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課題組30日發布的最新研究成果稱,深圳、香港、上海等10個城市最具綜合經濟競爭力,而香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10個城市最宜商。人口流向成為城市競爭力的新風向標。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等機構當日聯合發布《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4》。報告稱,當前中國城鎮化已進入到關鍵性發展階段,新常態下中國經濟面臨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歷史性任務。隨著中國進入城市世紀,巨型國家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必須以完善的城市體系為支撐。
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表示,經過“十二五”時期的長足發展,中國城市的綜合經濟競爭力和可持續競爭力呈現出一些新的階段特點。
課題組通過分析比較港澳臺與內地294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以及港澳與內地289個城市的可持續競爭力指數及與理想城市的差距,勾勒出中國城市競爭力的總體格局和區域分化現狀。
哪些城市最具綜合經濟競爭力?
2015年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十強城市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廣州、臺北、天津、北京、蘇州、澳門和無錫。
倪鵬飛介紹,與2014年相比,綜合經濟競爭力十強城市名單沒有顯著變化,只有廣州超越臺北躋身第4位,北京超越蘇州躋身第6位。從十強城市的區域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和港澳臺地區,中西部地區無一城市進入綜合經濟競爭力十強。
但從綜合增量競爭力指數來看,重慶、成都、武漢分列第5位、第8位和第9位,廣大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長的后發優勢比較明顯。在綜合經濟競爭力十強城市中,天津的綜合增量競爭力指數最高,而澳門的綜合效率競爭力指數優勢明顯。
哪些城市最具可持續競爭力?
2015年可持續競爭力指數的十強城市分別為:香港、上海、北京、深圳、澳門、廣州、杭州、蘇州、南京和青島。
倪鵬飛介紹,與2014年相比,青島取代廈門進入可持續競爭力十強城市之列,深圳延續了近年來的良好勢頭,超越澳門躋身可持續競爭力十強城市第4位。雖然香港的綜合經濟競爭力被深圳趕超,但是相對于內地城市而言,香港的可持續競爭力優勢仍然十分明顯。
在可持續競爭力的六大分項里,香港的和諧城市、生態城市和全域城市三大指標均位居榜首。與綜合經濟競爭力十強城市分布較為相似,可持續競爭力十強仍然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地區。在“十三五”開局階段和今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上述三大城市群將繼續擔當中國城市轉型發展的火車頭。
哪些城市最宜居宜商?
2015年,中國宜居競爭力十強城市分別為珠海、廈門、舟山、香港、海口、深圳、三亞、溫州、蘇州和無錫。
倪鵬飛介紹,其中,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分別占據4席和3席,環渤海地區無一城市入選,海南省的海口和三亞雙雙位列中國宜居城市十強。從近三年來全國宜居城市十強分布來看,珠海一直占據榜首位置,廈門和舟山首次進入宜居城市三甲,溫州成為宜居城市十強中進步最快的城市。
2015年,中國宜商競爭力十強城市分別為香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重慶、武漢、成都、杭州,基本上為全國性和區域性中心城市。其中,香港、北京、上海仍牢牢占據中國宜商城市競爭力三甲位置,重慶從2014年的第9位躍升至今年的第7位,而杭州則取代南京躋身于宜商競爭力十強城市。
倪鵬飛分析說,從城市宜居競爭力與宜商競爭力的相關關系來看,兩者總體上呈現出線性正相關關系。但從宜居和宜商競爭力十強城市來看,只有香港與深圳同時進入了十強之列。也就是說,中國宜商城市建設最好的十個城市中,其宜居城市建設仍然存在著一定程度的錯位。因此,中國城市特別是全國性和區域性中心城市,在宜居城市建設和宜商城市建設中必須同步推進,從而進一步發揮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輻射帶動作用。
城市競爭力的區域格局怎樣?
倪鵬飛介紹,從全國六大區域的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分布來看,東南地區和環渤海地區的城市均值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而中部地區、東北地區、西南地區和西北地區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從各區域的綜合經濟競爭力變異系數來看,東南地區和環渤海地區的變異系數最高,而西北地區的變異系數最低。
也就是說,均值水平越高的區域變異系數也越大。此外,各大區域內部的綜合經濟競爭力變異系數均小于全國城市間的變異系數,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的區域差距要大于區內城市之間的差距。
從全國各大區域的城市可持續競爭力均值比較來看,東南地區和環渤海地區要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他區域排序依次為東北地區、中部地區、西北地區和西南地區。
與綜合經濟競爭力的區域格局不同的是,均值水平最低的西南地區,其城市可持續競爭力變異系數卻高居全國六大區域之首,并高于全國城市的可持續競爭力變異系數。其他區域的可持續競爭力變異系數排序依次為西北地區、環渤海地區、東北地區、東南地區和中部地區。
人口流向成為競爭力新風向標
課題組研究發現,新世紀以來特別是“十二五”時期,中國城市競爭力格局出現了四種分化趨勢:
行政級別導致的分化。主要體現為特別行政區、直轄市、副省級城市、省會城市與一般地級市之間的城市競爭力差異,行政級別越高的城市在資源的吸納能力上要顯著高于一般城市。
地理區位導致的分化。大量的生產要素和資源集中在東部地區,沿海城市和內地城市之間在綜合經濟競爭力和可持續競爭力方面差異明顯。
高速鐵路等大型基礎設施導致的分化。以“十二五”期間的高速鐵路為例,相對于未通高鐵的城市,通高鐵的城市在綜合經濟競爭力和可持續競爭力指標上分別要高70%和50%以上。
人口流向導致的分化。倪鵬飛介紹,特別是在近年來勞動年齡人口達到頂峰、人口紅利逐步喪失的背景下,對外來人口的吸引力成為中國城市競爭力差異的一個主要風向標。通過將各城市的常住人口減去戶籍人口,再與2015年中國城市競爭力進行擬合可以發現,人口流入地城市的綜合經濟競爭力和可持續競爭力要顯著高于人口流出地城市,并且這種分化現象有進一步加劇的態勢。
相對于未通高鐵的城市,通高鐵的城市在綜合經濟競爭力和可持續競爭力指標上分別要高70%和50%以上。攝影/章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