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5

甩賣P2P平台:200萬一個你要嗎?

2016-04-12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安卓

  [自2011年以來,已經有超過1500家平台出現問題,其中,2015年達到風險暴露高峰,出現問題的平台達到896家,占比超過一半。2014年全年問題平台為275家,而今年截至目前,問題平台就已經達到270家,幾乎為2014年全年的量。]

  [在2013年,P2P平台出現問題時,主要是指提現困難,而2014~2015這兩年,P2P平台的問題主要是指跑路,2014年275家問題平台中127家跑路,占比接近一半;2015年,896家問題平台中487家跑路,占比超過一半。]

  [進入3月份以來,一半的問題平台開始選擇主動停業退出。數據顯示,3月份問題P2P平台數量為98家,其中,有47家平台主動退出。]

  今年以來,P2P接連爆雷,3月底,快鹿系旗下線下理財平台金鹿財行爆出資金鏈問題,遭遇兌付危機,雖然快鹿集團已經宣布並購金鹿財行、當天財富,但重啟兌付依然要等到7月。

  “快鹿系”一波還未平,“中晉系”一波又起。4月4日,又一家百億級理財公司中晉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因經營過程中涉嫌違法犯罪,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去年,P2P行業步入融資高峰期,在或真或假的面紗掩蓋下,似乎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平台都能拿到千萬風投,然而,同期伴隨著風口的是持續了一整年的跑路潮,以及去年下半年愈演愈烈的資產荒、資金荒,再加上去年底“e租寶事件”的雪上加霜,P2P行業名譽度跌至穀底。

  這段時間,壹寶貸總經理羅浩傑正忙著四處打聽P2P平台的轉讓價格,在他看來,這是一個機會。

  一個現象是,自今年3月份以來,P2P平台的整體轉讓案例徒增,雖原因各異,但一個共同點是,價格便宜。

  “有一個平台,注冊戶1萬,交易金額1億,活躍用戶1200人,待收2000萬。他們最終的報價是200萬,我還在考慮。”羅浩傑說。

  在廣東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PPmoney萬惠董事長陳寶國看來,“合規年”裏,隨著監管趨緊和監管完善,跑路的現象將會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良性退出。“如果P2P平台的成交規模達不到百億,未來將很難盈利,對於那些無實力無資源就貿然進入這個行業的小平台來說,只會慢慢萎縮。”他說。

  當然,相比幹不下去就跑路的惡劣行徑,良性退出顯然要溫和許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同時了解到,隨著急於轉手者越來越多,市場上也在醞釀著相關的並購基金,專門收購P2P平台。

  每2家問題P2P中就有1家跑路

  “有沒有人願意收購互金平台的,注冊人數10萬,投資人數3萬”;“有沒有收購金融社交平台的,粉絲15萬,投資用戶8000人,要求收購方信譽良好”;“國企控股的上海P2P平台轉讓股份,接納新股東,要求入股方能有現有客戶或推動業務發展的互聯網資源”……

  近一段時間,在P2P從業者的朋友圈裏,這樣的信息時常閃現著。供給方活躍的同時,需求方也在積極發布需求,“某上市公司收購深圳網貸平台,要求控股,占股比例60%~100%,融資能力強,餘額在2億~20億左右”;“現有一擁有優質資產端的金控集團欲與P2P合作,可采取資產端合作或收並購方式,范圍全國,要求平台待收5000萬起”。

  羅浩傑說,他最近正在這個行業裏面打聽價格,隨時准備收購一些待轉手的平台。而至於對方欲退出的原因主要與運營和監管有關,“有些是運營能力較差,沒持續運營能力;有些是股東之間有矛盾想脫手退出;有些股東沒有金融相關經驗,擔心監管風險;也有一些是做到一定規模但依舊看不到盈利的前景”。

  根據網貸之家提供的數據,自2011年以來,已經有超過1500家平台出現問題,其中,2015年達到風險暴露高峰,出現問題的平台達到896家,占比超過一半。2014年全年問題平台為275家,而今年截至目前,問題平台就已經達到270家,幾乎為2014年全年的量。

  在2013年,當我們在討論一個P2P平台出現問題時,主要是指提現困難,而2014~2015這兩年,P2P平台的問題主要是指跑路,2014年275家問題平台中127家跑路,占比接近一半;2015年,896家問題平台中487家跑路,占比超過一半。

  而這種一半一半的趨勢也一直延續到今年。

  不過,好消息是,今年的跑路P2P主要集中在1~2月,進入3月份以來,一半的問題平台開始選擇主動停業退出。數據顯示,3月份問題P2P平台數量為98家,其中,有47家平台主動退出。

  網貸之家首席研究員、盈燦咨詢總經理馬駿認為,“監管征求意見稿”出台後,部分中小平台自認無法完全滿足監管要求,在權衡營業狀況後,選擇了主動清盤停止營業,這是停業類型占比最大的主要原因。

  “由於這部分平台待收較小,容易完成清算,而主動停業或許是平台良好退出的不錯選擇。”馬駿說。

  “這種健康、有序的退出方式將會日漸成為主流,給行業帶來正能量,也有利於提振投資者信心,讓行業發展更趨陽光化、規范化。”廣州e貸總經理方頌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他認為,以往平台退出這個市場,都是由於提現困難或是跑路,現在有平台選擇主動退出,說明大家不是在盲目進入,以暴富的心態進入這個行業,而是理性看待這個行業的發展,更加注重盈利模式。

  收購者花錢買用戶成本更低

  “可以說,互聯網金融的概念已經炒作過度了,今年將成為具有分水嶺意義的一年,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步入深水區。”陳寶國說,一方面,綜合性大平台、垂直領域具有獨特資產與用戶群的平台,以及科技金融能力強的平台將獲得生存機會,投資人也會向著這些平台聚攏,出現贏者通吃的局面;另一方面,小平台、缺乏競爭力的平台,以及新平台的生存會越加渺茫,以至於慢慢萎縮消失。

  “這兩年,很多人跟風進入P2P行業,實則根本就不知道這個行業是怎么回事。”陳寶國說,前段時候,他曾在廣東P2P業內摸底調查,“有些新平台獲客特別艱難,辛苦折騰了一年,用戶量達不到1萬人,只能艱難維持著。”他說。

  而對於這些依舊掙紮的P2P平台來說,如果老板沒有跑路、尚未出現提現困難或被經偵盯上,那么停業或者轉讓或是一條跳出苦海的捷徑。

  “對於待轉手的平台,我們主要從資金端募集能力、資產端獲取能力、資產質量、盈利能力、交易規模、待收餘額、活躍投資人數等多個維度來判定是否可以收購,以及判斷價格。”羅浩傑說。

  “比如我之前接觸一個平台,注冊用戶20萬,交易接近20億元,活躍用戶5萬,待收4億元。他們自己報價3000萬元,我們報了2000萬元;另外有一個平台,注冊戶1萬,交易1個億,活躍1200人,待收2000萬元,他們自己的報價是200萬元。”羅浩傑說。

  在他看來,有些平台本身比較優質,但由於股東急於轉手,所以並不太會考慮以前的投入,報價也較低,基本是虧本大甩賣。

  “我們也是P2P平台,有自己的運營團隊,所以,不會太注重對方團隊,只留下平台裏優秀的人員,所以也會壓低對方的價格。”他說。

  那么,對於P2P平台的收購方來說,他們在行業低穀時選擇大舉並購,意圖為何?

  “是用戶,通過並購獲取用戶的成本比我們自己通過現有平台獲取用戶的成本要低,其次才是資產質量以及資產獲取能力,我們同時並購多個平台,可以優化資源配置。”羅浩傑解釋說。

  如今,資產荒、資金荒雙重擠壓P2P,在資產端,隨著經濟下行,高收益的資產已成往事,而一旦收益降低,就會傳導到資金端,去年上半年,小牛市行情極大地分流了P2P平台的資金量,導致平台成交急劇萎縮,下半年,隨著股市急劇下行,P2P平台稍獲喘息。

  “我擔心的是,如果今年股市回暖,勢必導致網貸平台資金再次轉向,接下來還會出現更多的問題,因為P2P平台的投資人和股市投資人高度重合。”陳寶國說。

  在資金端,用戶量掣肘平台的可持續發展。對於P2P平台來說,如今,行業名譽度越低,獲取用戶的難度就越大,成本也就越高,尤其是這個行業曾經“羊毛黨”聚集,成本轉化不了效益。

  “2012年,P2P平台獲客成本極低,人均只有50元,此後,一路暴漲,2015年獲客成本已經達到人均400元,P2P平台承受不起,所以,只能被迫改變獲客方式,包括從線上轉到線下,跟線下公司搶客戶等。”廣東南方金融創新研究院秘書長徐北說。

  本報記者同時從業內了解到,隨著急於轉手者越來越多,市場上多個相關方也正在醞釀著行業並購基金,專門用以收購這些P2P平台。

  當然,P2P行業也是有名的“坑多”,壞賬高企,那么,對於收購者而言,如何趨利避害?

  “其實,這就是交易方式的問題,我們會仔細調查資產質量,並采取交易資金多次交割、分階段交割的方式,同時要求原股東對原有資產做連帶擔保等,其實方法很多。”羅浩傑說。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