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學大系》十二卷出版 香港文學別有不同
香港,與別不同,因為有文學。《香港文學大系》十二卷的出版,標誌著香港文學作為主體和文化空間,有其獨特面向。不少差點被遺忘的香港小說,與「現代」文學迥異:或寫城市的窮巷,或以幽微筆法寫情慾與物慾,到現在,小說創作有何不同?以《香港文學別不同》為主題的系列講座在香港商務印書館陸續展開,日前多位編輯和作家現身與讀者們細述香港本土小說的變化多端。香港商報記者黃鶯
文學發展離不開「南來作家」
在講座現場,眾位嘉賓從香港本土作家侶倫的小說《窮巷》說起,詳述了香港本土小說的變化。侶倫的文藝創作始於20世紀20年代,從20年代至80年代,堅持文藝創作60餘載,既是香港新文學的拓荒者,又堪稱香港新文壇的中流砥柱。
香港嶺南大學社區學院講師馮偉才講道,侶倫在剛出道時寫的小說中,加了一些外國女士或者男士,使小說洋溢著異國情調。這種風格其實是受上海的影響,當時上海各派小說家用這種方式寫了很多十里洋場的小說。「當我們討論香港文學時,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內地的影響,即使侶倫作為一個香港本土作家,他基本上現代文學的線路都是由白話運動開始,并慢慢吸收了中國現代文學作家的作品。」馮偉才說。
馮偉才表示,香港文學的發展受到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影響,在很多不同的年代,香港文學的蓬勃發展和「南來作家」是分不開的。魯迅1927年在廣州期間曾3次抵臨香港,這對香港整個文壇影響是巨大的,到上世紀30年代的時候,為了逃避日本的侵略,一大批內地的文化人來到香港,他們直接推動了香港文學的發展。上世紀40年代中國內戰時,一批「南來作家」在香港活動,而導致50年代整個香港文化處於非常重要的新局面。馮偉才認為,「如果討論香港文學史,把這些因素都撇除了,單純說香港本土文學是如何成長,這沒辦法全面理解文學史的紐帶關系。」
現實主義文學成主流
資深編輯、作家顏純鉤認為,在香港文學發展的主流始終都是現實主義文學。原則上,香港文學大致可以分為幾個不同的時代:一是侶倫這一代,現在還在世的劉以鬯等,這其中大部分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南下香港的南來作家;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西西、也斯;第三代是黃碧雲、董啟章這一代人;接著就是潘國靈等作家。
文學評論人譚以諾表示,提到「本土」這個字眼,起點是也斯的詩。上世紀70年代末,也斯第一本用香港語言寫香港事情的詩集發表,完全把香港詩歌從上世紀50年代以來南來文人的影響中獨立出來,使香港詩歌擁有自己的面貌。上世紀70年代后期,隨著大陸「文革」的結束,改革開放的深化,使香港文壇呈現一派生機。內地新時期文學恢復和發揚了現實主義傳統,臺灣在「鄉土文學論戰」后現實主義文學成為文學主流。
「到上世紀70年代的時候,臺灣所謂的本土意識的復蘇,這形成了一種寫作風格是鄉土性的現實主義,而香港文學則是打壓現代派的文學。文革以后的雙向文學的一個表現就是不同的尋根,尋根是一種很文化的說法。譬如莫言寫的《南泥灣》,就是因尋根而受到魔幻現實主義的影響去寫作,但這件東西在香港是有特別大的不同。一群香港作家要走另外一種不同的途徑,馬朗編寫的雜誌《文藝新潮》就是香港現實主義思潮的寫作風格。」譚以諾說。
香港一直有很多文學作品,卻又一直缺乏一本從本地觀點與角度撰寫的文學史。上世紀80年代,香港回歸在即,「香港文學」頓成中外文化人和學術界的議題,此時香港文壇才有檢視過去、梳理自身歷史的意識。「香港有沒有文學」、「什麼是香港文學」等問題陸續浮現。雖然當時已有編纂香港文學大系的聲音,但直至香港回歸,始終沒有人做出來。
在1997年前后,多部非本土撰寫的香港文學史匆匆出版,其中不乏疏漏和誤解,於是香港文藝界又再有整理香港文學資料的議論,為香港觀點的文學史書寫開路。籌備5年,《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12卷陸續面世,這個在香港文藝界蘊釀30年的構想,終於實現。這套書當中點破過往對香港文學史論述的誤區,并發現文學之所以具本土性,就是它有別於任何一個用漢語創作的地域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