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原油價格屢現攀升,逼近每桶50美元。5月17日,截至當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6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0.59美元,收于每桶48.31美元,漲幅為1.24%。7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0.31美元,收于每桶49.28美元,漲幅為0.63%。分析認為,一些突發因素導致了近期油價攀升,國際油市實現供需平衡仍需時日。
油價上揚有推手
部分產油國因出現突發事件等因素導致產量減少,成為此次油價回升的主要推手。近期,加拿大艾伯塔省北部產油重鎮麥克默里堡市發生森林大火,令該地區多家石油開采公司出于安全考慮暫停采油作業,導致加拿大日均原油產量減少100萬桶左右。另據路透社17日援引尼日利亞石油部的聲明稱,武裝分子對該國石油設施發動了一系列襲擊,包括埃克森美孚公司旗下的一條輸油管道在內的多處石油生產及運輸設施受損,受此影響,該國石油產量已下降近40%,至每日140萬桶,為22年來最低日產量。
市場人士甚至更為悲觀,認為尼日利亞目前原油日產不足130萬桶,近期其國內局勢難以穩定,恢復生產的困難較大。還有委內瑞拉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一旦該國秩序癱瘓,其250萬桶石油的日產量也將不保。
此外,美國因素也在本輪油價上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是美國頁巖油開采量連續8個月下滑;二是據美國油田技術服務公司貝克休斯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13日,美國國內的活躍原油鉆探平臺數量連續8周遞減,降至406口。18日,美國能源信息局將公布上周原油數據,市場預期美國全國商業原油庫存將繼續下降。這些因素都緩和了市場對原油供應過剩問題的擔憂,為油價上揚提供了支撐。
限產協議難達成
有分析認為,從供需角度看,目前國際原油市場日均過剩量超過200萬桶。4月舉行 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多哈會議未就限制石油產量達成共識,但一些產油國仍在為實現限產而努力。科威特外交副大臣哈里德·賈拉拉近日再次敦促產油國尤其是伊朗“凍產”。他說,如果伊朗繼續增產,石油市場將不能承受。然而伊朗對恢復制裁前在國際原油市場上的份額意愿強烈。國際能源署日前發布報告稱,伊朗4月原油日產量約為360萬桶,已恢復到2011年11月西方對伊朗實施制裁前的水平,伊朗原油日出口量也已提升至200萬桶。
伊朗德黑蘭大學世界問題研究所所長馬蘭迪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伊朗而言,恢復石油產量將有效促進伊朗國內經濟的復蘇和發展,并有利于推動本國基礎設施的改造和升級。作為歐佩克兩大產油國的伊朗和沙特關系目前緊張依舊,不利于凍產協議的達成。
另一方面,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正在繼續尋求擴張。該公司首席執行官阿明·納賽爾近日表示,預計2016年石油產量出現大幅增長,沙特阿美正尋求海外擴張。沙特于4月25日公布了旨在擺脫對石油依賴的經濟轉型計劃——“沙特2030愿景”。花旗集團對此分析稱,沙特原油政策迎來新的時代,該國在歐佩克所起的作用會明顯減弱,對于執行凍產計劃的可能性,市場疑慮較大。
因油價走低及其對經濟和金融市場穩定存在巨大潛在影響,穆迪最近調降了巴林、阿曼和沙特的信用評級。低迷的數據、令人擔憂的經濟前景,無疑使一些海灣產油國承受著不小的壓力。但它們似乎陷入了一個怪圈:因為深患“油癮”,越想擺脫石油束縛,越感覺離不開。卡塔爾石油大臣近日說:“在今年下半年開始前,市場已經在重新探尋供需之間的平穩。原油市場正在改善,價格也正在恢復。”他認為,隨著油價的回暖,增產的動力實際上在增強。
再度回落或可期
5月12日,國際能源署發布的月度報告顯示,本年度歐佩克以外的產油國原油日產量預計將下降80萬桶,高于此前每日71萬桶的預估。歐佩克產油國方面,伊朗、伊拉克及阿聯酋均表示將增加產量,國際能源署估計4月產出每日增加了33萬桶,即達到每日3276萬桶水平,為近7年以來的最高點。
從長期看,分析機構仍然看空未來國際石油市場。近日,高盛發布研究報告指出,由于國際原油市場從儲存近乎飽和狀態轉為儲存有缺口的時間早于此前預期,因此該機構提高了對2016年第二季度和2016年下半年美國西得克薩斯輕質原油的均價,分別至每桶45美元和50美元。高盛分析認為,國際油市還需進一步調整,產量和資本失衡狀況得到修正,油價將最終回到每桶60美元。但受加拿大、尼日利亞原油生產逐漸恢復,伊朗和伊拉克產量的增加、美國頁巖油產量也將擴大等因素影響,全球市場或將在2017年上半年重新轉為供應過剩。因此分析人士認為,拋開突發因素的影響,國際原油市場供過于求的基本面并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未來油價或將在上漲一段時間后再度回落。
世界銀行《大宗商品市場前景》報告雖然上調了油價預期,但報告主要作者、世界銀行高級經濟學家約翰·巴菲斯同時警告說,如果歐佩克大幅增產,而非歐佩克國家減產速度低于預期,能源價格就有可能進一步下跌。(記者 劉水明 王云松 韓曉明 徐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