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

【分析】蔡英文为何不用“共识”二字?

2016-05-20
来源:中评社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石之瑜

        “蔡英文特别不能接受‘共识’二字,这对她而言是非常敏感、刺激的词汇。因为‘共识’意味着大陆可以参与决定台海现状。”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石之瑜18日在清华大学的一场讲座中,用关系性理论分析当前两岸互动关系时,对提问的同仁如此表示。

  根据石之瑜教授提出的Balance of relationship理论,当两个行为者出现紧张关系时,如果判断这是短期的、意外的、没有恶意的情况,我方就会让步,表示出对关系的重视。但如果判断对方行为是刻意破坏原有默契,我方就会摧毁这样的关系,重建一个正确的关系。以上理论是超越双方实力对比的一种国际关系理论,因为不受两国权力大小影响。

  石之瑜应听众要求用这个理论分析两岸互动时指出,在两岸关系中,大陆希望在让步的情况下建立和维系融洽的两岸关系,但台湾如果要摆脱这样的关系,就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接受让步。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的抵抗越来越强,如李登辉、陈水扁的挑衅。可见双方背后的思维,都是超越权力大小的关系性思维。他认为,看似弱者的一方,一旦自觉在关系的问题上掌握了某种正当性,就可以挑战强者。

  对于蔡英文始终不肯提及的“九二共识”,石之瑜表示,蔡英文特别不能接受“共识”这两个字,“九二共识”对她的立场而言显得敏感而刺激。如果有“共识”,则表示台海的现状大陆可以参与决定。如果没有“共识”,那么现状就是双方基于各自考量采取行动,“如果对方不这样做了,那是你破坏现状,而不是我破坏现状。”在蔡英文的认知中,两岸的立场应该是对立的关系,“你要统一我要独立,如果好在一起我就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我们之间在立场上的对立。”而大陆的立场是,一旦判断对方是出于恶意的,就会作出惩罚,通过摧毁不正确的关系,重建一个正确的关系。

       石之瑜认为,蔡英文520就职演说的设想应该是,让大陆自己决定要不要降低两岸关系。而大陆可能会先将两岸关系降低到一个有感的程度,观察在台湾社会造成的影响,然后再做决定。如果这个影响对大陆是正面的,即台湾社会给新政府压力的话,大陆就会维持这个程度的压力;但如果是负面的,台湾社会群情激愤,那么大陆将会对台湾做出更大的制裁。 

[责任编辑:陈明汉]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