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7

IPO堰塞湖 A股定增額度超首發募資20倍

2016-06-12
来源:国际金融报

  根據證監會數據,截至6月2日IPO受理首發企業達801家,能與其相比擬的,還要追溯到2012年11月22日的808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已經完成上市的58家公司,其首發募資只有239億元,遠遠不及同期上市公司增發募資的5755億元。

  新股首發融資能力弱,這些排隊的800家企業又為何甘願苦苦等待呢?“在如今借殼收緊、監管愈發嚴厲的情況下,企業的上市之路漫漫,新三板其實反而是個好平台,隨著創新層制度的出爐,好的企業可以選擇新三板作為過度。”一位注冊地在北京的滬上券商投行負責人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

  事實上,數據顯示,2012年IPO首發150家,實際募集資金927億元,平均6.18億元的募資規模,與2015年7.23億元的募資規模相比只增長了17%,“屬於比較合理的區間”。

  不過增發方面卻是另一番景象。根據統計,A股2012年共有164家企業進行了增發,募集資金規模達到了3782億元;2013年共有286家上市公司進行了增發,募集金額為3457億元;2014年有487家上市公司通過增發,募資金額達到了6734億元,2015年,共有857家上市公司進行了增發,募資金額進一步上升到了13592億元。而截止到5月份,今年已有253家上市公司推行了增發,實際募資金額已達5755億元。

  另外,從平均額來看,2015年上市公司的平均增發額達到了15.86億元,已經是同期上市公司首發平均募資額的2.6倍。可見,對於企業而言,國內市場IPO融資功能已經明顯減弱,但是一旦成功上市,其增發重組帶來的吸引力卻是相當大。

  對於此,監管層也開始試圖通過多種手段進行梳理。

  2014年10月24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修訂後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和《關於修改<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的決定》,其中明確創業板公司不允許借殼上市且借殼上市執行與IPO審核同等的要求。

  不過有一個新趨勢:借殼上市的交易規模開始越來越大,而且擬借殼的公司都為行業成熟性的公司。2015年包括金豐投資 、七喜控股 、艾迪西 、世紀遊輪 、\*ST金路這些借殼交易,其交易總價值都在100億元以上。進入2016年後,包括搜房網借殼萬裏股份 、忠旺集團借殼中房股份 、以及順豐借殼鼎泰新材 ,其交易總價值也都在百億元以上。

  上述投行人士認為,同比國際市場,目前國內每個月發行10到20家,這速度並不算慢。 “目前看來只有將部分企業向新三板引流,但新三板的流動性不足也是短板,要想解決IPO堰塞湖,還需監管層再想辦法。”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