展開。

  不久的將來,可以預見,將會有一大批從基層選拔上來的專職團干部和有志于從事共青團工作的青年志愿者充實到團上海市委機關和各區縣團委機關中。

  機關部室“9+1”,更符合青年需要

  機構精簡工作也已初步完成。改革前,團上海市委共有14個機構部室,按照改革方案,團的領導機關應進行“扁平化”改革,團市委內設機構精簡25%,建立9+1+X格局(原定為8+2+X)。

  “9”是指團的工作部門;“1”是指青少年服務和維權辦公室;“X”是重點工作項目組。

  改革后,“9”個內設部室分別為辦公室、組織部、宣傳與網絡工作部、基層工作部、學校工作部、社會工作部、團結聯絡部(青聯秘書處)、少先隊工作部、合作交流部。

  至于“X”工作組,則完全來自基層一線的“群眾投票”。2015年年底,經基層青年代表、媒體代表、基層共青團代表等投票,團上海市委像過去數年來堅持的一樣,根據代表投票選出了10個2015年上海共青團重點工作項目,其中綜合得分最高的“前三名”項目,成為“X”工作組——即“網上共青團”工作組、創新創業工作組和“愛心暑托班”工作組。

  中國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團市委機關原有的研究室與辦公室合并;原來負責網絡的管理信息部與宣傳部合并為“宣傳與網絡工作部”;青工部與地區工作部合并為“基層工作部”;志愿者工作部和社會組織工作部合并為“社會工作部”;統戰部改名為“團結聯絡部(青聯秘書處)”;權益部與社區辦合并為“青少年服務和維權辦公室”;新設“合作交流部”。

  團上海市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新的部門設置一切都從“方便青年”的角度出發。比如,原來的權益部負責青少年維權工作、社區辦負責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這兩個部門本身就容易給外界留下“差不多”“分不清”的印象,工作屬性類似,不易區分;與之類似的還有志愿者工作部和社會組織工作部,志愿者和社會組織工作也不易區分;比如管理信息部在新形勢下做了很多團市委網絡形象宣傳的工作,該部門很多重要工作都需要與宣傳部配合進行,兩部門合并工作效率可以提高,而且可以加強網絡輿論工作的力量。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