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6

運-20大型運輸機今年將完成試飛交付部隊

2016-03-21
来源:观察者网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十三五”規劃綱要獲通過,為未來5年的中國發展畫下藍圖。央視新聞聯播近日推出【治國理政新實踐·開局“十三五”】系列報道,今天(3月20日)播出的是“重大工程造就國家實力新高度”,報道指出,中國的大型運輸機運-20將在今年完成試飛,批量交付部隊。

  重大科技工程是國家科技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項工程科技創新,可以催生一個產業,可以影響乃至改變世界。在“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我國將啟動多個國家級重大工程,打造一批“大國重器”,在彰顯國力的同時,帶動產業、惠及民生。

  這幾天,備戰新任務的航天員正在緊張訓練。按照計劃,今年將有兩名航天員搭乘“神舟十一號飛船”,完成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交會對接,在軌駐留時間將突破30天。

  已經兩次進入太空的聶海勝明白,這將是對我國航天員和空間技術的全面挑戰。

  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大隊長的聶海勝表示,我跟著飛船上去過兩次,一共20天,首先要解決一個人長期在軌的健康生存。

  正是為了打造一套保證航天員生命健康的系統,專門負責此項研究的董文平最近很忙。他負責的這個系統能否長期穩定運行,將成為中國建設空間站的關鍵之一。

  中國航天員中心環控生保研究室主任董文平:“它的主要任務是解決這個空間裏的人如何生存的問題。實際上環控生保隨著駐留時間的變長,人數的變化和增多,技術難度越來越高,像美俄是用了幾十年才突破。”

  除了驗證未來空間站的關鍵技術,今年“天宮二號”還將開展涉及9個領域的14項空間應用實驗項目,成為我國有史以來應用任務最多的載人航天器,更代表著中國載人航天的一次重大變革。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表示,中國將從前期已突破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為主,轉向開展較大規模的空間科學實驗與空間應用,為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按照計劃,中國將在2020年左右實施中國空間站的建造任務。

  “十二五”期間,包括載人航天在內,我國完成了86次航天發射,任務密度史無前例,而97.7%的發射成功率,更是世界領先。彰顯國力的同時,航天技術正在以1比14的投入產出比,為中國經濟注入新的動力。

  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司司長李國平表示,近年來我們國家通過重大航天項目的實施,也帶動了一批新技術的發展,包括通信技術、信息技術、材料技術、新的制造加工工藝等等,能夠在今天,我們經濟轉型的這個階段,成為一個新的增長點。

  重大工程,引領創新,在推動國家進步的同時,更為老百姓帶來新的福祉。過去五年,我國核能領域快速發展,而事實上這種能量巨大的清潔能源不僅能給人們帶來電力,甚至還能為人類戰勝癌症提供新的手段。

  中國工程院院士、醫院中子照射器總設計師周永茂表示,把我們具有固有安全性的一個世界上最小的實用性的核反應堆改造成醫院中子照射器。它照在皮膚上對皮膚沒有損害,但是它碰到癌細胞裏面,就把癌細胞殺死了。

  在科技部“國家支撐計劃”的支持下,這台中子照射器已經成功完成多例惡性黑色素瘤患者治療。“十三五”期間,這一技術還將推廣到更多癌症的臨床治療中。

  正是在一個個這樣的重大工程引領下,剛剛過去的2015年,以航天技術為代表的我國高技術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2%,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1個百分點。而在“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我國還將迎來新一批重大工程的收獲期。

  今年,中國的大型運輸機將完成試飛,批量交付。代表著中國人大飛機夢想的C919大型客機首架機完成首飛。

  今年,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七號、長征五號將在新發射場進行首次飛行試驗。

  今年,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FAST將完成建設,未來這裏將成為世界級射電天文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