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

巴什雷科夫:敏感者与幻境式存在

2016-03-18
来源:美术报

    一片迷茫朦胧的天空,几面残破倾圮的屋顶,一两个人体飞荡在空中,轮廓若隐若现,颜色扑朔迷离,人在这个世界的物质存在飘摇不定,轻盈的线条仿佛可以随风飘逝——这就是巴什雷科夫的绘画,一个灵动神秘而又鲜活感人的艺术世界。

 

    1943年,巴什雷科夫生于乌克兰赫梅利尼茨基省卡缅卡村,青年时代在莫斯科求学,受过严格的写实训练。谢洛夫风格的写实作品画得非常好,但他不满于千人一面的写实面貌,努力追寻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这种感受源自生活和自然,但又不是对自然的复制。自然界的物体,有其自身的精神意义,仅仅描摹它表面的光线、形状会失去它的本质意义,仅得其躯壳,不能得其精神。自然是完整不可分割的,也是生生不息的,需要艺术家用心灵去体验,然后将自然的灵魂和谐而富有生机地表现出来,在创作时,重要的是心灵感受而不是形状。

 

    在巴什雷科夫看来,画画是一种内心需求,不这样表达就是压抑自己。画家要凭直觉来创作,而不是靠想象,想象出来的东西一眼就能看出来。心灵之流是自然而然的,是不可抑制的。艺术不在喧闹的城市,那些偏远的、自然面貌保存完好的地方,才恰恰是艺术的真正所在。艺术家是什么?不过是在传达上天的声音,一切都不要刻意,要倾听心灵的直觉,画画不要总看,“看”影响心中的东西,如果专注于“看”,头脑会太理性,影响感觉。就像年轻人的爱情一样,如果是从理性出发,用种种理由结合,绝对不会幸福的,其间的感情是微妙的,需要用心去体会,服从内心的感受。面对画布也是同样的道理。但理性不是没有它的用处,毕竟,创作的非逻辑性体验,是长期逻辑思考积累的结果。

 

    巴什雷科夫认为搞好绘画创作,不仅要进行基本功的训练,以便随心所欲地展现心灵,还要大量浏览画册、参观博物馆、观摩画廊、临摹大师的作品,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综合知识修养——阅读文学和哲学著作,理解并欣赏音乐。艺术是相通的,或用文字,或用音符,或用线条色彩,所表达的都是人类的精神体验。他自己就曾深入研究分析希腊、罗马绘画,拜占庭艺术,俄罗斯圣像画艺术,以及乔托、马萨乔、弗朗切斯卡、伦勃朗等大师的艺术。总结出优秀的古代艺术——希腊的、中国的、中世纪的圣像画都是平面的艺术,平面有一种神圣的感觉,文艺复兴以后追求视觉的立体真实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它背离了艺术的本意。巴什雷科夫在自己的创作中尽量避免出现很真实、很立体的东西,即便偶然出现,也会将其抹掉。他认为,艺术所表达的永远是永恒的东西,这是不受时间限制的,如同伦勃朗的名作《浪子回家》。艺术的灵魂在于打动人心,创新是一种迷惑,因为永恒的东西是不变的,但画家生活在当代,不能复制传统的形式,必须用新的形式表达不变的内容,传统是需要继承的,继承传统也要富有创造性,是继承而不是复制。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巴什雷科夫不给自己设定具体的目标,他喜欢沉浸在一种状态中,就像陶渊明、谢灵运那样。他尊重自然与心灵相接的瞬间感受,这种感受是真实的,稍纵即逝的,捕捉并把它积淀在心底,他认为不要以为看到的才是真实的,感觉有时更真实更重要,就像禅宗那样,艺术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感受。他也喜欢抽象画,如马列维奇的作品。但他更关注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种生存的忧伤,要用心而不是用脑感知世界。他喜欢李白、苏轼,最喜欢陶渊明和李清照晚年的作品,中国古代诗人的精神世界让他心驰神往,那种对自然的忧伤感怀,能引起他深深的共鸣。

 

    在巴什雷科夫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形象是屋顶和人体,画的时候是即兴的,一挥而就,但这些东西是在头脑中长期积累形成的。“屋顶”是他在农村看到很多残破的屋顶,让人感到很悲凉,这种感受用文学表达会很悲惨,用绘画表现却轻盈一些。在一个残败的小村子——维特卢卡,他曾做过上千幅素描,像着了魔一样,天天带着画夹,有时蹲着,有时跪着,有时坐在地上,不停地画,不断地思索,直到体味出物体的精神,在画面上出现了灵动的线条和色彩。对于自己的作品,他严肃而苛刻,有勇气毫不吝惜地毁掉上千幅不成功的习作,在创作中常常是作品有一部分很好、很合谐,但整体上不完美,有的画家会去修改其他部分,以迁就这一小部分的完美,结果往往是徒劳的,根本原因是整体结构出了毛病。而巴什雷科夫却会用刷子、用刮刀涂抹掉它,重新再来。这是艰难的一步,但跨出去后就有可能得到成功的作品。创作过程是艰辛的,艺术家如同苦役犯一样,在画布前一点点如同榨果汁一样挤干自己,而作品的外表却是轻盈灵动的,不能让观众在你的作品中看出苦来,看出累来,否则就是失败。

 

    优秀的艺术品,是表达心灵的,像希腊艺术、圣像画、中国古代艺术、伦勃朗、梵高、高更、莫兰迪……形式虽不一样,但心灵是相通的,不同的国家、民族有不同的心灵载体。巴什雷科夫有自己不变的创作主题——人类的本体存在,画面上的人体彼此相似,仿佛是对人类这个不可分割整体的诠释。不管外表如何变化,但人类在精神乃至血脉上是息息相关的,这些人物都有着超过比例的大大的头部,薄薄的嘴唇,翘起并散开的鼻子,闭起的双眼,这程式化的面孔出现在肖像类甚至圣经题材的作品中,仿佛是在质疑人类的幻境式存在。

 

    可以说,巴什雷科夫的心始终是仰望上苍的,他向往自然、清灵、向上的精神境界,他认为自己的才能是造物主赋予的,所以他始终怀有感恩之心,要对得起这份赐予。这种精神的、信仰的力量让他战胜周围的种种诱惑,金钱也好、仕途也好,他从来没有背叛过自己。

 

    巴什雷科夫很早就开始迷恋中国文化,反复阅读过老子、庄子及孔子的著作,推崇老庄哲学和禅宗,爱好中国诗歌,对屈原、陶渊明、谢灵运、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苏轼、李清照的作品耳熟能详,喜欢那种清灵奇瑰的精神世界。对于中国古代山水画,特别是唐宋古风,简直是心驰神往,他收集了大量中国古代艺术品画册,并将其精神融会贯通于自己的创作之中。面对他的作品,熟悉中国文化的观众会感到非常亲切。悲怆的人生体验与优雅和谐的色彩、富于灵性的线条结合得从容而优雅。

 

    巴什雷科夫的作品意蕴深厚,从中能体会到传统——包括东方传统与西方传统的深厚底蕴。同时,它又是鲜活灵动的,从中我们能感受到生活在当下的敏锐感伤的心灵。

[责任编辑:淇心]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