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來,理財公司卷款跑路和P2P融資平臺倒閉的報道不絕于耳,動輒上億乃至數十億民間資金暴露于風險中。一時之間,加強監管呼聲迭起。
加強監管是必要的,但在出臺監管制度之前,對這個備受矚目的“非正式金融”市場,仍有幾個基本問題必須弄清,如此方能發揮監管制度應有的作用。
第一,“非正式金融”的范圍界定。
“非正式金融”是與“正式金融”相對的一個名詞。正式金融一般是指領取正式牌照并有明確的、正式的監管部門進行統一監管的金融機構及其經營活動。
“非正式金融”是指不通過依法設立的金融機構來融通資金的融資活動和用超出現有法律規范的方式來融通資金的融資活動的總和。在現有的法律框架和政策框架下,如果沒有金融牌照,但又實際從事資金融通活動,這樣的機構及其經營活動就可以劃入“非正式金融”。這樣的機構不僅包括上述理財公司和P2P平臺,也包括一些沒有受到監管的所謂基金公司、投資公司。
非正式金融的存在先于正式金融,是正式金融的初級或原始形態,正式金融來源于非正式金融,可看作是非正式金融經法制固化后的產物。在一定條件下,非正式金融可轉化為正式金融,正式金融也可轉化為非正式金融;同時,正式金融內部往往也不同程度地包含有非正式金融成分,非正式金融往往也承擔著正式金融的任務。這種相互轉化與包容,歸根到底,是由實際金融需要與現實金融體系之間的矛盾引起的。
第二,“非正式金融”的生存空間。
有觀點認為,從資金供給的角度看,現在銀行業已經深入到社會經濟的毛細血管之中,大大小小的銀行已經基本覆蓋了城鄉,銀行不但提供無風險理財,也提供基本的低風險理財,居民理財的需要可以得到基本滿足;從資金需求的角度看,政府一直在督促正式的金融體系為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提供便利,融資貴、融資難的問題正在緩解。但是,基層的實際情況并不樂觀。民間理財回報率和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高企,表明實體經濟的資金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正式的銀行體系無法滿足眾多中小企業的需求,這不是制度問題,而是銀行作為利益主體必須趨利避害的本能反應。
在我國這個中小微企業遍地的國家,尤其需要通過中小微企業的創業來接推動創新、吸納就業,而正規金融體系在其正式監管制度不可能滿足大部分這類企業的資金需求,因而“非正式金融”就有了生根發芽成長的空間。因此,如果“非正式金融”以地下存在的方式頑強生長,這將使問題更加復雜難解,單純的關閉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第三,“非正式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關系。
“非正式金融”一定程度上確實為解決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提供了條件,因此有人認為“非正式金融”是解決實體經濟融資難的根本渠道,這是一個誤解。現有的“非正式金融”,只能說在理論上解決了這個問題,在實際運行中并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首先,“非正式金融”的信用度相對于正式金融較低,資金來源成本非常高,資金流動性要求高,風險識別和內部管控能力薄弱,其資金在現階段大規模投入到回報率較高的實體經濟領域并不現實,而投入到房地產和資本市場更符合其初衷,這也是資金逐利的本能所致。
其次,“非正式金融”的資金來源持續性存在不確定性,一般只能從事短期融資,而實體經濟的資金需求主要是中長期穩定的資金,因為一旦資金鏈中斷,再好的企業也可能陷入財務危機而崩潰。現實中,“非正式金融”多扮演著過橋資金的角色,周期短而利率高,風險控制要求低,這是由它資金來源的內在本質所決定的。
再次,實體經濟融資難并非是因為“非正式金融”的興起所致,“非正式金融”的發展分流了正式金融體系的資金來源,但實體經濟融資難并不是它的發展所造成的,而是因為正式金融體系在理論上無法完全滿足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資金需求,這在世界各國都是一樣的。因此,“非正式金融”的存在,只是在理論上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了便利,但并不必然會流向實體經濟。
引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是各國金融監管當局的目標,也是難題。
“非正式金融”先于現有的法律制度而產生,發展到某一階段完全有可能被納入正式金融體系,就像當初小貸公司一樣。當前的問題主要是“非正式金融”發展過快,在一個信用體系并不健全的社會環境里,資金融出方缺少專業知識且風險意識淡薄,資金融入方和平臺中介方誠信意識和商業道德薄弱,因此才會產生大量的問題。
當前清理整頓“非正式金融”十分必要,需要及時出臺相關監管規范。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對“非正式金融”的監管,不能走“做大做強”的老路,不能用“留大去小”的方式進行監管,因為“做大做強”不符合這種草根金融的屬性。監管的目的,是使大量的“非正式金融”機構在制度規范下經營。
同時,監管應考慮引導資金盡可能流向實體經濟,這就需要在制度規范上做文章,對資金流向的行業、單一主體進行比例限定,阻止其過度集中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