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54

香江創客:香港還是李嘉誠的城,我們到內地創業!

2016-04-26
来源: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侯雋| 北京報道

  到“購物天堂”香港定居,拿香港身份,曾經是內地人夢寐以求的事。

  然而,隨著香港經濟的持續低迷與內地經濟高速發展,一切發生了反轉。

  2015年香港創業生態調查顯示:香港初創企業、共用工作空間及創業培育中心的數目增長四成以上。同時,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公開表示,香港政府一貫支持港人在外創業。香港非常重視香港人在香港以外的事業發展,2016年還投入2億元基金,協助香港專業服務業在包括內地在內的地區的發展。

  當“創業”“科技”“互聯網”成了香港的熱詞,當新一代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香港人成為“創客”,現實版的勵志港劇正在上演。

  劉彥燊:用最性感的空間激發創新靈感

  “我從香港到美國讀書,再回到內地做咨詢投資,從資本人到創業人,用你們北京人的話來說是有情懷,對我自己而言是想做一次嘗試,讓自己的資源得到最大的整合,打造一個資源共享、自由開放、優化效率的平臺。” WE+聯合創始人兼CEO劉彥燊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

  2014年,當聯合辦公這種形式在歐美持續發酵,中國企業家毛大慶的優客工場、潘石屹的SOHO3Q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入駐者的時候,來自香港的劉彥燊和他的拍檔也創辦了WE+,陸續在上海、北京、杭州、廣州、青島、西安、蘇州等7個城市布局,讓更多的創新平臺拔地而起。

  在此之前,劉彥燊可謂是一位典型的香港投行精英。

  他出身于書香門第,在美國名校拿到MBA的文憑后,加入美國著名的咨詢公司貝恩和柯羅尼資本,一直干到了華人在外資投行的天花板職位。

  “我很慶幸當初選擇來內地工作,見證了內地經濟的騰飛。尤其是近20年來在亞洲各地的投資經驗讓我對內地經濟充滿信心,尤其是內地雙創政策出臺,給人更大的想象空間。” 劉彥燊說。

  他發現隨著國企改革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大企業將精簡提效,而越來越多的優秀的中小微企業將會出現,這些大企業分離出來的小企業會對辦公環境的軟硬件有所追求,但現實中一個20人規模的小企業很難負擔起一個1000人規模的大辦公室的成本,所以未來聯合辦公將成為趨勢,許許多多的幾十人規模的小企業將在一起聯合辦公,大家共享一個巨大的辦公室,同時辦公設備、健身設施、后臺行政服務等資源都會被共享。

  “現在正是聯合辦公行業井噴式發展的好時機,因為不管是社會上對于創業的理解,還是聯合辦公的技術都已經完善了,未來這樣的群體將會成為一個生態圈。” 劉彥燊表示。

  WE+實際上由美國柯羅尼資本和上海市國有大型企業集團上海實業集團攜手推出,希望在創業熱潮下,為創業團隊提供更自由、開放的聯合辦公空間。

  而讓劉彥燊更看重的是,在這個自己一手參與創辦的平臺上,他不僅是一位聯合辦公空間服務的提供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也是一位針對創業創新有自己理解的資本導師,可以說實現了職業上的突破,將自己幾十年的積累可以完全發揮出來。

  劉彥燊告訴記者,由于香港近年來提供給青年的工作機會日趨單一,得益于中國巨大的經濟發展與商業機會,以及中國內地與香港特區政府對香港青年創業者政策上的扶持,許多香港年輕人開始走上一條他們父輩就曾走過的路——到中國內地創業。只是,與過去兩輪港人赴內地創業大潮相比,時代已經有了太多不同。

  劉彥燊認為聯合辦公最主要的是空間營造氛圍,他們請來了華人領軍設計師程紹正韜做空間設計。“一定要用最性感的空間激發大家的創新靈感,人文、活力、創新、個性是我們希望提供給創業者的。”

  據悉,WE+已經在上海、北京、杭州、青島、蘇州等地區完成布局,共建立了7個聯合辦公空間,總面積達到1.3萬平方米,擁有1600個工位,與120家企業達成了合作。在這里,來自香港和內地的創業者們不僅可以享受到價格優惠的辦公場所,還可享有增值服務,例如,辦公智能化的管理、行政、財務,甚至于以后相關的法律和融資知識的支持,讓他們能夠感受到在這里的社區氛圍。

  “期待著更多的創業者、小微團隊進入WE+,大家成為朋友,可以一起聊聊創業的熱忱和痛苦,如何更加有的放矢。”劉彥燊說。

  曹肇棆:香港學霸與迷你倉庫

  在劉彥燊WE+北京的創業工場里,同樣來自香港的青年曹肇棆已經干得風生水起。

  如果用年輕人喜歡的標簽來形容曹肇棆,一個詞當之無愧,那就是“學霸”。

  從12歲時當小留學生,到本科進入劍橋大學,以優異的成績拿下劍橋大學房地產金融和土地法律兩大熱門專業的學士及碩士學位,然后順利返回香港進入投資銀行工作,曹肇棆的人生軌跡就如港劇里的金領一樣。

  2008年的初夏,原本從事地產資本市場工作的曹肇棆第一次來到北京,他當時接受了大名鼎鼎的美國雷曼在華子公司的職位,但一下子趕上金融危機,雷曼于當年9月宣布倒閉。于是,曹肇棆隨這家子公司一并進入光大控股,陰差陽錯地成為了國企的一員。而在光大的三年時間,也讓這個香港青年漸漸熟悉了內地的文化。

  “來北京發展真是我事業上最關鍵的轉折點。尤其是這里的企業充滿活力。我忽然發現,當我們提起企業家偶像的時候,香港人永遠說的都是李嘉誠那一代人,而內地5年就換個偶像,從馬云、馬化騰再到程維,讓人覺得這里才是年輕人發展自己事業的好地方。”

  曹肇棆如此感慨是因為自身經歷,因為來北京前他曾經“小折騰”過一次。

  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出現了一種專門針對小型用戶的倉儲形式,就好比把家里的儲藏室或地下室挪到外面,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迷你倉。2007年,在一次調研香港房地產細分市場的過程中,他發現自助存儲板塊基本是空白。

  然而事與愿違,曹肇棆當時走遍了香港約50個購物中心,其中大部分卻表示對迷你倉并不感興趣。“香港一切都是固化的,資源被幾大家族牢牢壟斷,一個新項目很難開展。”于是曹肇棆打算繼續香港人眼里傳統穩定的投行生涯,來到了內地。

  正是在北京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的韜光養晦,又讓曹肇棆看到了機會。

  2014年,曹肇棆開始琢磨如何把“互聯網+”應用到迷你倉行業中去。經過與技術人員的反復研究,一把“手機鑰匙”誕生了。按曹肇棆的話說,“這種手機操控開關倉門的技術,我們是全球首創,它有一個帥氣的名字──微信驅動迷你倉。”

  當年8月,曹肇棆的第一個迷你倉線下網點在北京國貿核心區投入使用。李女士是曹肇棆的第一個客戶,她租用了兩個小型迷你倉,用來存儲家里的換季衣物及小型電器。發展到后來,迷你倉所存儲的東西遠遠超出了曹肇棆的預想:玩具、桌椅、雪橇、模型、藏品、嬰兒車、淘寶商家各式各樣的貨物……

  截至目前,曹肇棆的迷你倉在北京已經擁有12個線下網點,面積從幾立方米到2000多立方米不等,其業務覆蓋范圍在北京同業中已處于領先地位。2015年9月,因為技術創新及上佳的市場表現,曹肇棆的智能迷你倉被全國房地產經理人聯合會授予“中國房地產創新項目獎”。

  令他感慨的是,國家的雙創政策、城鎮化政策、二孩政策,這些政策讓他的創業遇上疊加的“風口”。談到未來,這個香港80后有著細致的規劃圖:“我想作為優化空間‘行家’的迷你倉,將成為北京乃至全國房地產市場的一片‘藍海’。”

  相關統計顯示,截至2014年,迷你倉在北美洲區域,網點已超5萬家,形成了約2200個品牌。在歐洲和澳洲,也各有超過2000家網點和數百個品牌。如今,僅在美國,迷你倉一年的總營業額就達150多億美元。

  “我們是第一家真正用‘互聯網+’來改造和提升用戶體驗的公司。在美國,迷你倉公司在納斯達克的市盈率比百度還高。”曹肇棆認為,一家公司存在的基礎就是創造商業價值,中國的迷你倉產業前景廣闊。

  張昌德:給“產能過剩”產品一個新的設計包裝

  如果說劉彥燊代表了60后、曹肇棆是香港80后創客,那么Ade(張昌德)和他的小伙伴們則是平均年齡為90后的國際創業花樣團隊。

  時尚整潔的休閑打扮、略帶港腔的普通話、國際化的教育背景,Ade可以用兩個詞來形容:潮男、花樣創客。

  出生在1989年的他是典型的“網生一代”,還是留學德國的海歸。他和另外兩個德國海歸同學創建了摩根設計,來源于MORGEN這個德語詞,有早晨和明天的意思,希望激勵自己一直做最新鮮的設計。Ade 表示,“明天意味著未來,摩根就是為未來而設計的。”

  在德國時,這幾個年輕的小伙子分別為保時捷、奧迪、寶馬、B&Q工作和服務過。設計過的領域有汽車、電動摩托、車載音響、健身器材、摩天輪、旅行箱、智能手機、腕表、高檔文具等多個領域的項目和產品。

  因此,他們一開始選擇了回香港成立公司。

  “我們團隊里有香港伙伴,說實話剛回來我們是考慮去香港的,畢竟香港是純粹以貿易為主的城市,但是沒想到香港房租和各項成本真是太貴了,對我們這樣的創業團隊來說真是負擔不起。”Ade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于是,他們把眼光投向了內地,選擇上海和寧波為創業基地,在WE+上海聯合辦公工場租了一間小辦公室。

  “我們做的是產品設計,要接觸當地的制造業,要了解他的工藝,然后看消費者的趨勢,國內雖然有些企業是產能過剩,但是可以把很多產品再包裝,經過新的設計重新亮相,這都是香港所不能滿足的。” Ade說。

  采訪手記

  香港人北上創業的第三次浪潮

  侯雋

  2015年1月,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宣讀了香港特區政府2015年施政報告。當中,梁振英鼓勵香港年輕人到中國內地創業,梁振英說:“香港人身份有利于年輕人在內地從事商業活動。”

  在他講話一周年之際,《中國經濟周刊》采訪了這三位有代表性的香港創業者,他們的故事是無數個創業者的縮影。

  回歸后,香港經濟總量從1997年的1.365萬億港元上升到2014年的2.185萬億港元,增長60%。但對比中國內地,香港的經濟總量曾為整個中國內地的18%,而2014年則下降到了3%,很有可能在未來被上海、深圳等內地大城市反超。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一位不愿意具名的香港代表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在香港,年輕人創業機會并不多。香港的金融、物流、貿易等高端服務業被大資本所占據,已經非常成熟,年輕創業者難有機會,而香港幾乎沒有電子商務領域和高科技產業。

  香港政府的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香港的高科技從業者不足3萬人,而第四季度香港就業者總人數為391.4萬人。

  在改革開放之初,香港人是最早來到內地的創業者。他們帶來內地人沒見過的機械工具和技術,在內地建設水泥路、橋梁、碼頭、高樓大廈,他們曾造就珠江三角洲的繁榮,這也被稱為香港人北上創業的第一波浪潮。第二波浪潮則是在2000年之后,這個時段香港人選擇創業的行業包括房地產行業,以及電影、電視、圖書等文化產業,讓內地年輕人至今都有港片情結。

  如今,北上的香港人走到了第三次浪潮的開端。這或許是一個新開始,新一代香港年輕人的創業故事一定會更加精彩。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