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4

国内油价今迎调价窗口 或年内首涨

2016-04-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4月26日,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將再次開啟。有監測機構稱,由于國際原油均價突破40美元,國內油價或結束“六連停”,迎來今年首次上調,預計90號汽油每升上漲0.14元。

 
  是否調價?

  ——監測機構:國際油價突破40美元 國內油價或上調
 
  能源資訊服務商安迅思分析師楊丹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稱,4月26日,國內汽柴油零售價漲幅預計在190元/噸,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上漲0.14元和0.16元。
 
  另據隆眾石化網監測,預計本次汽柴油上調160-180元/噸,折合每升0.12-0.15元。不過,隆眾石化網成品油分析師李彥指出,這一數值只是監測機構根據原油綜合變化率等測算的結果,具體調價幅度還要看發改委通知。
 
  上述機構預測油價上調的原因何在?這需要了解一下我國最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與近期國際油價走勢。
 
  據發改委今年1月13日發布的新規,國際油價低于每桶40美元時,國內汽柴油最高零售價“不再下調”;國際油價高于每桶130美元時,國內汽柴油最高零售價“不提或少提”;中間區間,則該降就降,該升就升。
 
  在為成品油價格調整設置“地板價”之后,除了1月13日當天油價略有下調,我國成品油價格已連續六個周期沒有調整。根據“調價間隔10個工作日”的原則,4月26日24時是新一輪調價窗口。
 
  近期國際油價的上漲為“上調油價”的預測提供了依據。李彥指出,4月22日是本輪調價的第9個工作日,國際原油現貨均價為41.58美元/桶,穩居40美元之上。也就是說,調價窗口有望打開。
 
  隆眾石化網成品油分析師薛群則認為,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沒有明確指出掛靠的國際油種和采取的計算公式,所以雖然部分原油價格突破了40美元,但仍不能完全斷定成品油價一定會上調。
 
  有何影響?

  ——若漲價 普通汽車加滿一箱油或多花9元
 
  首先,消費者方面,如果油價上調,私家車車主的出行成本將有所增加。根據安迅思的測算,普通家用轎車使用的93號汽油折合每升上漲0.15元(略高于90號汽油),以一輛油箱為60L的普通汽車為例,加滿一箱油,車主需要多支付9元的燃油成本。
 
  楊丹認為,對于剛性需求的消費者而言,0.15元/升的價格漲幅不會對消費習慣有太大影響。
 
  “油價上調的主要影響是會給消費者帶來一種心理擔憂”,楊丹說,“由于美國減少石油鉆井數量且國際原油需求較為穩定,國際油價走勢向好,如果國內成品油本次上調價格的話,消費者會擔心這預示著下一次、甚至于未來油價的持續上漲。”
 
  其次,油價上調后加油站利潤會有所增加。李彥解釋說,加油站的批發價(進價)通常會提前上漲,等發改委公布上調消息后,一般而言批發價就不再上漲,所以零售價的提高意味著加油站利潤空間的增大。
 
  “加油站利潤整體處在高位,所以小幅的利潤變化其實意義不大”,李彥說,“2016年以來,中石油等國營加油站的平均利潤在800-1000元/噸。”
 
  值得注意的是,發改委公布的是成品油最高零售價,只要不超過這一“天花板”,加油站就可以自主定價。與國營加油站相比,一些民營加油站的油價相對較低。4月23日,記者咨詢北京豐臺區西道口某民營加油站的油價,92號汽油為5.26元/升,比中石油中石化便宜0.30元。
 
  “如果發改委上調成品油最高零售價,加油站也會迅速調整掛牌價,但由于現在競爭比以前激烈,加油站可能在一段時間后自行降價,并推出一些優惠活動”,李彥說。
 
  另外,針對“上調油價是否會造成物流交通成本上升、進而推高物價”的擔憂,李彥稱,本次上調幅度應該不大,所以這種影響可以忽略。
 
  他同時強調,目前國際原油價格的反彈趨勢并不穩固,供需面仍無實質性好轉,后市油價仍存跌破40美元的風險,所以“地板價”不會馬上消失,未來仍可能會再度發揮威力。(完)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