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8

“严防把金融风险传给老百姓”

2016-05-23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报网讯】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夏斌昨日表示,要严防少数金融机构把风险偷偷输送给老百姓,他并称,上一轮不良资产处置的回报率在今天很难得以实现。5月19日,中国银行、招商银行推出了不良贷款证券化产品,宣告时隔8年后不良资产证券化正式重启。与此同时,全国20多个省份也成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开始参与坏账生意。

  不良资产的高回报率难再现

  夏斌说,一定要保持清醒的是,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管理的实际效果往往不一样。他说,2002年左右,正是中国经济这一超级繁荣周期的开始年,比如当时可以几千万拿下一幢烂尾楼,通过一点银行的正常贷款或「关系贷款」装修后出售,现在可以价值几十亿元。在经济繁荣时期和房价泡沫形成时期,不良资产的处置能大赚利润。但中国经济目前面临下行压力,中国经济将进入常态的中高速增长,这意味着有些资产价值必然下跌。也因此,当时同类不良资产处置的回报率在今天就很难得以实现了。

  监管制度创新迫在眉睫

  夏斌表示,宏观监管机构对此要有清醒的关注:首先,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转让、出售,一定要坚持严格的市场评估原则,绝对不能政府干预;其次,对於金融机构将不良资产打包,搭配其他金融产品,以理财、信托的方式销售给老百姓更要密切关注,加强监管,「要严防少部分金融机构把风险偷偷输送给老百姓。」夏斌说,这个问题应该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因为很多不是以资产管理公司的名义做这项业务,而是各种投资公司在做。如果信息披露不够,包括不良资产的回报到底多少,很容易把风险输送给老百姓。「同一个金融产品,在不同的历史周期可能是不一样的,这点在尽管部门应该严加关注。」除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外,目前也已经有了20多家地方性的资产管理公司,同时,民间市场上也有一些投资公司在从事资产管理业务。中国的金融创新,一直是聚焦於金融产品、金融组织架构、金融调控与监管制度的创新这三个基本内容。夏斌表示,由於金融具有天生的不稳定性特徵,所以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组织机构的创新,必须与金融调控与监管的创新相适应,否则这种创新是不利於经济的稳定,「今天来看,相对於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调控监管制度创新迫在眉睫,这对稳定经济而言更为重要。」既要稳增长也要防风险

  夏斌说,目前中国经济正处於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纠结中,既要稳定增长,又要防范系统性风险。在这样的纠结平衡中,微观金融创新是想加大信用,或者是规避监管创造利润。宏观金融的调控创新,则是要通过汇率与资本管理制度的变化,把中国经济和中国金融融入全球经济化,引入全球配资资源的机制和因素。面对目前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纠结,紧的货币政策不适用,但是大水漫灌式的货币政策同样也不适用。因此,夏斌说,此时判断金融产品创新是好还是坏,就是看它是配合结构性的金融政策,还是钻政策的空子,在大水漫灌之下救僵尸企业,扩大杠杆和过剩的产能。而判断金融宏观调控创新,汇率和资本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好还是坏的分水岭,则是看它是有利於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爆发,有利於内地的经济稳定,还是引爆系统性风险的爆发,方便投机资金冲击内地经济。

   

[责任编辑:陈明汉]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