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1

神经生物学家蒲慕明:社会需要更多科学人

2016-03-27
来源:香港商报

   港科院应为港府多提建议

  蒲慕明表示,在港科院成立半年前,当局即筹划并邀请他出任创院院士,相信这是因自己曾於1990年代参与筹建香港科技大学,亦与香港科学界一直保持互动,才被香港科学院视为合适人选。他坦言,成为创院院士感到非常荣幸,因这是一个「honorable position」(值得尊敬的职位),希望日後与一众科学家共同促进香港科学发展,并为政府制订政策时提供建议。

  在中国,在国家层面有中科院;而作为一个地区,香港得以成立自己的科学院,这样的例子在其他国家并不多见。蒲慕明指,中科院作为官方机构,主要做科研及教育,包括开设研究生院。至於港科院,属民间机构,其角色应致力於为政府多提建议。同样担任美国科学院院士的蒲慕明举例指,美科院早在1916年就设立了一个民间非营利组织「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United State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及业务活动,并为美国政府作出决策前进行科学调查及研究。蒲慕明相信,港科院亦能扮演类似角色。

  产研携手促科研产业化

  近年来,内地科学界发展蒸蒸日上,一河之隔的深圳发展尤其迅速,政府在人才、资源上的投入均远远抛离香港。有报道指,香港科研投入远逊於「亚洲四小龙」,仅占深圳五分一。

  对此,蒲慕明认为,香港亦有发展较好的科研领域,如在医疗及干细胞技术等领域表现可圈可点,但本港科研产业化确实逊於深圳。他指,香港与内地可各展所长,香港领先的中上游科学研究成果,可结合华南地区强大的产业链,将科研产品投入生产线。

  蒲慕明建议,若香港锐意发展自己的科研产业,科学家及学术界应与商界有更紧密合作。他再以美国大学举例,指美不少大学都有成立专门的「development office」(开发办公室),专门负责管理校内科研成果及知识产权,帮忙申请专利及主动联络企业,让学者研发的技术得以产业化,相信香港学界可从中借鉴。

  科普大众学界责无旁贷

  要振兴本港科研事业,除发展产业外,人才培育及对大众科普亦很重要。蒲慕明相信,港科院成立亦要承担大众科普的责任,让更多市民对科学有正确认识。他直言,「我们不需要很多科学家,但我们需要很多很多『科学人』(即是对科学有相当的理解、有知识的公民),方能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

  蒲慕明感叹,内地有很多媒体过分渲染科学家亦不相信的信息,某些学者甚至为了个人利益而宣传某种技术。他以转基因食品举例,事实上,学界已有充分证据证明基因食品的安全,但大众依然质疑长期进食或会致癌。

  蒲慕明强调,大众发出质问是好事,但科学没有100%的真理,即使学界早已有共识的议题,媒体及大众依然迟迟不理解。因此,学界须承担起大众科普责任。

  中国需致力生物科学

  作为着名神经生物学家,蒲慕明坦言,中国的物理及化学领域科研水平在世界领先,生物科学则远远落後於欧美,需多加努力。他透露,内地政府未来一个重要的科研计划是由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牵头,即将启动一项「脑科学与类脑科学研究」,而蒲慕明现正参与前期筹备。

  他介绍,人类对大脑的认知过程、如何运作所知甚少,而老年痴呆、柏金逊症等脑部衰退的疾病日益成为人类健康负担,欧美等科研强国都纷纷展开大型的脑科学研究计划,中国的脑科学计划亦在去年底萌生。蒲慕明表示,自己也有参与前期工作,团队现正撰写计划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了解大脑认知过程、攻克大脑疾病以及建立和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为导向的类脑研究。他预期该计划有望在今年启动,或将成为中国6个长期科学项目工程中之一,资助时间长达15年。

  蒲慕明履历

  蒲慕明,祖籍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1948年10月生於南京,华裔美国人,国际着名神经生物学家。他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台湾中研院院士和香港科学院院士,在细胞膜生物物理、神经轴突的生长和导向、突触的形成和可塑性、神经环路的构造与功能等研究领域都有开创性贡献。

  学术及工作经历

  ●获台湾清华大学学士学位(1970)

  ●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物理系博士学位(1974)

  ●美国Woods Hole海洋生物研究所、美国Purdue大学生命科学系从事博士後研究(1974-1976)

  ●美国加州大学Irvine分校生物物理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76-1985)

  ●北京清华大学生物科学和技术系主任(1984-1986)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分子神经生物学系教授(1985-1988)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1988-1995)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学系Stephen W.Kuffler讲座教授(1996-2000)

  ●筹建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1998)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1999-至今)

  ●美国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讲座教授(2000)、神经生物学部主任(2002-2006)

  ●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2000)

  ●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9)

  ●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1)

  ●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主任(2014)

  ●港科院创院院士(2015)

  曾获荣誉

  ●美国Javitz Neuroscience Investigator Award(1998)

  ●美国Ameritec奖(2001)

  ●中国吴瑞学会奖(2002)

  ●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荣誉博士学位(2003)

  ●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005)

  ●香港求是杰出科学家奖(2011)

  ●中国科学院创新科研团队奖(2012)

  ●香港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14)

  听蒲教授谈育才经

  走出舒适圈 机会才轮到你

  获邀任港科院创院院士的蒲慕明,今明两年将在香港科技大学担任访问教授。谈及育人理念,他强调「跨学科应是一个规则,而不是例外」,应鼓励学生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接触更广阔领域。

  创新源於尝试新事物

  身兼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科学院院士、台湾中研院院士等职位,蒲慕明经常「各地跑」,但强调一定会预留时间给香港,参与本港科研界的发展。未来两年,他将在科大担任访问教授,现已马不停蹄与科大研究人员会面,对他们的工作提出建议,又给大学生开设讲座,笑言「从早到晚都是与科大研究员对谈」。

  作为知名神经生物学家,蒲慕明并没有将讲座议题限制於生命科学,而是涵盖工程、人工智能、电脑科学等。他认为,对脑科学感兴趣的学生,亦有必要跟上业界前沿,涉猎人工智能与互联网知识,希望藉讲座向港生传递信息,不要限制在自己所学领域,而应加强跨学科之间的互动。

  他建议学生尝试在本专业以外领域找一份工作,「跨学科应该是一个rule(规则),而不是exception(例外)」。他直言,创新源於尝试新事物,源於走出comfort zone(舒适圈);相反,「做大家都想得到、做得出的事,机会一定不会轮到你」。

  蒲慕明自己的经历就证明了这道理。他忆述称,上世纪60年代,物理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影响了一整代年轻人,几乎所有台湾尖子生都在大学选科时选择物理,自己亦不例外。入读大学後,他才发现对生物科学更感兴趣,主动到一个生理学教授课堂「Sit堂」,亦幸运地被教授收为学生,最终造就了一位神经生物学家的诞生。他说,「遇到更喜欢的,就抓住机遇」,而不必限制在自己的专业里。

  成功须勤奋 交流促进步

  蒲慕明认为,成功不止源於机遇,勤奋亦不可或缺。曾有一份「蒲慕明写给实验室学生的信」在网络广为流传,当中列明多项「苛刻」条件,包括要求实验室学生每星期工作50小时以上、每星期须工作6天以上、一年20天假期是「忍耐极限」、如有人午休请马上收拾包袱走人等。

  蒲慕明表示,除了不准午休一项是他人添加外,其他条件都曾向学生提出过,并认为要求合理,「如果年轻人工作5天就休息两天,我觉得太多……在任何领域想要成功的人,都是一个星期做足7天;而做科研期间,上网亦浪费很多时间,令精神不能集中」。

  此外,蒲慕明的育人理念亦有自己的宗旨,就是要学生敢於发问。他认为,内地及香港学生主动性较差,喜欢听老师指示;而美国不一样,年轻人从小就被鼓励走自己的路。因此,他每次到外地参加学术会议、演讲时,都要求学生至少提出一个问题。他强调,做研究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学会与人交流,学习别人的专长。

  支持女儿走不寻常之路

  谈及女儿、美国着名社会活动家蒲艾真,蒲慕明指,女儿也继承了自己不走寻常路的性格。蒲艾真从中学起加入学生会,为学生权益发声。入读哥伦比亚大学并选择修读妇女研究後,她义无反顾投入到女性维权运动,长期为美国社会的新移民家庭佣工发声,终被主流社会肯定,并於2012年获美国时代杂志选为最具影响力时代百大人物。

  「她非常具影响力,甚至比我更有知名度。」蒲慕明说,曾希望女儿亦从事科学,一度不支持她投身社会运动,但女儿从小就表露出政治天分,持续的投入及热情打动了自己,「go on with your interest」(跟随你的兴趣走)。蒲艾真亦曾多次提到,她走上社会运动的道路,与爸爸年轻时热衷政治,曾与当时的台湾学生组织「保钓运动」不无关系。

  蒲慕明认为,真正令女儿选择政治的还是她自己。他笑言,女儿现在是他的榜样,「遇到任何困难,有什麽事情做不到,我都觉得没什麽大不了,因为与我女儿遇到的困难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香港商报记者 王卓轩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