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7

魔鬼在敲門:華為筆記本市場的野心不只“二合一”

2016-05-27
来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孟慶建

  在筆記本市場首次試水的華為,26日在國內正式發布了Matebook,國內市場定價比海外約降低了20%,新產品將在6月正式進入市場。作為中國科技巨頭擴張其消費者業務的戰略部署,華為此款產品將直接與蘋果、聯想、三星展開競爭。

  對華為進入筆記本市場,市場上不乏“玩票”的評價。但從人事變動上可以看出,華為進入筆記本市場在態度上是認真的,華為消費者業務無線寬帶與家庭產品線總裁萬飚昨日主持了發布會,這位前華為終端業務CEO被重新召回消費者BG操盤筆記本業務,由此,筆記本和智能手機業務具備了相對獨立性。

  萬飚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華為未來在筆記本市場產品將不只有二合一平板,形態會越來越豐富。同時,華為筆記本市場布局不只面對消費者群體,也準備進入企業級市場,打開更大的潛在空間。如此看來,Matebook如果能夠成功打響試水的第一炮,對長期格局僵化的PC市場無疑是魔鬼敲門。

  為什么是二合一

  如果從產品上看,比surface更輕薄的外觀、針對性的商務辦公設計以及相比微軟和蘋果產品更低的價格,matebook有希望成為傳統筆記本的替代品。但從市場上看,在手機市場的成功不代表也能玩轉PC市場,華為到底為什么要冒險進入一個看起來已經在衰退的行業?

  萬飚認為華為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不管是臺式機還是PC機,20年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二合一市場在增長,這是創新產品的機會。而在PC市場下滑的背后,滿足消費者無縫的需求是新的空間,華為終端業務的愿景是能夠在手機、電腦、智能穿戴等全智能場景實現無縫聯結,筆記本是重要一環。”

  “華為做筆記本有很多優勢,不僅是基于華為硬件技術、云服務的協同共享平臺,在銷售渠道上華為也有有利的一面,在筆記本市場,華為銷售渠道商計劃通過500個城市的體驗店,在中國一千個縣建立體驗店,這些渠道和智能手機是可以融合的。另外考慮到消費習慣,華為筆記本也將進入傳統的IT產品銷售渠道。”華為中國區渠道總裁朱平對本報記者表示。

  華為在筆記本首款產品指向二合一,而二合一產品能否取代傳統PC成為主流,是市場討論的聲音之一。聯想中國區總裁童堯夫3月份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談到,二合一筆電未來或許仍然不是主流,從需求的角度看,相比二合一,大多消費者還是比較偏向于傳統筆記本。

  萬飚的觀點似有不同。“產品多樣性滿足不同場景消費者的訴求,不存在主流和非主流的定位,全球二合一市場呈現快速增長是事實,我們看到二合一筆記本仍然在保持每年200%的增長,未來華為PC形態也將更豐富,目標就是要做到行業第一。”

  不能低估的野心

  在智能終端領域,公眾對華為認識最多的手機,起訴三星專利侵權,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出貨量達到全球前三的華為在智能手機領域對領頭羊三星在氣勢上的示威。讓公眾忽視的是,在其他終端產品市場華為變現也不俗。IDC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華為平板電腦銷售量排全球第三,中國市場排名第一。

  但從智能終端市場,華為野心不只單個產品的成功,而是描述著“全場景智能帝國”的愿景。其中包括了三個場景,一是隨身攜帶的智能終端,包括智能手機、PC、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二是家庭產品,包括了在智能家居戰略下的硬件產品、操作系統以及Hilink通信協議;三是駕駛場景,主要是基于海思芯片的車載通信模塊,目前是奧迪、奔馳的合作伙伴。

  “無論是在全球還是在中國,華為終端從來不是打造手機為主的產業,而是消費者體驗為主的全場景的工具。”消費者業務大中華區總裁朱平表示。

  在PC領域,萬飚也表示,華為未來在筆記本市場產品將不只有二合一平板,形態會越來越豐富。同時,華為筆記本市場布局不只面對消費者群體,也準備進入企業級市場,打開更大的潛在空間。“途徑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和行業伙伴合作,另外一種針對華為的重點客戶,現在有一些企業已經開始和華為在談合作,華為的企業業務BG將是華為PC在企業市場布局的協作伙伴。”

  不過,以傳統PC的顛覆者身份闖入筆記本市場,Matebook沒有加入4G以及華為手機天際通模塊,同時在移動上網方面,沒有出現華為與運營商之間的合作方案。同時,華為也表示,在筆記本研發上不會涉及到windows系統應用軟件的開發,相比蘋果、微軟軟件、操作系統的開發技術,國內PC廠商在軟件方面的弱勢,仍然是亟待彌補的短板。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