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0

会展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双线会展模式

2016-04-12
来源:齐鲁晚报

  技術的革新正在向世人制造一個又一個風口,當你還沉浸在傳統產業格局或服務模式時,不經意間新的風口便悄然逼近,世界的改變原比我們想象的要快的多。

  會展業也不例外。

  會展產業升級的必由之路—雙線會展模式

  技術的革新正在向世人制造一個又一個風口,當你還沉浸在傳統產業格局或服務模式時,不經意間新的風口便悄然逼近,世界的改變原比我們想象的要快的多,會展業也不例外。

  新的風口正逼近會展業傳統模式

  據《國際會議專家協會2014年會議業展望報告》統計顯示:“受全球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客戶正尋求用更少的錢做更多的事情。64%的被訪者認為,公司預算維持不變甚至正在變得更少,而對創新的要求卻越來越高。”

  實物展作為會展業傳統運作模式快速發展了二十多年後的今天,雖然依舊能夠滿足消費者或商家“眼見為實”的心理需求、提供面對面的人際交流、實物觸摸,看樣成交,聯絡感情等機會。特別是大量個性化強、附加值高的商品,強調獨特的外觀設計、整體的視覺效果或特有的手感如輕工類、紡織類展等。

  但時代的變革使得原有實物展具備的這些功能以及過去展覽主辦方僅僅能夠提供展覽面積、展商數量、現場觀眾數量等幾項有限的彙總數據,已遠遠無法滿足客戶的進一步需求。客戶需要在實物展的背後獲得更深的大數據可視化運用和展覽本身的經濟效益延伸。

  根據我國商務部的統計,2015年的第117屆廣交會出口成交額比2014年春交會下降9.64%。第116屆廣交會采購商與會人數比第115屆減少1.07%,出口成交金額比2014年春交會同期(下同)下降6.1%,而2013年的第114屆廣交會大會出口成交額比113屆下降10.9%,比112屆下降3.0%。近兩年的廣交會數據來看,其在成交額與參會人數方面均出現雙下滑現象。

  與此同時世界一些展覽發達國家如德國的一些實物展的總數有所下降,特別是IT行業的參展商銳減,這是因為他們更多的利用網絡技術在網上進行展示產品、交流信息、洽談業務。

  今天中國13億人口中一半以上的人通過互聯網溝通交流,據全球權威的調研機構Aberdeen Group統計:未來1年內,超過55%的會議營銷者將提高數字營銷領域的預算;80%以上的參會者希望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平台工具進行報名注冊及內容瀏覽和分享;在未來1-2年,超過70%的會展/活動將會接觸和應用互聯網平台技術進行舉辦或者會務管理。

  互聯網應用開始在會展業蓬勃發展起來,開始逐步逼近會展業傳統模式。


  網站網頁如雨後春筍般大規模建立,但這可以迎接正逼近的風口嗎?

  大多數時候,消費者的走向決定了企業的走向。

  更多的商家靈敏地嗅到了客戶對互聯網在會展上應用的需求,於是一批如雨後竹筍般的各企業的網站,網頁被高效率的建立起來。一味的“建建建”,“我不建,你告訴我該怎么辦?”成為了業內商家運用互聯網迎接商家的唯一途徑。

  不能說這沒有起到會展信息咨詢被傳遞帶來的便利性。但對於跟風的這些企業來說,他們並不是不明白這種上演了無數遍的商業變革的邏輯,作為對客戶服務的增值回報,再用“高性價比”來填補這個領域顯然已經很擁擠。

  而客戶真正的需求也並沒有得到解決和釋放。

  據統計,目前在國內已有超過700個專業展會型網站,大部分以某項功能或某個角度服務為目標,結構簡單。不能發揮網絡會展強大的信息集散、營銷、數據挖掘、展品交易、會展管理和服務等功能。加上產品展示多以文字敘述為主,輔以圖片,缺少多層次展示方式,更談不上構成會展業生態。

  網上會展的概念被目前被大多數的國內會展企業僅簡單地將其理解為網站建設,其實這只是企業實現了“+互聯網”,這與“互聯網+”是完全兩個概念和行業!一般企業的網站既不能吸引參觀者,更無法解決目前展商的實際需要及傳統會展業出現的瓶頸。

  線上線下結合“雙線會展”模式成為迎接風口的必由之路

  市場的競爭歸根結底是對顧客的競爭,無論是出售產品還是出售服務,最終顧客的滿意度才是檢驗營銷工作成敗的重要標准。

  單個企業網站網頁幾乎不可能實現新時期下會展產業的變革和升級。

  我國是會展業大國,據不完全統計,2015 年全國共舉辦3168 個展覽會,展覽會總面積約8900 萬平方米。展覽會總體規模繼續擴張,但增長率僅為1.2%。

  2015年李克強總理號召用互聯網+思維創新傳統產業。4月國務院頒布的《關於進一步促進展覽業的若幹意見》讓會展業的發展走進了新的階段。

  在此背景下會展網絡平台的運作模式被呼之欲出。

  網絡會展平台,其獨特性、公信力、專業化、品牌和規模等是重要的因素,誰掌握了它們,誰就可以成為平台。

  2014年掌上世博平台受政府唯一授權和委托,將2015年米蘭世博會利用“互聯網+”成功實現了“雙線世博會”的落地運營,從而探索找到了會展業升級的契合點-雙線會展模式。

  所謂的“雙線會展”模式是在傳統實物展的基礎上,利用互聯網+思維,將多種呈現方式和VR技術運用到參展商的全景展示中,打破空間、地域和時間的限制,使客戶雙方建立起一對一、一對多和多對多的垂直接觸,長時間為雙方建立往來服務,更快捷深刻細致地增進了解,提高貿易效率和機會。

  同時,利用網絡系統和電子技術,通過大數據跟蹤系統,建立可跟蹤衡量的流程,形成大數據跟蹤閉環,從而更加清晰客觀的發掘目標客戶與人群的分布與關注點,發掘更多的商機和未來的方向目標。

  雙線會展模式一經亮相並驚豔了所有行業人士尋求突破卻尋求創新的雙眼。

  他們發現傳統實物展與雙線會展模式的結合有效地突破了一直以來的困境:

  對於會展舉辦方和參展企業來說:第一,將會展從一維擴展到了二維空間,徹底打破了傳統會展的世界、距離和空間限制。第二,提高“目標受眾”的覆蓋范圍。第三,提升品牌影響力,進而提升和延長會展效果,促進招商。第四,有利於會展後的服務體系構建,便於跟蹤客戶。第五,有效整合資源,形成了新的行業生態圈。第六,公平對等,解決中小企業實力和資金等原因,難以參加大型展會的難題。第七,參展企業減低了成本,舉辦方卻增加了收入。

  對於參觀者來說:第一,可以更清楚更全面的地了解展會和參展企業及其產品信息;第二,消除各種時間、交通、地域等限制因素,極大方便了參觀者的參與;第三,多維度的參觀效果和享受,可大大提升了觀眾的參與度。第四,節約時間,有針對性的搜索定向了解自己所需產品。第五,過往的展會也可隨時“回放參觀”

  世界在發生變化,盡管會快的出乎意料,但我們必須要跟上這些變化,還要有些技巧,尤其是當產業將要刮起新的大風處於變革時,你得讓你的產品或服務在大風中不被逼入牆腳,

  這是個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關鍵看對誰而言!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